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辽沈战役示意图

1948年10月1日,解放军东北野战军70万大军云集锦州城下,准备一举攻克这座东北“南大门”,彻底截断北宁铁路和锦榆公路,封闭东北入关的陆路通道。蒋介石闻讯大惊,立即从平津、山东等地抽调第39军、第62军、第94军和独立95师等部,在锦州附近的葫芦岛港口登岸,会同驻扎此处的第54军,组成“东进兵团”,试图越过塔山,救援锦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东进兵团形势图

蒋介石亲自坐镇攻打塔山

考虑到此次东进作战的重要性,蒋介石亲自飞到北平,再赶到塘沽港登船,乘坐国民党海军最大的“重庆号”军舰,赶到葫芦岛外海,坐镇指挥;海军司令桂永清、空军司令周至柔、军令部长徐永昌等大佬也随侍左右,调动海空军提供火力支援;东北“剿总”副总司令陈铁、总统府华北战地视察组组长罗奇等人更是在港口内设立指挥部,就近督战。

无论蒋介石本人还是这些高级幕僚们,对救援锦州都十分乐观,因为部队从葫芦岛港登陆后,距离锦州仅百里路程,中间都是平原或海拔较低的丘陵,几乎无险可守。解放军东北野战军构筑防御阵地的塔山一带,北距锦州约40公里,南距葫芦岛约10公里,完全处于国民党军部署在大东山、小东山、影碑山等高地的重炮射程内,再加上海上的军舰和天上的飞机配合,拿下小小的塔山应该问题不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阙汉骞剧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林伟俦剧照

敌7个师进攻频频遭到反击

10月9日,第62军由军长阙汉骞率领在葫芦岛登陆,加上驻守此处保障运输的第54军和暂编62师,就有了7个师的兵力。为了争抢头功,负责前线指挥的第54军军长阙汉骞决定,立即对塔山展开前线攻击。次日拂晓,第54军主力第8师、第62军主力151师分别向塔山村和另一核心阵地白台山发起猛攻,第8师一度突入塔山村,随即被反击逐出。

第151师连续发动9次冲锋,终于在11日拂晓前攻上了白台山207阵地,却立即被猛烈的反击打了回去。天色大亮之后,暂编第62师和第62军157师也加入战团,在炮火掩护下成营成连实施集团冲锋,塔山村等主阵地都一度被突破,但每次有所突破后,立即就会遭到反击,退回原有阵地。战至中午,国民党军各师渐显疲态,更大规模的反击开始了,第54军攻占的所有阵地全部丢失,第62军更惨,一度被反击到鸡笼山前进指挥所门口,不得不暂停下午的攻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保留大量预备队随时反击

之所以每次都遭到反击,其实是因为防守塔山的解放军东北野战军4纵开战前就提前部署,要求一线部队都要保持至少三分之一的兵力充当机动部队,保证有足够力量投入反击。在以塔山村和白台山为核心阵地的8000米防御正面,有4纵12师2个团和11师32团8个营负责防守,背后却有12师35团、36团3营和师警卫营5个营充当预备队。11日上午塔山村激战,就是12师警卫营果断投入战斗,协同守备部队击退了敌最精锐的第54军第8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锦州解放的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