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州:打造种业“硅谷”加速推进种业发展

柴 锋冯 强

粮安天下,种铸基石。种子是农业的“芯片”。近年来,甘州区立足打造河西国家级制种高地和国家一流、世界知名的玉米种子繁育加工基地,集成现代农业技术,挖掘种质资源潜力,扎实做好稳基地、调结构、优布局、强监管、抓质量、创品牌、促增收各项工作,有力推动现代种业持续健康发展。

“今年我们村与金葵花种业合作种植制种玉米,全面积实行水肥一体化,大大节约了劳动成本,提高了种植产量,目前玉米出苗率和长势都很好,对今年的收成很有信心。”甘州区小满镇甘城村党支部副书记、村委会副主任杨辉说。

金葵花种业有限责任公司在小满镇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合作经营模式发展玉米种植,实现农业增效、群众增收。公司主要以玉米杂交种生产加工为主,在甘州区、临泽县、高台县各乡镇建立3万亩稳定的玉米制种生产基地。“公司在小满镇甘城村种植4个品种的制种玉米5300亩,今年播种时温度高、天气好,出苗率在95%以上,比往年高两到三个百分点。目前玉米长势喜人,为增产增收打下了坚实基础。”公司副总经理贺正业说。

入夏以来,位于张掖经济技术开发区农产品产业园核心区的张掖国家玉米种子产业园内,一座座厂房、车间整齐排列,一栋栋综合楼、生活服务中心装修完工,一处处智能仓库、钢板仓群高耸矗立,一条条脱粒、精选等生产线组装完成开工生产……目前,产业园一期项目已建成投入运营。

“目前交易中心已完工,种子科研中心完成总工程量的95%,预计6月底全面完成。1号生产线精选车间和烘干仓正在进行设备安装和调试工作,2号生产线计划今年8月底完成设备安装。1号、2号智能库已具备种子储存条件,园区道路及绿化工程有序进行。”甘州区现代种业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丁成说。

据了解,张掖国家玉米种子产业园项目一期工程建设种子科研中心、国家玉米种子战略储备中心、种质资源库,配套建设种子交易结算中心等综合服务设施及现代化玉米种子成套加工线;二期工程建设玉米种子加工生产线8条、国家种子储备中心8个库和物流园区;三期工程建设农机社会化服务中心、气候实验室、循环利用产业区等项目。项目建成后,园区玉米种子生产加工销售能力年产可达3亿公斤,产值达125亿元。

随着种子产业园一期项目的建成,目前已有赛维种业、华瑞恒祥种业、沃土源等5家企业入驻。园区主干道路已投入使用,两座智能仓库进入调试运行阶段。

“我们将进一步优化设计,拟定融资计划,开展项目投融资合作,加快推进研发中心、交易中心等项目建设进度,确保项目及早投产运营。同时加强对5家招商入驻企业的管理与服务,及时与企业沟通解决建设、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服务品质,助力企业发展。”丁成说。

作为全国最大的杂交玉米制种大县,近年来,甘州区立足打造“百亿元现代种业”体系,系统谋划玉米制种“五化”基地建设,以产业培育为重点,打造玉米制种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制种面积持续稳定在65万亩以上,产种量达3亿公斤,产值达40亿元,农户来自制种收入占比达总收入的60%以上,玉米制种产业已成为全区产业化程度最高、联系农户最广、增收效益最大的支柱产业。

(来源:每日甘肃网张掖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