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曾有段时期军阀割据相当严重,大小军阀手握军权割据一方,最多的时候林林总总加起来有上百个军阀。这些军阀就相当于地方的土皇帝,不断压榨百姓、挑起战端,带来了深重的苦难。

曾经在贵州地区有个大军阀王家烈,人称“贵州王”,从事实上来讲统辖贵州全境。

这位大军阀是个勇武的莽人,虽然打仗拼命有本事,但智谋方面过于逊色,以至于一直被人设计当猴子耍,最后毫无防备地被骗去坐飞机,丢了军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王家烈出身穷苦人家,小学毕业学历,之后就因为家里穷交不起学费就辍学了。少年时期,他就开始跟着长辈背盐为生,靠着干重体力活混口饭吃。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连年战乱让王家烈靠体力活谋生都变得困难起来,于是他寻思着一样是朝不保夕、出卖力气,还不如去参军算了。1914年,王家烈加入了贵州省防国民军,也就是后来著名的黔军。

王家烈草根出身,没有任何势力背景的扶持,就凭他打仗的本事稳扎稳打地一步步往上爬。1920年时,王家烈不仅没缺胳膊少腿,反而是凭军功升到了连长级别。

这时,王家烈遇到了改变他一生的女人——万淑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万淑芳可是上流名媛,不仅长相秀丽,更是家世背景显赫。而她的交际圈里同样出身上层的姐妹们无不是嫁给军阀高官、结两家之好。这时王家烈只是个低级军官,万淑芳当然不会答应他那“不识好歹”的追求。

不过万淑芳也绝不是傻子,她并没有一口气回绝王家烈。而王家烈是个执拗的大老粗,他见万淑芳没有把话说死,便经常抽出空余时间去看望万淑芳、联络感情。万淑芳对他并不反感,明里暗里要他上进,王家烈自然是愈发努力。

1926年,王家烈升任黔军第25军第2师师长,正式向万淑芳提亲。万淑芳对王家烈此时的身份地位感到满意,同时觉得王家烈是个无甚心机的大老粗,方便她借着王家烈的名义行事,于是欣然应允了王家烈的求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结为夫妻后,万淑芳发挥了她作为名媛的强大社交能力,帮助王家烈这个对政治一窍不通的粗人在国民党内部混得风生水起。万家本就是国民党元老家族之一,再加上万淑芳那些嫁给军阀、高官的名媛姐妹们,她极有头脑地帮助丈夫运营仕途。

凭借千丝万缕的关系,万淑芳成功地为王家烈搭上了蒋介石这条线,设法让双方见上了一面。蒋介石对王家烈印象不错,早年的王家烈打仗拼命卖力、对国民党也很忠诚,见面后蒋介石更倚重了王家烈几分。

王家烈曾在北伐战争中为蒋介石立过汗马功勋,如今升为师长、迎娶名媛万淑芳以后也不忘本,这让蒋介石一度对他很放心。

不久之后,王家烈就取代了曾经的上司毛光翔,成为了二十五军军长以及贵州省主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此,“贵州王”正式迎来他人生的高光时刻,从朝不保夕的平民百姓一步步爬上了土皇帝的位置,不可谓不振奋人心。王家烈上台后,万淑芳就开始“讨利息”了,不过不是从王家烈的钱袋里,而是从贵州百姓的米缸里。

万淑芳开始变本加厉地搜刮民脂民膏,与此同时也常吹枕边风,相当于是间接操控着贵州的军政大权,好不威风。万淑芳的两个侄子万式原、万式谨,也乘着姑姑的“东风”作威作福,横行无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王家烈和万淑芳夫妻俩的好日子并没有持续太长时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军阀割据的混乱时代注定不会长久持续。随着蒋介石实现了建国和初步统一,其最大的政治导向就是要扫清各地的军阀割据势力,将土皇帝们的军政大权收归自己。

在巨大的利益面前,几乎没有人能从一而终,打小没经受过高等教育的王家烈不外如是。在成为名震一方的“贵州王”、实掌贵州省军政大权后,王家烈自然是膨胀到一定程度,对中华民国、对国民党、对蒋介石,早就没有什么忠心可言。

