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兰新铁路乌鞘岭隧道中,筑路工人在施工。乌鞘岭7座隧道于1953年起相继开工修建,1954年4月8日全部打通,7月10日铺轨通过隧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54年12月5日,兰新铁路通车至武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试验动车驶入武威东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兰新铁路兰州至武威二线乌鞘岭右线隧道全线铺通,并于2006年3月30日正式开通运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06年8月,兰新铁路兰州至武威二线乌鞘岭隧道双线开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1年,正在建设中的兰张高铁兰武段新乌鞘岭隧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飞越”乌鞘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3年6月,兰张高铁武威段天祝西至武威东区间顺利贯通。

70年,会发生什么样的巨变?对于乌鞘岭三代隧道来说,是筚路蓝缕的翻越,是百折不挠的穿越,更是风驰电掣的飞越。

乌鞘岭,坐落于祁连山脉东端,横亘于广袤中原与河西走廊的交界线。正是这样独一无二的地理坐标,使其注定成为时代目光反复关照的焦点。

时光回溯至1954年,作为兰新线铁路重点工程的第一代乌鞘岭隧道建成通车。在那个肩扛手挑的年代,筑路工人面对高海拔、复杂地质的重重困难,用铁锤和钢钎奋勇开拓,用信念和担当诠释“艰苦不怕吃苦 缺氧不缺精神”的乌鞘岭精神,蒸汽机车轰鸣着驶过隧道,带来了希望与发展的火种。

2006年8月,全长20.05公里的第二代乌鞘岭隧道——兰新铁路兰州至武威二线乌鞘岭隧道实现双线开通。面对乌鞘岭复杂的地质条件,铁路建设者们关关难过关关过,采用“钻爆法”“长隧短打”等创新技术,攻克特长隧道施工中一个又一个难题。

时间的车轮滚滚向前,中国铁路也在不断迈向新高度。2019年,兰张高铁兰武段新乌鞘岭隧道开工建设。隧道设计时速250公里,最大埋深达952米,历经1226天的建设后,终于在2022年11月6日,实现全断面胜利贯通。兰张高铁兰武段开通运营后,高铁以250公里的时速穿过隧道,仅需4分钟。

横越乌岭天下殊,敢叫众山变通途。从第一代的艰难开凿,到第二代的技术革新,直至第三代隧道的现代化飞跃,每一次迭代升级,乌鞘岭隧道随着时代脉搏的跳动,记录着中国铁路由追随到引领、由梦想照进现实的辉煌征程。(记者甘曜毓 王丽 孙丽娟 蒋锦鹏)

(部分图片由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有限公司提供)

(来源:武威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