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援藏30·鲁藏同行丨鲁藏教育合作,打造日喀则齐鲁教育品牌

日喀则市第一高级中学,是西藏历史最为悠久的学校之一,坐落在海拔3800多米的日喀则市区桑珠孜区山东路。除了校址所在的路名,这所建校已经64年的学校与山东的缘分更是由来已久。

20世纪80年代,山东援藏人就已在这里留下耕耘的汗水。为改善日喀则一高的办学条件,他们修建起综合实验教学楼、图书科技楼、操场、数字化实验室、太阳能路灯等基础设施,改变了学校校舍的简陋面貌,让美丽的校园成为妆点日喀则市区的靓丽风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美丽的日喀则市第一高级中学校园

自此之后,一批又一批山东援藏人带着“援藏先援教”的理念,接续奋斗,夯实教育“硬件”,优化教学“软件”,彻底改变了日喀则一高教育质量滞后的局面,使其发展成为西藏自治区重点高级中学,成为教育援藏的闪亮名片。

2022年7月,第十批山东援藏队伍接过援藏工作接力棒。山东省教育人才“组团式”援藏工作队20名援藏教师在持续做好 “青蓝工程”、以省包校、强化三交等工作的基础上,创新推行“自主互助 生态高效”高中课堂教学改革,让处于西藏高考新课改背景下的日喀则一高,始终站在教学改革的前沿,实现了教学水平从“追赶”到“领跑”的飞跃。

一堂“特殊”的地理课

6月17日,记者跟随“援藏30·鲁藏同行”媒体采访团在日喀则市第一高级中学观摩了一堂“特殊”的地理课。

这天上午,艳阳高照,日喀则市第一高级中学的综合楼里书声琅琅。

高一(2)班的教室里,前方电子大屏正播放着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动画视频,旁边黑板上写着今天课程的主题——“地球的运动”。与传统课堂不同的是,讲台上“授课”的不是老师,而是学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高一(2)班学生昂旺邓珠为同学们“授课”。这是山东援藏教育团队推行“自主互助 生态高效”高中课堂教学改革以来,课堂教学展现的常态。

昂旺邓珠同学大大方方走上讲台,分别从绕转中心、方向、周期、速度向全班同学讲述了地球自转的特点。地理任课老师山东援藏教师石韶强则站在讲台下面,认真倾听他的讲述内容,时不时进行一两句补充。一个知识点讲解完毕,教室里响起热烈的掌声,同学们纷纷举手抢着要上前讲解剩余的知识点。

“这是今年4月份,我们山东省教育人才‘组团式’援藏工作队推行‘自主互助 生态高效’高中课堂教学改革以来,课堂教学展现的常态。”石韶强介绍,前期的日常教学中援藏教师们发现,当地学生非常胆小腼腆,而且课堂教学以老师讲授、学生记忆和理解为主,师生间缺乏显著的活动交流,课堂少了些生机和活力。为了解决这些教育痛点,山东援藏教师团队推动了课堂教学改革,打造自主互助的课堂,划分学习小组,开展小组自主合作学习与探究、课堂展示、学习交流等课堂活动形式,开启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崭新教学模式。

学生,是自主互助的高效课堂模式的最大受益者。这个学期,昂旺邓珠同学的地理成绩就有了很大提升,从之前的5、6名成为了班级第一,“自主互助的课堂上,同学们把自己掌握的知识无私地分享给了我,我也同样将自己了解的知识点毫无保留地传递给大家,互相交流共同提高,激发了我们自主学习的内驱力,我们小组同学们的地理成绩都有了很大进步。”

一本教学实践的操作指南

课堂教学改革刚刚推行之时,便引发了当地教师队伍的强烈关注,每次新课改的示范课课堂都座无虚席,甚至出现过一座难求的场面。

看到当地老师和同学们日渐高涨的兴趣和需求,日喀则市第一高级中学校长、山东“组团式”教育援藏领队李豫威率领援藏教育团队总结济南、青岛、淄博、烟台、潍坊5个地市课堂教学改革先进经验,编写《“自主互助 生态高效”高中课堂教学改革》手册。

