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源:摄图网

6月21日,人民币汇率再下跌,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再创年内新低点。截至6月21日10时,在岸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最低时跌破7.26,报7.2607,离岸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最低点则触及7.2923,再次逼近7.3关口。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近期为何下行?仲量联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庞溟表示,近期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阶段性承压,主要是在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分化、全球避险情绪升温等因素推动美元指数走强下的被动贬值。

与此同时,数据显示,美元指数也从此前在104区间波动,到近日已站稳105。庞溟认为,若干美国经济领先指标和美联储释放的信号,使市场开始预期美国或在更长时间内维持高利率,欧元区降息周期的启动则使美欧之间的利差扩大。在欧洲议会选举和印度选举等地缘政治因素影响下,避险情绪再次抬头,促使投资者增加对美元资产的头寸,推高美元指数。

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钟正生提出,人民币在扮演亚洲货币的“压舱石”。人民币在近几次美元显著上涨的过程中成为非美货币中的强势货币。

中国央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朱鹤新指出,我国外汇市场运行面临的外部挑战增多,但再次经受住考验,表现出相对较强的韧性。人民币对主要货币汇率有升有贬,对一篮子货币稳中有升,汇率预期更加平稳。

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再创年内新低点”回看我国外汇市场发展情况:

——中国外汇储备规模

近年来,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均在3万亿美元水平。2022年以来,外汇储备呈现下滑趋势,2022年9月末外汇储备量最低,为3.03万亿美元。截至2023年1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1845亿美元,较2022年末上升568亿美元,升幅为1.82%。

2023年1月,受全球宏观经济数据、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预期等因素影响,美元指数下跌,全球金融资产价格总体上涨。汇率折算和资产价格变化等因素综合作用,当月外汇储备规模上升。我国经济持续恢复、呈回升态势,内生动力不断增强,有利于外汇储备规模保持基本稳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人民币外汇储备规模

人民币作为全球外汇储备货币的规模及占比稳步增加。截至目前已有70多家境外央行类机构进入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超过75个国家和地区的货币当局将人民币纳入外汇储备。截至2021年第一季度,人民币在全球央行和货币当局的外汇储备规模为2875亿美元,占比2.5%,与2016年加入SDR时相比提高1.4个百分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人民币汇率变化情况

2021年1月至2022年3月,美元对人民币汇率整体处于平稳状态,且有微幅下跌趋势,自2022年3月起,美联储不断发布加息计划,美元兑人民币汇率持续走高,最高峰在2022年11月底,达到7.16328。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下一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将怎么走?朱鹤新称,未来,中国外汇市场有基础有条件保持稳健运行,人民币汇率将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在他看来,主要的支撑因素概括起来是“三个更加”,一是经济基本面更加坚实,二是市场韧性更加明显,三是应对经验更加丰富。

庞溟预计,人民币汇率的弹性将得以增强,汇率超调的风险将得到有效防范,汇率纠偏的力量和机制将得以健全,人民币汇率将继续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

注:本文仅作内容传播,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