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汽车市场上,由于岛国独特的地狭人稠的属性,微型车始终在市场上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而这其中大发汽车无疑是有名的巨头,这家堪比日本“五菱神车”的公司却在最近出现了31年来的首次亏损,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大发汽车怎么突然不好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一年亏50亿日元的大发汽车?

据红星新闻的报道,受认证违规、工厂停产等因素影响,日本大发工业公司2023财年,也就是从2023年4月至2024年3月期间的营业亏损为5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2.3亿元,是该公司自1992财年以来首次出现亏损。

据《日本经济新闻》网站7日报道,去年12月因第三方委员会在审查监督中发现大发公司174项违规操作,暂停其在日本国内外所有正在生产的车型出货,随后其位于日本境内的4家工厂被迫停产。直至今年5月上旬,大发公司的全部工厂才恢复生产。

报道称,2023财年,该公司销售额为1181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546.2亿元,同比下降21%;轻型汽车新车销售量为44万辆,同比减少22%。受此影响,大发工业公司轻型车日本国内市场份额18年来首次被铃木反超。

正因大发造假的影响过大,日本政府决定对车企类似事件进行系统调查。今年 1 月,大发汽车收到日本国土交通省下达整改令,并撤销三款车型的生产许可。同时,要求大发汽车采取措施防止此类事件再次发生。为此,大发汽车总裁奥平总一郎、董事长松林淳也在 3 月卸任。

然而,短短半年之后,丰田章男又出来道歉了,而且情况更加严重。这一次,丰田、本田、铃木、雅马哈、马自达五家公司都被政府通报,这些在汽车性能测试中存在欺诈行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31年来首次亏损的大发汽车怎么了?

大发汽车,作为日本丰田集团的子公司,一直以来都是日本精益制造的代表之一。然而,2023年12月,大发汽车被曝出碰撞测试数据造假的丑闻,导致该公司不得不宣布全面停止所有车型的出货。这一事件不仅让大发汽车面临了巨大的亏损压力,更是引发了对整个日本制造业的质疑和反思,我们该怎么看这件事呢?

首先,早在2023年12月,当大发汽车被揭露在新车安全性测试中存在违规行为时,市场已经预见到了即将来临的风暴。作为汽车安全的核心指标,碰撞测试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生命安全,任何在此方面的不诚实行为都会立即触发公众的信任危机。大发汽车的全面停售,不仅意味着即时收入的断崖式下跌,更深层次的是,品牌信誉的长期损害几乎难以估量。这种信任的缺失,直接转化为销量的滑坡和市场占有率的萎缩,亏损自然接踵而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次,长久以来,“日本制造”以其卓越的质量控制、高效的生产体系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赢得了全球消费者的信赖和尊敬。丰田集团作为这一理念的典型代表,其子公司的这起事件无疑是对“日本制造”声誉的巨大冲击。近年来,从高田气囊召回事件到神户制钢数据篡改案,再到如今的大发汽车数据造假,一系列丑闻揭示了日本制造业光鲜外表下的暗流涌动。这些案例不仅仅是孤立事件,它们共同映射出日本制造业在追求效率和成本控制过程中,可能牺牲了部分质量和诚信原则。

第三,日本经济自泡沫经济破裂以来,经历了所谓的“失去的三十年”,经济增长乏力,老龄化问题日益严峻,创新动力不足。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传统制造业面临的挑战尤为艰巨。为了维持市场份额和利润,一些企业可能采取了捷径,包括但不限于数据造假。这不仅是对市场规则的蔑视,也是企业内部管理失序和外部压力累积的结果。日本制造企业的困境,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整个社会经济结构问题的微观反映,凸显了在经济长期停滞背景下,如何保持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四,大发汽车的亏损事件为日本制造业敲响了警钟。如果企业不能坚守产品质量和商业诚信的底线,那么无论其历史多么辉煌,最终都可能被市场所淘汰。对于日本企业而言,重建消费者信任,加强内部管理和质量控制体系,以及积极拥抱技术创新和全球化竞争,是其未来发展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