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57年,于谦被砍头后,锦衣卫去抄家时竟一无所获!正在灰心丧气之际,忽然发现一间小屋门锁紧闭,众人踹开门蜂拥而入,谁知下一秒,空气都凝滞了,随即所有人齐刷刷地退了出去!

于谦,在整个明朝的历史上都能排进前三的能人,他的功绩足以跟张居正,王阳明等相提并论。但这样的人为何会被砍头呢?

公元1435年,朱瞻基病重,离世前召集五位顾命大臣辅佐尚且年幼的朱祁镇,其中有后世大名鼎鼎的“三杨”三朝老臣胡濙,最后一位便是于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们五位也没有辜负朱瞻基的厚望,尽心尽力的辅导着朱祁镇,可人是会老的,三杨,胡濙接连死去或告老还乡,而于谦又天天在省外跑,朝廷大权便落到了大太监王振手上。

王振这人是明朝著名太监,其臭名昭著程度甚至跟后世的魏忠贤有得一拼。他觉得于谦是个祸害,便编了个罪名将他送到大牢。

可他没想到的是,这事传出去后,不仅是朝廷里无数人声讨他,京城百姓也是震怒,更让他感到害怕的是,太后,外地藩王齐齐对他进行声讨。

王振没办法,只能灰溜溜的给于谦放了出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后来,王振决定攻打瓦剌,可他自己作死就算了,这一仗打完,明朝搭上了京城附近的所有主力部队和皇帝朱祁镇。

京城大乱,无数人主张南迁,这其中就包括徐有贞。可于谦却说:“建议南迁者,该杀!”

他那掷地有声的话语,让朝堂安静了下来,他拿南宋南逃最后灭国的事例成功说服了当时的代理皇帝,于谦被任命为兵部尚书,全权负责京城保卫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449年,著名的京城保卫战爆发,于谦身为文官却亲自镇守北京八大门中最难最危险的德胜门。

上阵杀敌的同时颁布了著名的法令,全军出城,临阵退缩的领兵头目,斩,退缩者,斩首;军士退缩者,许后队斩前队,并要求锦衣卫全城巡逻,如发现有盔甲不出城者,立刻斩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经过近一个月的奋战,瓦剌退兵,北京危机解除,于谦成为了明朝的救星。

可后来,朱祁镇回到京城后,部分不死心的反动派竟联合,希望朱祁镇能复辟登上皇位,这其中不仅有于谦曾经的战友石亨,更有当初在朝廷之上被他当庭训斥的徐有贞。

机会被他们等到了,朱祁钰病重,他们拥护着朱祁镇重新登上皇位,发起了历史上有名的“夺门之变”。

可徐有贞不满足于此,他想杀了于谦,可朱祁镇也不是被别人当枪使的傻子,很明确的拒绝了徐有贞,可徐有贞只用了一句话便让朱祁镇改变了主意。

“不杀于谦,此举无名!”原来徐有贞他们发起夺门之变的理由是捏造了于谦想拥立外地藩王进京继位,朱祁镇是为了保护自己儿子的皇位不被抢才“被迫”发起夺门之变的。

这堪比莫须有的罪名让人不禁愤恨于徐有贞的卑鄙和朱祁镇的愚蠢。

于谦最后被斩首抄家,他死的那天,京城家家戴白尽孝,因为他们都知道,是于谦给了他们第二次生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锦衣卫办事,无关者退开!”1457年,一群身穿飞鱼服,凶神恶煞的锦衣卫闯进于少保于谦的家中。

“大人,这整个宅子都翻遍了,没有一点金银财宝!”听着手下的话,锦衣卫都指挥使感到一阵疑惑。

这些年他也抄过不少达官贵族的家,无人不是腰缠万贯,家里金山银山,这于谦可是皇上眼前的大红人,怎么可能一点都翻不到。

当他还在疑惑时,一位手下来报告:“大人!我们发现了一间屋子,密闭着!”指挥室瞬间眼冒金光,金银财宝肯定都在密室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当他们打开这间房子,看到的景象让所有人沉默了,那里面哪有什么金银财宝,有的只是明代宗朱祁钰赐予他的蟒袍和宝剑,于谦收下后,从未拿出示人,只是将他们默默封锁在最深处,依然过着贫苦的生活。

看到这两件物品。平时嚣张跋扈的锦衣卫们沉默了,他们默默的退出,重新将整个宅子恢复成原样,随后,平常凶神恶煞的都指挥使带着手下向于谦的夫人走去。

“夫人,皇命难违,我等也是奉命做事,还望夫人不要责怪。”说完便带着手下向于夫人深深的作了一揖。

当都指挥使抬起头,看到眼前这位仿佛一夜之间老了许多的于夫人,终于是忍不住了,向于夫人说道:“夫人,于大人是真正的圣人,如今含冤离去,还望夫人保证身体,切莫过于伤心,我相信于大人终会沉冤得雪。”说罢便忍不住哭了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位指挥使说的没错,于谦的朋友李贤从未放弃为于谦平反,他花费了十数年的努力,让当初冤枉于谦,为他安插罪名的人全部伏法。

朱祁镇后来也很后悔杀了于谦,他的遗诏里特意提到,要其儿子朱见深为于谦平反。而明宪宗朱见深继位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为于谦平反。

于谦的一生就如同他的那首《石灰吟》一样,坦坦荡荡,堪与日月同辉,所谓德才兼备者,千古又有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