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一个年纪不到30岁的年轻小伙,在去到一座古庙后,突然生出一颗避世归隐之心。

从此,他独自一人守着古庙,一住就是8年。古庙里没什么生活来源,仅有的不过是信众捐在功德箱里的香火钱,这些钱时多时少,多的时候有一千多,最少的时候才40来块,多年来小伙就靠这笔钱活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人曾质疑,这么年轻就选择在庙里养老、躺平,难道不会感觉荒废人生、愧对家人吗?

也有人猜测,他应该是遭遇了常人难以想象的事,心里藏着无法言说的苦,才会选择在荒无人烟的古庙里避世生活。

毕竟,久居深山庙宇的寂寞,不是每个人都耐得住的。耐得住的,往往都有一颗历经千帆、看淡一切的心。

这个小伙到底是经历了什么,才会义无反顾选择这样的生活呢?

1

1985年,王先凯出生在安徽省岳西县的一户贫困人家。在那个一贫如洗的家里,多出来一个孩子,就等于多出一张吃饭的嘴,为此父亲每日忙着下地干活,很少有时间照顾家里和年幼的孩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此,王先凯自出生起便和母亲更亲一些,相比父亲的寡言少语、甚少露面,母亲总会用温柔的怀抱和话语来哄他。

只可惜,王先凯还没来得及长大,母亲就离开了人世,只留下王先凯父亲二人。而父亲偏又是一个只懂种地的庄稼人,对养育孩子一窍不通,还严重缺乏耐心。

在王先凯的记忆里,父亲几乎没对自己笑过,而且稍有不耐,就会对他又打又骂。有时候喝了酒,想到妻子的去世和人们的流言,父亲甚至会对年幼的王先凯说出“克母”的嫌弃话。

本来就因为失去母亲而郁郁寡欢、不知所措的王先凯,在这样被父亲对待后,更是变得沉默寡言、胆小内向。父亲也因此越发不喜欢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每日疲于奔命,又没有多余耐心照看孩子的父亲,某日突然想到自己的弟弟还是一个孤家寡人,而且经济条件也相对宽裕一点,于是他想,何不把这个孩子过继给弟弟呢?

没过几天,他就找来弟弟商量,没想到弟弟虽然感到诧异,却又很爽快地答应了。和暴躁、眼里的父亲不同,王先凯这个小叔,总是脸带笑意,面目慈祥。

被过继给小叔后,王先凯原本还是充满了防备,难以亲近对方,但没过多久,小叔的慈爱就彻底融化了王先凯内心的坚冰,他开始把小叔当作生父一样看待。

小叔的条件,也只比父亲稍微好一点,但他却不因此耽误孩子,一到了适龄年纪,就把王先凯送去读书。原本他也想尽自己所能让王先凯多学点知识,没想到那几年遇到地里收成不好,只勉强把王先凯供到了小学毕业。

早早懂事的王先凯,对于小叔能够供自己读书识字,就已经感激不已了,哪里还会有半分不满,再说,他早就想出来做事,为小叔分担一点生活压力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于是,小学毕业后,王先凯一直跟着小叔下地干活,务农赚钱。后来等年纪大一点了,王先凯又跟着村里的人一起去邻县打工赚钱。

但由于学历太低,性格又老实内向,王先凯并没有如想象中一般,很快赚到一大笔钱,能够去回报、改善小叔的生活。他仅仅只能是维持住了自己的生计而已。

在邻县打工的日子,每天一成不变,难得有闲暇时,王先凯也并不和那些工友们出去喝酒吹牛,而总是一个人去外面闲逛。

一次偶然,他在经过镇上的一座寺庙时,被寺庙飘散过来的香味所吸引,竟不知不觉地走了进去,跟着人们烧香礼佛。

在此之前,王先凯从没有强烈地喜欢过什么,但就是这次偶然的礼佛经历,他发现自己好像格外喜爱寺庙里那种宁静的氛围,尤其是被燃烧着的香火味环绕,他感觉心里有种前所未有的平静、自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甚至想过,自己是不是天生与佛有缘?他在尘世中遭遇的一切,是不是都是为了让他有朝一日找回最终的归宿?

