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来,大家会发现地球出现极端天气的情况越来越频繁了,高温干旱,暴雨洪水接连在全球各地上演。

前段时间,一份来自NOAA的气象报告显示,今年厄尔尼诺现象即将结束,7月拉尼娜的回归概率将达到65%!

那么地球究竟是升温还是在降温?拉尼娜的回归,会进一步遏制全球变暖吗?

接下来的内容,让我们来一探究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 拉尼娜回归概率达65%

NOAA,是指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这是国际上最权威的气象机构之一,很多全球性的气候预测,都是由NOAA发布的。

不仅如此,我国气象中心也给出了相似的结论,从北半球的气候变化来看,今年五月份,厄尔尼诺现象已经处于尾声。

每一次厄尔尼诺现象的到来,都意味着高温天气的出现,这一点从前段时间印度、巴基斯坦等地的极端高温就可以看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地理位置相对靠北,所以大家对厄尔尼诺现象感受不明显,另外受到西北气团的影响,我国才没有出现类似印度那样的极致高温天气。

从全球平均温度来看,地球每年都在变暖。

2023年,已经是人类有气象数据以来,最热的一年。

根据ENSO数据显示,拉尼娜已经初现端倪,它大概率会在七月至九月正式回归。

一般来说,只要拉尼娜出现回归迹象,那么接下来拉尼娜将会继续增强。

尤其是在北半球,它在夏季出现概率超过七成,冬季出现的概率更是超过了八成。

和厄尔尼诺相比,拉尼娜的出现,本身是由于海水异常变冷。那么地球真的要降温了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 拉尼娜的回归会带来什么?

从现有的气象预测来看,即使今年夏天拉尼娜回归,地球也仍然会被高温笼罩。

拿我国来说,今年我国夏天绝大部分区域,气温都要比往年高,尤其是华南、西南、西北以及新疆地区,接下来还会有一大波滚滚热浪袭来。

所以未来几个月,大家一定要做好防暑工作。

拉尼娜现象,主要是美洲和亚洲之间的海水温度差,引发的一种气候现象。

当亚洲冷海水流向美洲时,美洲温暖海水就会流向亚洲,此时海面上就会吹起东风,这样一来,地球就会出现一定程度的降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受到温室效应的影响,拉尼娜现象的降温效果,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大。

当拉尼娜已经来临时,你或许没有任何感受,这主要是因为,现在的地球实在是太热了,接下来还会更热。

这就像一间一百平方的大房子里,放进去一块巴掌大的冰块,冰块对房子起到的降温效果,那真的杯水车薪!

总结来说,地球现阶段的温室效应,已经将拉尼娜现象的影响降到了最低,所以拉尼娜的回归,并不会让地球出现大降温,相反的,还有可能会让地球气候变得更加魔幻,更加复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 地球气候变化正在走向极端

目前来看,人类碳排放还远远未达到峰值,在二氧化碳的影响下,未来的地球还会越来越热,这一点无法改变。

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应对更加复杂,更加极端的天气。

因为无论是厄尔尼诺现象,还是拉尼娜现象,其实都会让地球气候变化更加极端。

纵观北半球近五十年来的气候变化,随着温室效应的出现,原本拉尼娜现象出现的频率并不高,从对我国的影响来看,一般拉尼娜出现后,都是从秋季开始,对我国气候展开影响,最大的气候变化就是降雨增多,降雨区域主要集中在黄河和淮河流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再举个例子:2008年初,我国南方地区曾经发生过一次大规模降温,一些区域出现了百年不遇的特大降雪和冰冻灾害,这也是由于拉尼娜现象引起的。

所以今年拉尼娜回归,我国南方地区要注意降雨量增加,尤其是进入到冬季之后,要提前做好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的预防。

说起来厄尔尼诺也好,还是拉尼娜也好,它们对于气候的影响都是全球性的,只是因为地理差异,所以一些地方出现极端天气,另一些地区的气候环境却看起来很正常。

这就好像是我们和印度相邻,印度高温天气挑战人类极限,结果咱们国家却并未受到极端高温影响一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现在的地球,由于温室效应的持续作用,随着气候环境失衡,未来极端天气也会越来越多。

或许有朋友会说了,面对极端高温,我们又该怎么做呢?

其实办法很简单,那就是人类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想办法恢复地球气候平衡、生态平衡。

不过这个方法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很困难。

由于人类文明、人类科技都要持续发展,所以在没有办法全面告别传统能源的情况下,当下人类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还在迅猛增长。

有关碳中和这件事,西方国家已经明确表示,要延期。发展中国家受到资金不足的影响,碳中和进展十分缓慢,纵观全球各国,只有中国做的最多,做的最好。

但显然只有中国一个国家努力是完全不够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现在来看,人类根本不可能在2050年之前完成碳中和目标。

换而言之,地球继续升温已经是不可避免的事实了。接下来考验的,就是每个国家应对极端天气的能力了。

2024年的地球,依然还是一个气候极端变化的一年,干旱和暴雨并存。

俗话说“旱的旱死涝的涝死”,这句话原本用来比喻两种极端情况,但现在看来,这句话用在现在的气候变化上,再合适不过了。

以往极端天气是偶然事件,现在它已经变成了普遍事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受到人类工业活动影响,地球已经发出了强烈警告,显而易见,留给我们的时间已经很少了!

那么看到这里,你对此有什么想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说说你的观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