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排好队,叫到名、拿好桶、装好鱼、来签名。”

“不要挤,一个一个来。”

早晨八点,在贵州省黔东南州镇远县羊场镇龙洞村传来镇农业服务中心负责人田源和村支书向泽荣的声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鱼苗免费发放现场(镇远县羊场镇人民政府供图)

时下,正值发展稻田养鱼的黄金时期。6月20日,羊场镇龙洞村14个组的村民们接到通知便早早来到鱼苗集中发放点等待。随后村民们提着桶、拿着盆,围在运鱼车的周围,在农技人员指导、村支两委成员引导下领取鱼苗,个个脸上洋溢着开心的笑容。

田源在现场向村民介绍着稻田养鱼及提高稻鱼重要效益的方式方法,为村民答疑解惑。

“现在政策越来越好了,不仅免费发送鱼苗,还送到家门口,今年我家有3亩水田,领了有60斤鱼苗呢。”村民蒋先红拿着领到的鱼苗高兴地说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鱼苗免费发放现场(镇远县羊场镇人民政府供图)

“自从推行稻鱼综合种养模式,龙洞村就作为稻鱼养殖示范点,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我们村支两委积极统筹配合,动员村民们加入稻鱼种植。去年稻鱼收成较好,村民们的腰包鼓起来了,底气也足起来了。今年村里发放鱼苗10000斤,将有效带动更多群众增收。”向泽荣说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免费发放的鱼苗(镇远县羊场镇人民政府供图)

据悉,2024年羊场镇免费发放鱼苗19200斤,投放稻田养鱼面积达960亩,惠及5个村680余户,其中脱贫户210余户,预计实现群众增收80余万元。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近年来,羊场镇紧紧围绕“一水两用、一田多收、稳粮增效、粮渔双赢”的种养模式,因地制宜、因户施策,优化土地资源利用率,积极主动提供靠前服务、技术保障,大力推广稻鱼综合种养模式,深入推进稻养鱼、鱼育稻共生互促的生态套作农业模式,为乡村振兴产业发展赋能,助力群众增收。(刘馨)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