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四川频道

“向‘新’而行 五区共兴—人民网全媒体四川10城行”系列报道

眉山市:两新产业做抓手 支撑新发展

当前,眉山正面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都都市圈建设、国家级天府新区建设、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等一系列国家战略和政策机遇,四川省委把加快成德眉资同城发展作为“先手棋”。这些国省战略密集实施,显著提升了眉山在区域经济版图中的地位和作用。

为此,眉山主动融入四川省万亿先进材料和能源化工产业,已形成锂电、晶硅光伏、化工新材料等细分领域为主的新能源新材料产业体系,正加快打造成渝地区新能源新材料制造基地。

近日,由四川省委宣传部、省发展改革委指导的“向'新'而行 五区共兴—人民网全媒体四川10城行”调研采访活动来到眉山市,了解眉山市如何抓住新能源新材料机遇,在全省多个领域占据鳌头。

据了解,眉山全市新能源新材料产业规上企业244户,产业规模从2016年的145亿元增长到2023年的909亿元;建成全球单体车间建筑面积最大、产能规模最大的光伏电池车间,全球最大三聚氰胺生产基地,西南最大的湿电子化学品生产基地,省内最集中的铝合金生产基地;硅基负极产能全国领先,基础锂盐产能、电解液产能全省第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彭山经开区。眉山宣传部供图。

新能源新材料产业第一个十年的跨越式发展

在眉山市锂电行业,锂电产业已涵盖中上游的基础锂盐、电解液、正负极材料等产业链关键环节及动力电池和储能系统等下游产业,2023年产业规模达到210亿元。已引进美国雅保、天华时代、SQM等基础锂盐企业,形成产能15.6万吨;引进锦源晟、协鑫集团等前驱体及正极材料企业,形成产能24万吨;引进杉杉科技、胜华新材等负极材料企业,形成产能23万吨;引进天赐股份、研一科技等电解液企业,形成产能40万吨;引进莱尔科技、茵地乐等企业,形成锂电专用化学品产能10吨、辅材产能8.8万吨;引进中创新航、等动力电池及储能系统企业,形成产能10GWh。

在晶硅光伏产业中,已覆盖硅片、N型电池片等环节,2023年产业规模达到240亿元,建成全球单体车间建筑面积最大、产能规模最大的光伏电池车间;先后引进通威太阳能、琏升光伏、美科新能源、凯盛光伏等企业在眉投资,全市已建成43GW高效晶硅电池片、16GW单晶切片产能。

在化工产业领域,已形成天然气化工、精细化工、化工新材料为主的产业体系,2023年产业规模达到236.7亿元。金象赛瑞建成全球最大的三聚氰胺生产基地和全国最大的硝基复合肥生产基地;万华化学正在建设全球领先的可降解和改性塑料生产基地、最具竞争力的电池材料生产基地、全球一流的精细化学品生产基地和全球有影响力的新能源专用化学品生产基地;青衣江、立白实业、联合利华、赞宇科技等企业集聚形成日化产业链,拥有全球最大的钙芒硝生产基地、亚洲最大的钙芒硝生产线、中西部地区最大的磺酸生产基地;晶瑞电子、江化微等企业集聚,建成西南最大的湿电子化学品集聚区。

眉山发展两新产业的底气何在

一个产业的跨越式发展,离不开好的环境。目前,眉山是全省首批开放发展示范市,拥有3个省级化工园区及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国家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等多个国家级开放平台;与成都协同打造天府大道科创走廊,拥有国省级创新平台117个,即将建成新能源新材料融合创新中心,2022年全市研发投入总量增速全省第1、研发投入强度全省第4。

眉山市高质量、高标准保障重大项目工业用地,目前建成标准厂房200万平方米,可供企业“拎包入住”。眉山电网位于四川主网架,是川西水电往成都、重庆方向输电通道的关键节点,有力保障重大项目用能需求。依托甘孜眉山飞地合作,享受涉藏地区特殊政策支持,具备留州电量电价和矿产风光资源优势。拥有14所高校、数量全省第2,每年毕业学生3.2万人,四川大学眉山校区建成后,还将集聚3000名教授教师、2万名硕博学生,为企业提供多层次人才需求。建成新能源新材料等4个产业学院,根据企业需求设置专业、开设“订单班”,定向培养输送职业技术工人,实现产教无缝对接。

为了吸引企业,留住人才,眉山市设立总规模200亿元的产业引导基金,联动资金近500亿元,用于支持优质项目落地。全国首创“税电指数贷”,提升企业获信获贷效能。出台“1+3”产业支持政策18条、科创16条、人才新政12条等政策措施,对主板上市的企业一次性最高奖励1000万元,对顶尖创新创业人才团队来眉领办重大战略发展项目的最高给予综合资助1亿元。

坚持“眉山服务、眉山速度、眉山成本、眉山诚信”金字招牌,营商环境测评保持全省第一方阵。持续深化项目审批提速改革,对重点项目提供全周期VIP服务,中创新航从签约到开工用时仅37天,杉杉项目从开工到投产用时仅7个月,不断刷新行业纪录、眉山速度。

两新产业未来将占据半壁江山

按照眉山的发展规划,到2027年,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占工业比重突破60%,基本建成“产业高端、企业高精、产品高质、技术高新、服务高效”的成渝地区新能源新材料制造基地。

在锂电行业,眉山将推动电池材料向新型磷酸盐材料、高容量三元正极材料、高性能硅碳负极材料、新型锂盐、复合集流体等技术方向迭代,鼓励发展大圆柱电池、方形叠片电池等新型电池结构技术及高端粘结剂、补锂剂、导电剂等高附加值辅材,配套发展电池模组及配件,加快布局固态电池、凝聚态电池、储能电池及废旧电池回收利用,超前布局电池检验检测项目,协同打造全国领先的锂电材料产业基地、成眉新材料先进制造业集群。2027年,锂电产业规模达到1400亿元以上。

在晶硅光伏产业,眉山重点发展低损耗、超薄片大尺寸硅片和N型电池、光伏建筑一体化产品,配套发展高性能胶膜、智能支架及逆变器等电力电子器件、智能光伏产品,探索发展薄膜太阳能电池、钙钛矿电池,推广应用“光伏+”、分布式光伏等,协同打造成乐眉光伏产业经济走廊,建设世界级晶硅光伏产业基地。2027年,晶硅光伏产业规模达到1300亿元以上。

在化工新材料产业,眉山夯实天然气精细化工产业链,重点布局特种工程塑料、可降解塑料、碳氮新材料、特种橡胶、高性能纤维等高分子材料及生物质化工新材料,新能源化学品、电子化学品、高端表面活性剂、催化剂等专用化学品,打造全省一流绿色化工材料基地。2027年,化工新材料产业规模达到1000亿元以上。(易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