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帝国统一天下后,马武等人曾经请求发动对匈战争,西域诸国也派特使,请求汉廷重新设立西域都护府,共同对付匈奴,可是都被光武帝刘秀拒绝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由于刘秀对西域的放弃,导致匈奴重新活跃起来,他们勾结西羌、乌孙、鲜卑,不断骚扰挑衅汉境。有人因此指责刘秀,对外关系过于软弱。

其实这种指责有点站不住脚,刘秀不是不想收复西域,问题是经过十几年的战乱,东汉帝国民生凋敝,根本没有实力远顾西域。因此,光武帝和汉明帝一朝,对匈奴的入侵只能采取守势。

这个局面一直维持到永平十五年,随着东汉帝国的国力增强,汉明帝第一次把眼光投向了遥远的西域。

这一年的冬天,被禁锢在家十一年的窦固,接到汉明帝的诏书:入宫接受皇帝垂询。

窦固是东汉开国功臣窦融的侄子,早年受到光武帝赏识,娶涅阳公主为妻。窦氏一族,是东汉初年最显贵的家族,没有之一,他们“一公、两侯、三公主、四二千石,相与并时。自祖及孙,官府邸第相望京邑,奴婢以千数,于亲戚、功臣中莫与为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惜窦氏子孙中,大多数人失去了窦融的谨慎,变得骄横跋扈,屡屡犯罪。汉明帝即位后,对窦氏采取高压政策,其家族先后三人被处死,多人入狱,集体被迁回原籍。窦固就受累于堂兄窦穆的案子,遭到长期禁锢。

这一次汉明帝为何又想到窦固了呢?因为窦固自幼跟随窦融生活在河西,对边境事务非常熟悉。十四年前,窦固曾以监军身份,随马武征讨烧当羌,是功臣后裔中,为数不多的有战功的子弟。

参加军事会议的还有耿秉、祭肜、马廖和耿忠,都是功臣后裔。本次会议,确立了两个攻击目标:匈奴的“右臂”车师国,和屯驻伊吾的匈奴“左角”呼衍王。

永平十五年十二月,窦固与耿秉悄然到达酒泉郡,落实战争的准备工作。永平十六年二月,汉军分兵四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一路,主帅窦固,副帅耿忠,率12000人出酒泉;

第二路,主帅耿秉,副帅秦彭,率10000人出居延;

第三路,主帅祭肜,副帅吴棠,率11000人出高阙;

第四路,主帅来苗,副帅文穆,率11000人出平城。

四路人马只有窦固这一路是主攻,其余三路人马负责牵制匈奴的增援力量,替窦固减压。很显然,匈奴人没有预料到汉军会主动进攻,根本没有任何防备,三路大军白旅游一趟。窦固则追着呼衍王一路杀到蒲类海,匈奴人留下一千多具尸体后逃窜。

一战轻松掰折匈奴的“左角”,窦固一面令军司马班超,率领只有三十六人的使团西进,一面设置宜禾都尉,就地驻扎屯垦,为第二阶段战争准备。

本来,窦固没指望班超使团有多大成就,毕竟只有三十几个人,能把汉军的信息传递给西域各国,起到震慑作用就足够了,没想到无意插柳柳成荫了。班超深入虎穴,凭借一身胆气,居然突袭匈奴使团,迫降了鄯善国、于阗国和疏勒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无疑,班超的精彩表现,震撼了西域诸国,也为汉军第二阶段的军事行动,鼓足了士气。

永平十七年十一月,汉明帝下旨,由窦固统帅全军,发动对车师国的进攻。汉军在蒲类海附近,击退了增援车师的匈奴人后,却因下一步的行动计划产生了分歧,差点爆发内讧。

车师国原名“姑师国”,西汉时期分裂为六国,其中车师前国和车师后国势力最强,两国都城相距五百里。

先打车师前国还是车师后国,军中发生了分歧。窦固认为,车师前国距离近,实力弱,没有险要地形,气候相对不那么恶劣,应该先打它。耿秉却认为,正因为车师后国实力强,干掉车师后国,车师前国就会不战而降,所以,打车师后国是一箭双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