但是,小叔是他对俗世生活的唯一眷念。纵使俗世生活是如此的繁杂、受累,他也不得不在其中努力生活,因为他始终想着,要靠自己的努力让小叔过上清闲适意的生活。

只可惜,小叔却没有足够的时间等到了。

2

2008年,还没等王先凯赚到足够多的钱,小叔就因病去世了。

世上最遗憾的事,莫过于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那年23岁的王先凯,强忍着心中悲痛,送走了小叔。但心里的痛却久久不能散去,那种痛,甚至超过了当年他失去母亲的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小叔走后,王先凯发觉自己彻底没了家,他就像无根的浮萍,彻底丧失了前行的动力和方向。

在被心中的孤苦反复折磨时,王先凯曾回了一次家,他想着,或许可以在亲生父亲那里找到一点活下去的力量。可是,时隔这么多年,父亲却还像小时候那般疏离、冷漠地对待他,简直把他看成一个麻烦。

并且,哪怕小叔走了,父亲也一点都没有想要认回这个儿子的意思。

被父亲的态度刺伤后,王先凯决定离开这个带给他无尽伤痛的地方。这时候,努力赚钱的动力也荡然无存,他只想找到一个地方,疗愈自己那颗千疮百孔的心。

于是,他很快返回了邻县,去到过去他常去的那座泰平寺,在寺庙里做了一名义工。

之后的每天,王先凯都跟随着寺庙里的僧众一起做早晚课,一起吃斋饭;偶尔也负责上山砍柴、挑水,做做卫生。王先凯在这种节制、有规律的清修生活中,一点点找回内心的平静。

内心的痛苦与不甘,终于一点点淡去。对母亲和小叔的死,他渐渐开始接受、释怀;而对父亲的不理解,和对父子相认的执念,他也开始学着放下,不再执着于尘世的牵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一天,在山上砍柴时,王先凯突然一脚踩空,从山上摔了下来。

短暂地晕过去后,王先凯又被身上剧烈的疼痛感惊醒,他艰难地坐起来,观察了自己周身,原来疼痛感来自于左臂,那里被荆棘划出一道长长的伤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万幸的是,身体没有其他更严重的伤了,于是王先凯在地上找了根树枝,努力支撑着受伤的身躯,一步步缓慢地返回住处。

事后,王先凯想起这次惊险的遭遇,总觉得冥冥中好像是受到了佛祖的庇佑,才得以捡回这一条命。于是,在养病期间,他每日诵读《佛教早晚念诵集》,同时在心里默默下了一个决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10年,王先凯跟随内心的指引,皈衣三宝,成为受持五戒的居士。

3

2014年,王先凯经人引荐,来到了安徽省温泉镇后山村的一座药公庙。初到时,这座庙宇完全一副荒废的模样,寺内空无一人,全赖信众偶尔上山前来打理,因此急需有人前来主持、管理。

据传,这座药公庙的由来十分传奇。往朝,后山村曾出过一位十分有名的中药师,不仅医术了得,更有一颗仁医之心,时常帮临近村民看诊。某天上山采药时,却不幸在悬崖边跌落遇难。

后来,村里的人前来寻找时,发现在他遗体旁边的悬崖石壁上,竟生出一座天然佛像,于是人们称之为药公。

为了纪念药公,在嘉庆三年,后山村村民合力建起一座药公庵,在里面供奉药公和华佗的圣像。不料,行至咸丰年间,突然爆发了一场山洪,把庵给冲毁了,僧众也因此纷纷离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后不久,村民在开垦这块庵堂时,意外发现了里面的石香炉,在遭此天灾后竟只有一点轻微的损害。村民大感神奇,于是把石香炉抬到了悬崖旁边那座天然佛像的对面山头,并在其旁边挖了一块坪,盖起了茅屋,这就又建成了一座药公庙。

