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6月21日讯《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加强“医体融合”和非医疗健康干预,通过运动和康复技术,帮助人们克服各种身体健康问题,提高生活质量。哈尔滨医科大学大庆校区运动健康医学学科,围绕“医体交叉”这一“新医科”发展方向,推动“医体”新兴交叉特色学科发展。本学科高度契合“新医科”发展内涵,打破传统医学领域概念,融合基础医学、体育科学、临床医学,通过跨学科整合和创新,形成新兴医学分支,推动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着健康意识和体育锻炼的日益普及,运动损伤也愈发常见。运动健康医学,这一融合了医学、健康和体育的交叉学科,致力于帮助人们从运动损伤或疾病中恢复,提供专业的康复服务,进而优化身体机能,提升生活质量,以满足社会对高质量康复服务的需求。

依托运动健康医学学科,哈尔滨医科大学大庆校区开展了运动康复专业人才培养工作。该专业深入研究康复学、运动学、医学等领域的知识与技能,依据体育运动与人体机能的相互关系及规律,为不同运动损伤程度的患者量身定制康复训练计划,并精准调整训练强度,以提供个性化的专业康复服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学科除具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青年项目、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外,哈尔滨医科大学大庆校区还有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50万元,和黑龙江泰盟公司共同承担大庆市科技创新引导资金项目150万元。

哈尔滨医科大学校长季勇、大庆市李世峰、吕建国、何英明、朱清霞等市领导均到运动健康医学实验室考察过,对学科发展建设工作给予高度评价,并为学科发展指明方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哈尔滨医科大学大庆校区与成都泰盟科技有限公司以及黑龙江泰盟科技有限公司加大产品合作研发力度,为运动康复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实习基地;成都泰盟科技有限公司依托学校运动健康医学学科,建立运动康复课程体系,并推广应用于全国部分高校。同时,哈尔滨医科大学大庆校区还与北京言鼎动作学院、柏跃康复公司合作,致力于运动健康医学人才的全方位培养工作;与大庆市人民医院儿科、康复科合作,开展儿童健康减脂、慢病人群健康管理工作。

未来,哈尔滨医科大学大庆校区将进一步明确运动健康医学学科和专业定位,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推动科教融汇、产教融合,在现有研究工作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业务,聚焦大健康产业,致力于智能医疗设备和寒地运动健康服务产品研发、运动与健康大数据平台研发及医学转化应用等方面,加快成果落地转化和推广应用,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健康领域新动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是推动智能医疗设备产业化,赋能未来健康产业发展。以团队前期在寒地运动健康医学领域研究成果为基础,校企共建了运动健康医学产业技术研究院。以研究院科技成果为依托,在大庆市孵化并成立了黑龙江泰盟科技有限公司,开发了人体生理指标数据采集智能硬件设备,将智能医疗设备产业化,预计2024年完成产值1000万元。

二是寒地运动健康服务产品研发,持续挖掘生物经济市场。团队与公立医院开展合作,将智能医疗设备应用于慢病健康监测、健康管理和个体化处方制定等,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医疗服务,截至目前共完成1000余例患者诊治工作。

三是通过运动与健康大数据平台研发及医学转化应用项目的研究,提升我省医疗信息化水平,打造个性化健康大数据平台。项目实施过程中,可申请各级各类的科研项目、软件著作权和专利,提升我省科研水平和社会影响力。通过本项目,可依托哈尔滨医科大学大庆校区的省级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及健康照护基地等平台,培养更多的优秀的智能医学人才,为我省未来大健康事业发展积淀新生力量。研发人工智能医体融合大数据服务平台可应用于运动健康服务产品和健康智能硬件产业研发,助力我省未来健康产业发展。运动健康服务和智能硬件产品的市场需求将持续增加,通过与上下游企业的合作,能够整合产业链资源,可形成完整的产业生态,加快产业化步伐。

闪电新闻记者 刘国斌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