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14年6月22日

中国大运河项目成功入选

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江南运河无锡城区段和清名桥街区

也成功当选为其子项目

至今已有十年

运河无锡城区段

是整个大运河上唯一抱城而过的河段

且开凿历史最久

古朴风貌浓郁、沿河景观丰富

有“千里运河独一环”的美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湾碧水穿城过

两岸缤纷入画来

运河风景

是青砖石板、绣帘雕窗

是画舫楼阁、吴酒微醺

或是一处诗情、一片画意

幻化成无锡的人文符号

韵味浓厚,影响深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运河畔

有水 有山 有桥 有塔

有人文 有历史 也有艺术

现代文艺与江南古朴碰撞

悠久历史与时代生活牵手

好一幅缤纷灿烂的

“运河之上”生活画卷

跟着小布

来一次“运河WALK”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1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运河穿城而过

河上最多的就是桥了

清名桥是古运河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也是是无锡现存最大的一座石拱桥

见证着运河两岸的沧桑巨变

桥是古运河上最明亮的点缀

水乡小桥素雅低调

枕河而居的人们

和那一个一个的水码头

无不显示着悠悠古运河

带给他们的安逸与幸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桥梁连接着两岸

也拉近了人与自然的距离

近年来无锡运河沿线

最大的变化是“亲水”

除了大运河

无锡的母亲河梁溪河上

也新建了不少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梁溪河综合整治提升工程

入围了

“2023年度绿色发展十大案例”

眼下

梁溪河、京杭大运河岸线已全面实现

骑行道、跑步道、漫步道

“三道”贯通

打造了一处处滨河“城市客厅”

02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无锡城中有河,河边有山

惠山是来无锡不可错过的景致

诗人杨万里的

《泊舟无锡雨止遂游惠山》

“归去江西人问我,也曾一到惠山。”

写出了惠山独特的魅力

山脚下的惠山古镇更是

历史悠久,古迹众多

文化底蕴丰厚

号称无锡历史文化的露天博物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无锡对大运河沿线

文化遗存保护利用的探索

早在2006年便已启动

加强沿线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

推进非遗工坊建设

加强沿线名城、名镇、

名村、名街区保护修复

加快推动国家统计史料馆落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多维度立体化的

运河文化传承保护工作

正在有序推进

持续擦亮

江南文化、吴文化、工商文化

等品牌标识

03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惠山脚下

江南四大名园之一的无锡寄畅园里

山水如画,弦声幽咽

“天下第二泉”里有粼粼的月光

名曲《二泉映月》诞生于此,也得名于此

千百年来,二泉为文人所激赏

写出“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

著名诗人李绅曾竭力赞誉惠泉水

称其为“人间灵液”

苏东坡慕名品泉

吟有“独携天上小团月

来试人间第二泉”的佳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江南文脉,于斯为盛

城市发展,又开新篇

当《二泉映月》飘出惠山,飘出无锡

回荡在世界各地的大剧院、音乐厅时

它又递出博大的文化魅力

以文促旅,以旅彰文

挖掘文化名人内涵

让城市文化名片“亮起来”

04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早前,往返于京杭大运河的船家

从烟波浩渺的太湖进入古运河后

从老远便能见到南禅寺内的宝塔

船家便会吆喝一声:

无锡城,到了

现今的南禅寺

开辟了游船码头

人们从南禅寺出来

可以直接从游船码头登船

来一次江南运河之旅

欣赏到“运河水弄堂”的风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除了水上游

在无锡,运河游玩的新产品、新方式

还在不断上新

梁溪区与亿航智能携手打造的

全省首条eVTOL低空航线

于6月1日上午实现首飞

依托运河在无锡抱城而过的特点

后续还将开拓定制化游线

打造低空文旅示范场景

05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运河之上游船如织

而岸边则灯火璀璨

人间烟火气,江南璀璨夜

幢幢灯影中

运河两岸铺开一幅

古朴与现代融合的崭新画卷

为八方来客送上这份独属于无锡的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统计数据显示

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

年均接待游客达3000万人次

活化案例成功入选

“全国文化遗产旅游百强案例”

