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18年以来,邵武市人民检察院坚持以民为中心,穿透式履职,办好国家司法救助不做单选题,共办理救助案件28件32人,发放救助金96.5万余元,司法救助率排名全南平前列。业务数据向好变化的背后是近年来邵武市人民检察院在工作理念、作风的转变带来履职能力上的提升,特别是将穿透式能动履职融入司法救助业务,不断把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转换”成群众的满意度,争创新时代“检护民生实质化办理第一等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注重协作配合能动履职

救助由被动转向主动“拓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强化横向协作,畅通渠道扩案源

对内积极构建检察机关内部联动协同机制,从业务部门正在办理的案件中收集司法救助线索;对外与公安、乡村振兴、民政、退役军人事务等部门建立信息互通联络机制,建立国家司法救助线索筛查台账,归集行政单位相关数据180条,梳理和筛查出线索30余件。

注重专项推进,专项排查找线索

落实最高检“关注困难妇女群体,加强专项司法救助”活动部署,为11名困难妇女发放司法救助金45万元,保障妇女合法权益。针对本地区老年群体易因侵害老无所依,为3名受害老年人发放司法救助金7万元,帮助受害老年人及其家属重新建立起面对生活的勇气信心。

实地调查核实,提升救助精准度

全面落实“三查并举”理念,推行“初步审查+实地走访调查+全面核查”模式,严格审查把关救助申请人是否符合救助条件,实地了解申请人家庭状况、经济收入、伤残疾病等情况,开展调查核实60次,做到精准救助。

注重创新方式因案施策

救助由单一到多元“融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 “单一”到“综合”

多元救助无缝衔接

制定以经济救助为核心的综合式、多元化司法救助方案,将法律援助、民政救助、社会资助、心理辅导等结合起来。针对一名家暴刑事案件被害人脑开颅手术后即将错过神经康复黄金时间的情况,主动与市委政法委、市财政局、市民政局等部门的沟通协调,争取政法端口司法救助专项资金,为救助对象开辟“绿色通道”,在5个工作日内即将救助金发放至被害人家属手中。

从“单打”到“联动”

联动救助一体发力

针对农村地区当事人及其家庭经司法救助仍然无法摆脱生活困境的,争取两级院联合救助3件19.5万元,为扩大救助效果,其中1件争取到三级院救助。

从“案结”到“回访”

一次救助长期关怀

定期回访纳入司法救助的困难当事人,巩固救助成果。通过实地回访、电话、微信等多种形式,对办理的司法救助案件进行回访,实现回访率达100%。在回访过程中,对救助申请人的司法救助资金使用情况、生活现状、身心健康情况和后续生活打算等进行深入了解,延伸司法关爱。

从“托管”到“分期”

分期救助提升效能

探索“托管+分期发放”模式,切实保障司法救助金发挥作用。在对邓某开展救助过程中,将救助资金直接拨付至镇政府账户,委托镇政府管理,每月按1200元标准向被救助对象发放,明确救助资金只能用于邓某的生活、看病等。期间,若遇突发事件急需救助金,可申请多发放,真正实现“一次救济,长期关怀”。

注重救助重点延伸

由解急转向关系“修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呵护未来“花蕾”

展现司法救助守护未成年人成效

先后为6名未成年当事人发放司法救助金21.5万元。

助力乡村振兴

体现司法救助守护美好生活担当

准确甄别精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对象,为11人发放27万元,切实防止因案致贫、因案返贫。

致力扶残解困

深化司法救助助残护残惠残作用

聚焦生活困难的残疾人群体,检察官主动上门、调查核实、收集材料,为5名救助申请人发放8.8万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将心比心,情同此心。司法救助,让司法温情可触可感!“一头牵着群众疾苦,一头系着司法关爱”,这是对国家司法救助工作最为贴切的描述。邵武市人民检察院将继续秉承提升新质法律监督能力为己任、善作善成,进一步全方位穿透式履职,司法救助工作不做单选题,力促“检护民生”实质化办理行稳致远。

供稿:邓娟、邱诗雨

审核:傅敏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