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封面新闻

封面新闻记者 伍雪梅

从今年3月28日开园至今,位于四川省宜宾市南溪区长江第一湾的欢乐田园景区成为宜宾文旅“新宠”,吸引许多游客前往游玩。这个拥有川南最大摩天轮、《山海经》神话故事主题彩灯秀、萌宠等多种游玩项目的景区开园后,把南溪区的长江第一湾等景区缀珠成链,让游客能在南溪体验长江绿色生态之旅。

欢乐田园景区的开园,是南溪区探索“聚产”路径的代表性点位。根据南溪区2022年出台的高质量建设“人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区规划,在工业方面要推动传统产业高新化、高新产业集群化,全方位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服务业方面要推进传统服务业品质化、现代服务业专业化,构建“优质高效、结构优化、竞争力强”的服务业体系;农业方面要重点依托 “3+1”(粮油、生猪、林竹和白鹅)特色优势产业,推进“基地成园、产业成链、品牌成名”,发展壮大现代农业体系。

两年来,在成功推出热门景区的背后,南溪有哪些“聚产”故事?6月中旬,封面新闻记者走进南溪的乡村、企业进行了探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位于南溪区的长江第一湾。(南溪融媒供图)

长江第一湾成热门景点

村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万多元

今年5月,大地流彩· 第五届全国 “ 和美乡村健康跑 ” (村跑) 宜宾站在南溪区长江社区村的欢乐田园鸣枪起跑,吸引3000 余名参赛选手沿着长江第一湾奔跑,共享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成果。长江社区村委会副书记刘礼芬说,透过这场赛事,让人看到的是近年来南溪区农文旅融合发展为长江社区村的产业发展和人们生产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今年5月,村跑宜宾站在南溪区长江社区村的欢乐田园鸣枪起跑。(资料图)

长江之畔的长江社区村,地貌以长江冲积坝和浅丘为主,属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土地肥沃,支柱产业以种植蔬菜、粮食、水果为主。刘礼芬告诉记者,近年来,长江社区村因地制宜,致力于发展蔬菜产业,种植面积9000亩(含复种),成功探索出“春季蔬菜、夏秋稻谷、秋冬蔬菜”水旱轮作“菜稻菜”绿色高效种植模式并在全省推广,蔬菜销往全国各地,既保证了“粮袋子”,又兼顾了“菜篮子”。

“业态越来越多,收入越来越高。家里都能挣钱,为什么还要出去打工呢?”采访时,刘礼芬发出感叹。她介绍,这两年,长江社区村人均收入明显增加,每年村人均可支配收入有3万多元。村民们农忙时种菜、农闲时在周边工厂务工,现在随着欢乐田园景区的开业,游客多起来,村民又开起10余家农家乐、民宿、餐饮等,也能实现家门口卖蔬菜。

50多岁刘礼芬从小生长在这里,如今,有空闲的晚上,她和邻居们会沿着长江第一湾散步,享受一天的惬意时光。她说,长江社区村从一开始的垃圾治理、水电气网全通、道路畅通等基础条件改善,到现在成为景区式的乡村,大家物质和精神生活都越来越富裕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位于长江第一湾的欢乐田园景区航拍。(罗平 摄)

打造乡村振兴示范样板

南溪有了城市后花园

6月15日,位于南溪七洞湖乡村振兴示范片的天鹅湾度假村露天泳池正式开放,在此游泳、品茶、聊天、吃果,成为很多人选择的夏季避暑方式。泳池之外,在七洞湖乡村振兴示范片还可以体验游湖、散步、垂钓、水果采摘、品尝特色中餐、火锅、柴火鸡美食等乐趣。这里紧邻南溪主城区,已然成为生态的城市后花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七洞湖乡村振兴示范片航拍。(南溪融媒供图)

“七洞湖是一个天然小型水库,是非常好的自然资源,承载着南溪人的记忆,一直以来,南溪人都喜欢到这里游玩,当地对其打造一直很谨慎。”负责该片区景区日常管理的宜宾南溪溯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汪泳霖告诉记者,为了能真正实现富农带农,该片区在规划之初就专门聘请专业团队,设计形成旅游环线。“目前我们也在景区设施升级,提升精细化管理,力争创建为3A级景区。”