1934年,红军进入贵州省境内,王家烈接到蒋介石的命令要去“剿匪”。王家烈虽是粗人但也不至于全无城府,此事颇为棘手——一方面若是真的剿共,恐怕要打光他的老本;另一方面若是消极应对甚至抗令,又会触怒蒋介石,无疑是个两难境地。

这时,万淑芳又在王家烈耳边吹阴风了:“最好是避免与红军开战,倘若蒋介石问责下来,就联合桂系大军阀李宗仁共同对抗蒋介石。”

王家烈当然明白蒋介石的意图,老蒋巴不得他王家烈和红军两败俱伤,最好是黔军也打没了、红军也被剿灭了,这种坐收渔利的局面对蒋介石最有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王家烈爬到这么高的位置自然也不是傻子,他明白蒋介石的“削藩”意图,而夫人万淑芳的计策也不无道理。思忖再三,王家烈授意万淑芳去联系李宗仁,此事便由万淑芳的两个狗腿子侄子万式原和万式谨代劳。

而关于“剿共”的命令,王家烈那是能拖就拖,消极敷衍。等收到了蒋介石怒火冲天的电报以后,王家烈知道实在拖不下去了,才不情不愿地与红军部队作战。

此时,王家烈的部队编制刚刚整备完善,整体战斗力有限,而开战又势必给部队编制带来变动更迭。没办法,蒋介石下了死命令,王家烈也只能硬着头皮打。昔日骁勇无畏的“莽夫王”如今成了“贵州王”之后,有了顾忌反而施展不开手脚,被红军打得损兵折将。

蒋介石怒不可遏,他一边派薛岳带军队追剿红军,一边又要王家烈为自己的失职付出代价:贵州省主席和军长,两个职务只能选一个当,军政二权要去其一。

王家烈听到这个消息愁眉不展,这个时候老相识何应钦的诡计,让他毫无察觉地被蒋介石拿捏住,“贵州王”就此被扳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何应钦虽是王家烈的老相识,但在其位谋其政,老何如今为蒋介石卖命,自然要为主子分忧。

何应钦利用自己这一层老友身份明面上是为王家烈出谋划策,实际却是联合蒋介石设圈套给王家烈钻。而王家烈这大老粗并未警惕,只当这位老相识是向着自己的。

原本王家烈的下属们建议他卸去军长职务,继续担任贵州省主席。一方面卸去军权能让蒋介石放心,另一方面军长之位交接给眼下的副军长何知重,而何知重是王家烈的亲信,这样一来王家烈本质上还是贵州土皇帝。

老王原本是要这么做的,但是架不住何应钦在耳旁吹风:“老王你可千万当心,你怎知这何知重升了军长以后还能把你放在眼里?你这贵州省主席没了军权能坐得安稳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王家烈这一听觉得颇有道理,于是改主意卸去了主席之职,继续担任军长执掌兵权。蒋介石得知后愈发确定王家烈存有反心,而自己本就要逐步扫清各地的军阀势力,这位业已自断一臂的“贵州王”岂能例外。

李宗仁一听到王家烈选择卸去贵州省主席的职务、继续担任军长的消息后,拍桌案大呼不妙。这样一来相当于是逼着蒋介石要彻底除掉他了,李宗仁赶忙写信给王家烈,意图联合老王先下手为强,并愿意每月支付给他三十万作为二十五军的军饷。

王家烈收到李宗仁的信件后,本想着交出政治大权以后就可以安稳掌兵、蒋介石念旧情也不会太为难他,理所当然就对李宗仁的造反提议失去了兴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另一方面讲,王家烈其实还是很钦佩蒋介石的,老蒋在他心目中无疑比李宗仁之流高出一等,不到万不得已他也不愿意反蒋。

面对李宗仁的提议,王家烈只是叹了口气:“算了,猴子上得了树,狗是上不了树的。我不想干了。”就此作罢。

而另一边,蒋介石正盘算着如何将王家烈的势力连根拔起。蒋介石下属建议给王家烈安上几个罪名抓起来杀头算了,但蒋介石并不采纳。他也算念旧情,认为王家烈本性并不坏,只是个心直口快的大老粗,容易被旁人操纵挑拨,主要过错并不在他。