此后,这座药公庙便一直由一位名叫王克俭的老人来担任住持,每日侍奉香火,供应香客茶水等。后来,又因为药公非常显灵,人们口口相传,药公庙的香火也十分旺盛。

但近些年来,传奇淡去,药公庙又身处深山,人迹罕至,便也就渐渐落寞了。

得知了药公庙的故事,又想起自己之前跌落下山的经历,王先凯不禁感慨万千,越发觉得万事万物皆有其缘法。于是当即答应成为药公庙的住持,全权负责庙里侍佛供香等事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主持药公庙没有工资,王先凯唯一能支配的只有功德箱里的那些香火钱,但这些事情他也并不怎么计较。

住下来后,王先凯发现这座庙来人并不太多,只有佛诞或是节假日时会稍微热闹一点。因此,每月的香火钱也很不固定,最多的时候一个月大概能有1200元,最少的时候一个月仅有40元。钱虽不多,但王先凯总能合理安排好自己的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每天凌晨四点半,王先凯就起床了,在佛像前供水、上香、礼拜后,他就会去庙里大殿的西南角做早课。由于庙里没有其他僧人、居士,所以王先凯的早晚课,都是按自己独特的礼佛方式来完成。

至于一日三餐,王先凯并不讲究,有时会炒点自己种的青菜来吃,如果没有青菜了,他就只吃咸菜、辣酱,再配上两大碗白米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样的生活,也许在他人看来颇为清苦、受罪,但王先凯却不觉得。他本就物欲淡薄,对身外之物执念不高,这样清简的生活,他心里反而有种说不上的自在,就连以往郁结于心的愁闷,好像都消失了不少。

4

最初选择在药公庙住下来时,王先凯就没有想过跟父亲打一声招呼。直到他静静住下了一个多月,父亲却突然闻讯找来,气冲冲地说要带他回家。

在父亲眼里,王先凯这种生活就是一种懦夫的选择,是一种可耻的逃避。哪有人年纪轻轻就成天躲在寺庙里过活,而不去找一份赚钱的工作呢?传出去这叫什么话?

对此,王先凯也没有多做解释,只是坚持自己的选择。虽然父亲终究也无法理解,始终恨铁不成钢,但看到王先凯坚决的态度,他也无可奈何。

父亲最后一次走的时候,还断言王先凯肯定在庙里住不了多久,没想到,王先凯自住下以后就再没挪过窝。至今,他在古庙里已独自生活了8年。

8年来,王先凯一个人守着这座药公庙,过着千篇一律,却又随性自在的生活。有人来的时候,他会上前提供指引;没有人的时候,他也能守住心中寂寞,安心诵经礼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偶尔王先凯也会下山处理一些事情,或者采买一些东西,这时候他就会骑着摩托车出门,在山路上吹吹自由、无价的清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偶尔王先凯还是会忍不住挂念小叔,他把小叔的照片带在身边,时不时拿出来看看,就好像小叔一直没有离开他,只是换了种方式在陪伴他,这让他安心不少。

这些年里,王先凯的心结打开了不少,以往一些看不开、想不明白的事,渐渐都想通了。身为居士,虽然可以成家,但王先凯对婚姻却没有执念,他觉得“有缘就随缘,没缘不强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闷在庙里久了,王先凯也会出去透透气,他最喜欢站在大殿外,朝着县城的方向远眺。但这种眺望,却不是源于对俗世生活的眷念,而是源于对大自然的热爱。

他喜欢被群山环绕,鼻腔里盈满新鲜空气;他喜欢每天早上的云海日出,和晚上县城里的灯光点点。他时常感觉自己置身于尘世和超脱的交界处,有种说不出的畅快。

谁也不知道,眺望着远方的王先凯,心里到底在翻涌些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一个人,能坚持独守着一座深山古庙近十年,甘愿日复一日过着清贫的生活,他的心里必然是有着自己坚不可摧的信仰。

无论如何,只愿他能一直过着自己喜欢的生活。#图文万粉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