据介绍,七洞湖乡村振兴示范片以石鹅村为核心,2022年投入6057万元,实施粮油基地建设、道路彩化、美丽庭院建设等共计42个项目,发展粮果复合基地5000亩,粮油产业5000亩,从促进农业产业发展、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提升农民居住环境三方面着手,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以打造南溪“城市后花园·生态会客厅”为主题,打造全市乡村振兴示范样板。

“我们这里隔城区近,每天过来散步的人都很多,成了真正的城市后花园。”石鹅村村委会副主任朱瑞强说,该项目实施以来,他们明显感觉到游客增加、农户收入来源增加了、人居环境变得更好了,2022年度被命名为四川省乡村振兴示范村,2023年村民人均收入达26500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位于大观镇的南溪区“四化同步 城乡融合”试验区航拍。(南溪融媒供图)

“未来,南溪的每个镇都将有一个3A级景区。”据南溪区委农办专职副主任买耀彬介绍,南溪区按照每年打造一个示范片的规划推进,不同点位有不同定位和规划,从裴石镇的月亮湾景区到长江第一湾等,正在有梯次推进农文旅融合。

此外,位于大观镇的南溪区“四化同步 城乡融合”试验区,百里冲天府粮仓的稻田一片青绿,一侧的山丘上,已种下270亩连片的佯黄竹,成为笋材两用种植基地。南溪区农业农村局机关党委书记刘丽介绍,这里是宜宾市三个非城郊区域城乡融合示范区之一,将发挥大观镇中心镇作用,带动周边乡村融合发展,让老百姓在乡村享受优质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发展等,真正实现城乡融合,助力乡村振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南溪漂海楼。(伍雪梅 摄)

多个大型企业落户南溪

全方位推进产业发展

从田间到车间,多个大型企业落户南溪,带动着当地产业全方位发展。

6月13日,记者在位于南溪经开区酒类食品园区的宜宾德康食品有限公司生猪屠宰车间看到,随着智能化设备的运转和工人的有序操作,经过28道工序,一头生猪就成为可以走向市场的产品。据介绍,德康集团在宜宾市建设300万头生猪养殖及猪肉食品加工全产业链产业集群,其中,年300万头生猪屠宰、肉食品精深加工及冷链项目位于南溪。项目建成后,将有力带动宜宾市生猪养殖向规模化、产业化跨越,食品精深加工产业由“零”向“强”突破,现代物流配送业由初放向集约转变,形成“上下游链条全面打通、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的良好发展格局。目前,德康生猪屠宰及冷链项目已投产。目前,德康生猪屠宰及冷链项目已投产,2023年公司实现产值29095万元,2024年1-3月实现产值21812.95万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远东电缆生产车间。(伍雪梅 摄)

同一天,在远东股份宜宾智能产业园,铜箔和电缆生产车间也在有序生产。该项目于2021年落地南溪,分别成立远东电缆(宜宾)有限公司和远东铜箔(宜宾)有限公司,主营线缆和铜箔两大板块,还将直接带动上游机械加工、铜箔专用纸管、绝缘及护套料等产业发展壮大,能积极助推宜宾“一蓝一绿”产业集群成势见效。据远东电缆(宜宾)有限公司首席安环生产服务官朱雪峰介绍,远东电缆一期于2023年6月投产,当年电缆产值实现94亿元。远东铜箔复合集流体项目负责人韩海亚介绍,远东铜箔一期生产线已于2023年11月试产成功,已有24台机器驾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南溪酒业技术中心。(伍雪梅 摄)

此外,白酒也是南溪一张靓丽的名片。记者在南溪酒业有限公司酿造三车间看到,这是一个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融合生产的车间,窖池区密封的窖池上方是调运酒糟的智能行车有序运行,润粮区、摊晾区全是现代化机器,几名工人正在忙着操作机器。这几年,南溪区以南溪酒业为带动,坚持品质和技术创新,推动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酿造技术深度融合,在保证酒质的同时,不断提升产能。目前,南溪已发展成为宜宾市除五粮液以外最为集中、规模最大的五粮浓香白酒产区。2023年,全区12户规上白酒企业实现产值14.33亿元、增长8.23%,实现税收4.71亿元、增长5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