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句抱怨遭来一顿暴力

六旬老人肺部受到重创

肋骨16处骨折

让原本孤苦无依、经济困难

的生活雪上加霜

在无法获得肇事者赔偿之时

检察机关的司法救助

为他雪中送炭

01

下班路上飞来横祸

老人被踹至重伤

67岁的老杨从安徽的一个小村庄来到厦门打工,从事保洁工作。2023年,一个普通的周末,老杨准备把平日拾捡的瓶瓶罐罐运到废品回收站,行至思明区某路段,却被林某停放的电动自行车阻碍了通行。

“谁呀,这样停车!”老杨随口念叨着,不料激怒一旁浑身酒气的林某。林某竟大发雷霆,冲上连续用脚踢踹老杨,导致老杨受伤。

经鉴定,老杨左肺萎陷达70%以上,损伤程度为重伤二级;肋骨共16处骨折,胸椎椎体压缩性骨折,为轻伤一级。老杨的损伤程度达到了九级伤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2

保住性命却再难打工

祸不单行 妻子离世

案发后,林某始终没有给予老杨分文赔偿,老杨举步维艰。检察官在办案中了解到,老杨家庭贫困,租住在破旧潮湿的出租房内。

受伤住院期间,躺在病床上的老杨连医药费都成了问题。同样在厦打工的继子向工厂预支了7万元的薪水,加上一点积蓄,把9万余元的医药费垫上,这才保住了老杨的性命。祸不单行,老杨的妻子在其住院期间去世。出院后,老杨独自回到了出租房休养。

无奈之下

老杨坐着公交车

生平第一次走进了检察院

“案子怎么样了?

林某能不能支付赔偿?”

老杨的普通话带着浓浓的乡音,检察官耐心地听他讲述,得知其继子需要养活妻子与两个孩子,因预支薪水,本不富裕的生活变得更加沉重;而老杨因身体虚弱,无法再从事体力劳动,失去了经济生活来源。

03

启动司法救助

多头行动帮扶老人

如何帮助老杨缓解眼前的困境?

检察官多头行动,首先联合公安机关通过数据平台查询林某的财产信息,前科累累、屡屡入狱的林某名下无房产、无车辆、无存款,确认没有赔偿能力;

联系法律援助机构为老杨聘请代理人,帮助老杨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申请司法救助等事宜;

联系老杨的继子,告知相关权利,请继子协助老杨回户籍地开具困难证明等申请司法救助的材料。

检察官还是放心不下

联系了老杨来厦暂住地所在社区

向社区说明老杨的情况

请他们对老杨予以关照

很快,司法救助申请书以及医疗费票据、生活困难证明等材料全部备齐。检察官收到老杨的正式申请后,立即开展审查工作。

04

发放7万元救助金

联动社会救助关注老人生活

近期

在社区工作人员的带领下

检察官上门探望老杨

阴暗潮湿的房间里,老杨一日两餐仅靠地瓜维系。目睹此景,检察官拿出身上现金交代老杨,“买点肉和鸡蛋,身体需要营养才能好起来!”老人瞬间红了眼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提升救助效果,市区两级检察院联动救助,司法救助决定很快正式出具,厦门市检察院与思明区检察院共计救助7万元。

当司法救助金发放至老杨的手中

老杨眼噙泪光连声道谢

这笔钱救急救困

大大缓解了他眼前的困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救助工作并未就此结束

厦门市检察机关落实落细

司法救助与社会救助融合

今年5月底,一场座谈会在老杨暂住地所在社区召开。会上,厦门市检察院、思明区检察院以及社区共同商讨后续如何保障老杨的基本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检察官建议,社区为老杨加快申请急难型临时补助,加强与民政部门的联系,为老杨今后返回老家安度晚年“铺路”。

社区工作人员表示,将采纳检察官的建议,鉴于老杨暂时还在厦门生活,他们会予以重点关注,定期上门慰问,开展志愿服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正义会有回响

与此同时,殴打老杨的林某

因犯故意伤害罪获刑

并赔偿老杨经济损失

人民币12万余元

主动救助

联合救助

应救尽救

“检察蓝”为困难群众

撑起“暖心伞”

祝福老杨未来的日子平安康健

厦门检察、思明检察联合出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