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正值夏季果蔬采收时节,我市各地田间地头,随处可见村民穿梭于山林田地间采摘夏季果蔬,一派人勤地丰的夏收“丰”景。

蔬菜丰收村民乐

连日来,在位于平坝区天龙镇的300亩马铃薯种植科技示范基地,来自省、市、区组成的专家组,对该基地的马铃薯新品种示范种植区进行田间测产验收。此次验收,加权平均每亩产量达到2858.14公斤。

马铃薯作为粮食、蔬菜、饲料和工业原料兼用的主要农作物,在我市广泛种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马铃薯丰收

在西秀区鸡场乡联兴村,种植大户伍琼莉的马铃薯种植基地迎来丰收,伴随机械运行声,一颗颗色泽金黄、个头饱满的马铃薯露出土面,几十名工人紧随其后,迅速分拣、包装、过磅、上车,现场一片热火朝天。

“马铃薯总共有200亩,全部依靠机械化采收,预计能收80万斤左右,目前出售单价为0.5-0.8元每斤,算下来产值大概在60万元左右。”伍琼莉笑着说,她对今年的收成非常满意,去年试种40亩马铃薯,产量高效益好,今年便扩大了种植面积。

我市夏季蔬菜种类多样,不仅丰富了市民的“菜篮子”,还鼓起了农户的“钱袋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化处镇村民分拣龙须菜

在普定县化处镇近3000亩龙须菜吸引了各地客商前来采购。在该镇戛卧社区冷链物流中心,村民们忙着将新鲜的龙须菜进行分拣、装箱,然后搬运装车。“这段时间每天都有货车从我们社区运走上万斤龙须菜。”戛卧社区党支部书记洪韧发介绍,戛卧社区从2008年开始种植龙须菜近200亩,发展到现在1500多亩,已然成了当地村民增收的重要产业。

戛卧社区种植户袁光虎种了7亩龙须菜,据介绍,龙须菜亩产近6000斤,按照目前市场价2元一斤来算,每亩地产值为12000元,算下来有近80000元的收入。

在关岭自治县沙营镇前进村,无筋豆种植大户李光祥种植的15亩无筋豆成熟上市,种植基地,20余名工人们采摘、装袋、称重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无筋豆

李光祥告诉记者,他所种植的无筋豆一次采摘可采7000斤左右,整个采摘期近一个月,等无筋豆采摘结束之后他将接着种植黄瓜。

在紫云自治县猴场镇农家田坝蔬菜园,蔬菜大棚内种植的菜心、豆苗、上海青等迎来丰收,10余名工人正在采收豆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猴场镇农家田坝蔬菜园蔬菜长势喜人

“菜心、芥蓝收割0.6元每斤,掐豌豆尖每斤3元,平均每天可挣120元。”小湾村村民岑田妹说,在家门口干活,挣钱照顾家人两不误,比外出打工强多了。

农家田坝蔬菜园负责人岑仕国介绍,通过发展蔬菜种植,可以有效带动村民就近务工就业,目前,豌豆尖正是市场抢手货,每天都需要工人在蔬菜园务工。

2023年,我市蔬菜采收面积175.42万亩,产量325.03万吨,2024年第一季度已收获57.92万亩,第二季度辣椒、生姜、山药、韭黄、茄子、西红柿等特色优势品种已种植20万亩。我市把蔬菜产业作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来抓,通过调整产业结构,优化种植模式,多元化发展特色蔬菜产业,有效延长蔬菜供应和销售时间,许多农户依靠蔬菜产业走上了致富道路。

甜蜜水果助增收

眼下,在安顺,蔬菜产业火热丰收,水果产业同样“甜蜜”上市。

在紫云自治县猫营镇黄鹤营村山角冲组,穿村公路两边摆放着数个鲜桃销售点,不少路过的行人车辆纷纷停下来选购桃子。

种植大户谢兵发展种植了上百亩品质优秀的黄桃,今年已有30余亩挂果。“我家的黄桃通过入园采摘、微信订购、路边售卖等方式销售。入园采摘8元一斤,周末时,许多贵阳的游客慕名而来,不愁销售。”谢兵说。

黄鹤营村山角冲组发展桃子产业的种植户有30多户,种植面积少的有几亩,多的上百亩,桃子产业让村民实现了增收,同时通过采摘体验还促进了当地乡村旅游的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成熟的桃子挂满树枝

说到桃子,就不得不提普定县定南街道陈堡村的梭筛桃。每年6月初,夜郎湖畔万亩梭筛桃必定会引来桃子采购商纷纷下单采购。

在梭筛桃种植基地,来自贵阳的采购商陈香荣介绍,他已经连续11年到陈堡村订购梭筛桃,每天收购2到3吨,经过分级装箱后发往贵阳市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镇宁蜂糖李

而在镇宁自治县,提及夏季水果,人们最先想到的必定是蜂糖李。目前镇宁自治县的蜂糖李已经陆陆续续上市。镇宁全县蜂糖李种植面积达22万余亩,其中投产面积约14万亩,年产值近30亿元,带动1.5万户农户致富,成为当地致富的“甜蜜产业”。

同样,在紫云自治县火花镇平寨村,每年6月到8月,四月李、蜂糖李、冰脆李等依次上市。平寨村党支部书记王生芹介绍,平寨村果园种植面积已达190亩,种植精品水果13种,挂果率达100%。

除了李子、桃子,在西秀区杨武乡,250余亩西瓜也进入了采收期,田间地头呈现一派繁忙丰收景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杨武乡家合村村民手捧丰收的西瓜

走进杨武乡家合村西瓜种植基地,瓜农张国荣介绍,他家种植了40余亩西瓜,品种是美都麒麟瓜,这种西瓜口感好、汁水多、无籽且甜,深受市场的青睐,6月初开始上市,第一批西瓜已经卖了5万多斤。

在我市,桃子、李子、西瓜只是夏季水果丰收的一个缩影,紫云自治县的蓝莓、镇宁自治县的芒果、火龙果等水果产业也即将在这个夏季绽放产业之花。

近年来,我市因地制宜发展绿色生态产业,在提升品质、打造品牌和完善产业配套设施方面持续发力,持续做强做优果蔬等特色产业,果蔬种植的“甜头”已然成了群众增收的“奔头”,依托果蔬产业发展,广大群众成为乡村振兴的参与者、见证者和受益者。

安顺日报融媒体中心记者 李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