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橙旅游】“灵隐寺水漫金山了”“黄果树泥瀑、荔波小七孔关闭”“新安江开闸放水,淳安景区20号暂停开放”“黄山也顶不住了”……刚刚进入6月下旬,随着雨量的加大,长江中下游及其他水系险情一波接一波。在东北,“夏天不来别来了”的呼声也引人关注,6月23日,哈尔滨市最低气温13~15℃,最高气温17~19℃,连绵的阴雨让冰城难以入夏。而在中原,雨水是当地人最盼望的天气,干旱危及了农业,更别提旅游了。

在极端天气不断出现的当下,气候与旅游的关系更显得日益密切。“气象可以协助旅游部门引导游客做出合理的安排和选择,规避极端天气发生的地点。但从气候与旅游的关系角度,显然远不止这些,旅游业可以根据气象条件引导游客做出更好的选择。” 中国气象服务协会会长许小峰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极端天气频发,为何?

最先曝出水灾的是桂林市,受天气灾害影响, 6月19日22时20分,桂林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将桂林市防汛二级应急响应提升为一级应急响应。为保证水上游览安全和游客生命财产安全,6月18日起漓江精华游、漓江分时分段游航线暂停营运。“这是1998年以来最大洪水,”桂林某旅行社负责人对品橙旅游说,“损失难以估计。”此后广东梅州、贵州、新安江沿线等都传来受灾的消息。

而最让人揪心的是黄山市。

截至6月21日6时30分,安徽省黄山市受灾人口206347人,累计紧急转移安置人口12424人,累计需紧急生活救助11581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3784.55万元人民币。截至21日09时,黄山市共关停景区40家;截至21日07时,188座水库超汛限水位87座;截至21日09时,共接到地质灾害灾险情报告61起。歙县许村50小时降水量达到523.1毫米,相当于两天下了合肥半年的雨。

当然,极端天气不仅仅出现在国内,国外今年的极端天气也频频出现:高温、暴雨、洪水……近日,纽约市也发布了极端高温天气警告,该市136年来的最高单日气温纪录可能被打破。

为何极端天气愈演愈烈?有科学家表示,这是“厄尔尼诺现象”进一步发展后的结果。而许小峰认为,确实有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厄尔尼诺发生的年份易造成全球气候异常,尽管厄尔尼诺现象在5月份已经结束了,但高海温的影响会有一定当地滞后性,造成后续影响。

“但另一方面,也不能仅关注厄尔尼诺,这次厄尔尼诺现象并不算很强,其影响也不会很大。还要考虑一些其他更为明显的因素,如全球月平均气温到今年5月已经连续12个月创造了有记录以来的最高值,而海面平均气温则连续14个月破了记录,出现大范围高海温区域已不限于赤道中东太平洋了,而是涵盖了印度洋和大西洋的赤道区域,这些异常都会为引发全球出现极端天气气候。”许会长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3 年 6 月至 2024 年 5 月的 12 个月期间地表气温的异常和极端

据他介绍,根据全球气候学家多年的研究结果,包括二氧化碳的温室气体的过度排放确实是造成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而全球变暖又进一步引发了极端天气气候发生的频率增加。在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报告中都有明确的结论。

可见,在旅游与气候关系日益紧密的当下,该如何减排也成为了旅游业发展一件大事。

绿色出游不是一句口号

大部分的旅游活动是在户外进行,而在发生了极端天气的情况下,别说旅游了,生产生活秩序都被打乱,此时旅游风险极高,所以即使有经济损失,也必须得把 “安全”放第一位。

为此,许小峰呼吁:全社会所有部门和单位、包括旅游企业的所有企业都应该认识到继续过度排放温室气体所造成的危害,积极参与到减排的各项行动当中。尽可能开发和使用清洁能源,合理开发利用土地,植树造林,增加碳汇,为绿色发展做出贡献。

6月15日晚,敦煌鸣沙山月牙泉景区2024年万人星空演唱会启幕。当晚的鸣沙山月牙泉灯光璀璨,来自五湖四海的2万余名游客欢聚一起,观灯光、大合唱,掀起了音乐狂欢。景区在开演的5天前,就发布通告,特别将“爱护环境”列出来,并要求观众“保持山体清洁,严禁吸烟、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前往参与的游客觉得门票价格没有增加,而又多了一个体验活动,特别是氛围特别好,想唱就唱,还可以看无人机表演(幸运的可以看到烟花)。但是也有观众表示:灿烂的灯光太影响看星空了。

不过,星联CSVA星空摄影师、星空文旅策划师周博对品橙旅游表示,在一个成熟景区开展这种活动,只要不是乱扔垃圾、污染环境,其实还算是环保的,而且可以增进人与沙漠近距离接触,也不是什么坏事儿。但他也承认,随着地球气候变暖,旅行和旅游业面临着一条充满挑战的道路,所以景区也好、旅游者也好都需要进一步提升绿色出游的意识。

2021 年联合国发布了《格拉斯哥旅游气候行动宣言》,提出了以五条路径为指导的前进方向:测量、去碳化、再生、合作和融资。

同年,旨在帮助行业转型,使旅游成为一股行善力量的可持续发展旅游品牌碧旅阁林(Beyond Green)成立,其全世界的成员展示了世界一流的接待服务如何帮助推动气候解决方案。他们通过保护和恢复重要的碳封存生态系统(包括森林和海洋栖息地),授权当地社区参与保护工作,并邀请游客在入住期间参与其中。成员还通过各种方式减少碳足迹,包括可再生能源、气候友好型运输和供应链去碳化,同时利用创新技术和可持续设计与自然元素和谐共处。

此外,跨业合作成为必须。

许小峰说:“从减少极端天气对旅游的影响角度,建议旅游部门可以与气象部门加强合作,关注极端天气发生的范围和具体地点,引导游客到天气气候比较正常的地方去,毕竟极端天气不是到处都发生,我国幅员辽阔,可供旅游观光的地方很多,游客自己也可根据天气预报来选择旅游目的地。”

当然,风雨过后是彩虹。6月23日12时,因罕见洪峰导致闭园6天的桂林象山景区恢复部分区域开放,中外游客蜂拥而至,争相在标志性景点象鼻山前留影。

但是对于受灾的其他景区来说,彩虹并没那么快到来。6月24日中央气象台发布暴雨红色预警:预计6月24日至27日,江南北部、江汉东部和南部、江淮以及贵州、广西等地有持续性强降水,其中,湖北东南部、湖南北部、安徽南部、江西北部、浙江西部等地部分地区有暴雨到大暴雨,局地特大暴雨,上述部分地区伴有短时强降水、局地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各地景区面临新一轮考验。

极端天气也预示着,为了旅游业的发展,我们必须要从现在开始行动起来了。(品橙旅游Li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