同时,办事不能师出无名,堂堂一个军长、执掌贵州省几万人编制的军队,栽几个莫须有的罪名就抓去砍脑壳了,这不得闹得人心惶惶、人人自危?尤其是这种兵荒马乱的年代,最忌讳军心生变,此事万不可这般鲁莽处理。

思前想后,蒋介石决定用折中的手段:收买王家烈手下的师长,让他们暗中克扣粮饷以致底层士兵不满,让王家烈失去军心后再诱使他交出军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蒋介石的计策两面夹攻:一方面在王家烈辞去贵州省主席职务后,仍表示不满,拒绝给王家烈的二十五军发饷;另一方面买通了王家烈手下的两名师长,使其暗中克扣本就不多的粮饷,并出面控告是王家烈克扣,让底层士兵愤懑不已。

王家烈哪里料到蒋介石翻脸不认人,没了中央发的粮饷,他只能用自己的私房钱苦苦支撑,甚至变卖或抵押一些宅邸、金银细软来维持。即便被拒绝,李宗仁也没有放弃王家烈,还是支援了他一些粮饷,但根本来讲是杯水车薪。

一方面王家烈自掏腰包、入不敷出地买粮,另一方面他被买通的师长还暗中克扣,故意让底层士兵吃不饱饭、撺掇拱火闹事。

此消彼长之下,二十五军的士气一落千丈,王家烈这个军长拼了老命支撑却换来军营中怨声载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去基层视察时,竟听见有饿着肚子的士兵高喊:“军长吞扣我们的军饷!”“军长不发饷,抠他的屁股!”等等言语,却无人阻止,因为大家都吃不饱、心里有怨气。

不久后,张学良前来贵州向蒋介石汇报工作,王家烈作为地方东道主自然要负责接待。人送到机场时,张学良突然问王家烈有没有坐过飞机、要不要试试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王家烈这个粗心眼哪知是计,憨憨地回道:“确实没坐过。”

早听说新式的飞机厉害,自己好歹是个军长却没亲身体验过,王家烈心里也早就有些痒痒的,当即答应了张学良的邀请坐上飞机。张学良亲自驾驶飞机,但飞了很久也不降落,更不像是正常的兜圈子,反倒直挺挺地离贵阳机场越飞越远了。

王家烈意识到了不对劲,质问张学良的时候,对方拿出一张文件,王家烈哑口无言。那份文件正是蒋介石亲笔签名的军令:“免除王家烈25军军长职务,调军事参议院任中将参议,即往武汉服务。”

王家烈自知大势已去,蒋介石是铁了心要除掉他这个“贵州王”,能留他一命给个闲职已是格外开恩留情面了。

王家烈被免职后,他的宅邸被查抄,其夫人万淑芳跑得快,蒋介石也不作追究,放过她一命。万淑芳的两个狗腿子侄子可就没这么好命了,万式原和万式谨两人当年在贵州境内作威作福、也负责联络李宗仁谋反。不久之后二人就被逮捕、押送老东门枪毙了。

蒋介石念旧,并没有卸磨杀驴,让王家烈任一份闲职、领一份丰厚的工资供他安稳度日。

1949年贵州解放,王家烈并没有随大多数国民党高官一样逃往台湾,而是主动选择变卖自己的房产资助穷人,以偿还自己当年剥削百姓的罪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赵旭峰.20世纪30年代滇桂“兼领黔地”之争[J].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8(11):129-145.

[2]郭昌文.国民政府对贵州实力派的策略及演变研究(1927—1937)[J].兰台世界,2016(19):132-136.DOI:10.16565/j.cnki.1006-7744.2016.19.41.

[3]刘先庆.王家烈被逐记[J].文史天地,2005(10):52-53.

[4]广川.关于贵州军阀史的几个问题[J].贵阳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3(02):27-32.DOI:10.16614/j.cnki.issn1001-733x.1983.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