多年来,无锡一直注重运河文旅融合

新产品、新业态层出不穷

保护修缮文化遗产

推动城市连片更新

持续释放城市活力

不少老宅院在这个过程中

实现了硬件的出新、焕新

在无锡

古老的大运河正焕发出新风采

06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运河乘船到惠山

会路过一个著名的小岛

——黄埠墩,又称“小金山”

康熙帝、乾隆帝

曾在黄埠墩换乘小船去惠山寺

乾隆更是把黄埠墩比作“蓬莱”

历史悠久、风光宜人,过客必登

文天祥在此夜泊写下了《过无锡》

“金山冉冉波涛雨,锡水茫茫草木春。

二十年前曾去路,三千里外作行人。”

登临黄埠墩上的古戏台

放眼望去

运河上往来船只

川流不息,好不壮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京杭运河无锡段2023年船舶通过量

超过40万艘共计3.4亿吨

成为名副其实的“黄金航道”

明年 这一“黄金水道”

将由三级航道全面提升至

可通行2000吨级船舶的二级航道

无锡内河航运也将实现

二级航道“零的突破”

航道通行能力翻番

释放江河联运优势

一次次改造升级不断提升大运河通航能力

一艘艘船舶也满载货物在“黄金水道”上

通江达海

07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黄埠墩旁

有一座运河艺术公园

这是一处以运河文化、江南文化

为灵感的城市客厅

展现了城市包容百态的魅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眼下

运河畔越来越多地公园绿地

走进市民的日常生活

南尖公园即将完工

将打造成青年休闲娱乐集聚地

北尖儿童友好示范公园

未来将打造成为

全市最大的户外亲子乐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十多年来

大运河无锡段通过整治和生态景观改造

在古运河景观带成为

“围合绿链”的城市花海

江南水弄堂景色充分呈现

无锡市成为省内唯一获得

两个国家级生态创建荣誉的地级市

成为无锡实现

还河于民、还绿于民的生动注脚

08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无锡大运河就像一条珍珠项链

串联起无数耀眼的人文“遗珠”

由于水运交通发达

民族工商业在运河两岸迅速崛起

无锡在中国近代民族工商业史上

写下了光辉的篇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无锡重视保护修缮文化遗产

如今

许多无锡的工商业遗址纷纷蝶变

民族工商业家荣宗敬、荣德生兄弟

创办的茂新面粉厂旧址

改建为无锡中国民族工商业博物馆

继续讲述着

近代爱国主义实业家们的动人故事

运河边上的中国丝业博物馆

见证着无锡“丝码头”的美名

大窑路上的窑群遗址和博物馆

见证着明清时期这里

“上塘十里尽开店

下塘十里尽烧窑”的繁华

09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质朴的老厂房也能开出创意的花

运河边的一些老厂房

摇身一变,焕新成为

无锡新晋文艺地标

如刚亮相就火速刷屏了朋友圈的红船场

此外,无锡压缩机厂被改造为

N1955南下塘文化创意产业园

昔日蚕丝行业使用的仓库

变身北仓门生活艺术中心

外河外滩、运河汇等曾经的老厂房

也演绎着锡式生活的精彩

成为了兼具艺术、潮流功能的

热门打卡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工业遗产成为城市景观的

有机组成部分

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与城市更新

紧密结合起来

去这些焕新街区漫步

感受无锡人文的

沧桑与繁华、厚重与鲜活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千年运河 万般风情

百景如画 一眼千年

运河在无锡穿城而过

一批独具运河韵味、多元体验的

生态、文化、产业、科技等景观

就像一颗颗明珠镶嵌在运河两岸

无论岁月如何变迁

驰而不息的大运河

始终与这座城市同频共振

来无锡

就到运河边走走吧!

来源:无锡市文广旅游局、文化产业周刊、梁溪发布、陈从广、@摄影小白和他的80D、@也就那样8181、@应威、@没开花的无花果、@刘楠508、@梁溪山羊、@小呆呆、@胡同童年、@ovo_吃蛋挞的烤面包_yummy、小红书@行走的摄影师等(如有摄影师未标注,可留言提醒)

编辑:无锡发布工作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