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怎么都打不过解放军,那我们就跑去缅甸吧”。这是蒋介石的得意门生宋希濂逃跑时说的话。

1949年,国民党军队溃败,胡宗南、宋希濂等人知道自己守不住大西南,又不肯前往环境恶劣的西康、西藏,就在这时蒋介石的"得意门生"宋希濂就出了一个绝妙的主意:“既然怎么都打不过解放军,那我们就跑去缅甸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宋希濂说完,胡宗南大吃一惊:“这是什么意思,你是打算叛逃吗”!见胡宗南误会了自己,宋希濂便将自己的计划全盘托出,听完宋希濂的计策,胡宗南拍案叫绝:“好!这主意好,我现在就向上面请示”。看着自己的计划被认可,宋希濂不禁得意了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二天到来,就在宋希濂向胡宗南询问计划的具体执行时间的时候,胡宗南却叹气道:“这个计划还是算了吧,上面那位不同意啊”。

宋希濂听闻十分恼火,明明自己的这个计划是目前为止最有效的打击和解放军的计策,为什么蒋介石却不同意,然而军令大于天,宋希濂也只好无奈作罢,然而宋希濂万千没想到的是,这个计划的耽搁,竟成了我军的一大幸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么宋希濂制定的计划到底是什么呢?和缅甸又有什么关系呢?为什么蒋介石会不同意?这项计划的驳回又是如何为我军提供有利因素的?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国民党节节败退

胡宗南在1942年成为第8战区的副指挥官和34军团的指挥官后,获得了真正的权力。后来,他在西北驻军,被人称为“西北王”。抗日战争结束,胡宗南麾下拥有五十万大军,在山西,甘肃,河南三省都有他的地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解放战争刚开始的时候,胡宗南带着几十万大军,与我们打了一场硬仗,结果输多赢少,直到一九四九年七月,宝鸡获得解放,胡宗南才带着自己的军队,逃往汉中,从此远离了西北。胡宗南虽然屡战屡败,但其军队并无太多损伤,麾下又有李文,李振,十三个军团,将近四十万人,可以说是当时最大的一支军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49年,随着中国共产党率领人民人民解放军顺利渡长江,国共两党之间的战争局面越来越不利于国共两党。新中国以一种不可逆转的方式建立了起来,这是一个伟大的胜利。在此紧要关头,朱德指示要尽快把国民党军队的残部消灭干净,以保证人民解放军能够和平解放整个国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蒋介石则寄望于国民党军队能在这段时间内坚守阵地,不让人民解放军取得更大的胜利。但是,经过长时间的激战,国共两党的军队已经筋疲力尽,军心涣散,他们的反抗也就越来越弱了。在这样的形势下,白崇禧所率领的部队遭到了严重的失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白崇禧被人称用兵如神的人,在溃败的那一刻,他就改变了策略,将残余的军队召集起来,准备离开市区,进入深山之中,再做打算。但这样的作战环境,正是人民解放军的强项,没有了城墙的掩护,国民党军队很快就被打散,最后,除了138师团逃了出来,其他部队都被打得落花流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国民党军队败逃广西

当第7集团军被人民解放军打得溃不成军的时候,白崇禧只得退回广西,试图进行最后的抵抗。但是,人民解放军很快就组织了一支强大的军队包围了广西,给白崇禧的军队造成了很大的压力。白崇禧军心涣散,无奈之下,只好带着残余的部队,连同余汉谋在广东的部下,逃到了海南岛,企图在那里继续与解放军周旋。白崇禧的决定明显是对的,不过人民解放军也看出了这一点,很快就追上了白崇禧的部队,把他们打得落花流水。白崇禧的部队全军覆没,这场败仗对国民党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白崇禧的这一举动,让国民党军队溃不成军、疲于应付,也突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运动战的优势。人民解放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把国民党军队打得落花流水,将它们逼到了绝境。这时白崇禧不论是逃跑还是坚持,都只能被看作他失败前的垂死挣扎,他的失败已不可挽回。

现在,广西已为人民解放军所占据,我党打算向西南方向挺进,消灭胡宗南盘踞于此的军队。但是,长期以来,在国民党的恶意宣传下,当地的百姓对我军一直抱着一种不信任的心态,这使我军在西南的战斗中遇到了许多困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胡宗南调动军队,阻止人民解放军的攻击,并恐吓地方军阀,要求他们协助国民军队。他借助地利,倚重蒋介石,力图固守大西南,遏制人民解放军向外发展。但是,国民军队的失败已成定局,胡宗南保卫大西南的愿望也即将成为泡影。

人民解放军并没有把解放西南认为是一件难事,因为那时人民解放军正为进川打败胡宗南的国民党军队而发愁,怎样才能使蒋残军不受打败而逃到海外而苦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杨勇军团为了防止胡宗南的军队逃走,于是下令出了一部分军队去剿灭残余的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