这本只有55页的手册,内容十分“硬核”:课堂教学导学案模板、课堂评价标准、小组建设实施方案、高效课堂导学案实施方案、导学案及作业批改评分表,优秀小组评价及晋级评价方案……阅读手册,就是在手把手传授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步骤,可操作性极强。

手册发布后,被当地教师誉为“课堂指南”,大有“手册在手,纵横课堂”的趋势。“这本手册我们平时都在学习参考使用,把这些形式引入到具体的课堂实践中以后,尤其对学生的自主性管理有特别大的帮助。”日喀则一高高二级部主任旦巴次仁非常认可新课改手册中的“温故知新”“小组讨论”“课后测试”等环节,他认为通过这些环节实现了引导式教学,确确实实将课堂还给学生,对教学有了整体提升。

日喀则一高党委书记扎西顿珠将“自主互助 生态高效”的课堂教学改革称为雪中送炭般的重要举措,“学校今年面临西藏新高考的改革,我们日喀则一高的本地老师都有些无所适从,这个时候在我们学校引进了山东课堂教学改革的先进经验,推行了课堂教学改革,促使我们的老师们从理念上开始有了改变,学生们综合素质有了很大的提升。”

当前,在日喀则一高推行的“自助互助 生态高效”课堂教学改革经验正在日喀则全市推广,日喀则市教育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李小波高度评价这一举措,“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一次大胆创新,也是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充分尊重”。

一场八千里路的师徒情谊

近两年,日喀则一高在山东援藏教育团队帮扶带动下,高考教学质量稳步提升。2023年高考中,日喀则一高创下了10年来该校重点本科率突破60%的纪录,重点本科率达到61.57% 本科录取率达到94.81%,跻身身西藏自治区前列。

除了成绩的提升,山东援藏教育团队还致力于为日喀则留下了一支带不走的优秀教师队伍,为日喀则教育事业的稳步发展留下愈加旺盛的人才火种。

迄今为止,山东援藏教育团队已经启动了两批“青蓝工程”新老教师结对工作。40名青年教师与20名山东援藏教师结对,在教学中他们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和交流,每个学期下来师徒之间的听评课达到四十多节,切切实实发挥援藏教师的骨干引领作用,加大了对于年轻教师的培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山东援藏教育团队还实施了以备课组长和班主任为主题和引领的“双引擎”工程,制定了《日喀则市第一高级中学“青蓝工程”传帮带活动实施方案》,全体援藏教师均担任本学科备课组长,踏实教研,合作成长,立足日常,以身作则,做好表率。

通过全面启动“十个一”工程,山东援藏教育团队对听评课、教学研讨、质量分析、送教下乡、专业测评、社团选修、结对帮扶、课题培训等提出具体要求,建立由教研员牵头,年级学科组长落实的教研工作机制。积极开展“同课异构”“导学制”“鲁藏思政大讲堂”等教学活动,开设援藏教师示范课、观摩课。援藏教师为全校教师开展“集体备课”“导学案制作”“班会课备课”“问题学生转化”等专题讲座,有力促进了当地教师专业化成长。

学校党委书记扎西顿珠这样说道:“我们的山东援藏教师们,围绕着‘援藏为什么,在藏干什么,离藏留什么’关于援藏工作的思考,深入践行党的教育方针,结合学校工作的实际,对学校的课堂教学改革、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以及立德树人作出了卓越贡献!”

日喀则市第一高级中学校长、山东“组团式”教育援藏领队李豫威告诉记者:“‘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老西藏精神一直是每一批援藏教育工作者心中不可磨灭的信条。我们将继续与受援地的老师、同学们一起努力奋斗,用知识守卫祖国的边陲发展,助力边疆教育,筑梦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