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经典诗词,讲历史故事,玲子欢迎您的光临。

前言

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李益与表弟幼年离别,多年后不期而遇,已经认不出彼此的模样。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司空曙遭贬后独居灞上,穷困潦倒,表弟卢纶时常来看他接济他。

这就是亲情使然,因为是血脉相连的至亲,所以无论多久不见,也不管贫富,再见时依旧一样亲。

夜合花开香满庭,夜深微雨醉初醒”,那是一个雨夜,久别归来,窦叔向与表兄聊着别后往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夜合花开香满庭,夜深微雨醉初醒。
远书珍重何曾达,旧事凄凉不可听。
去日儿童皆长大,昔年亲友半凋零。
明朝又是孤舟别,愁见河桥酒幔青。 ——唐 窦叔向《夏夜宿表兄话旧》

简译

夜深了,酒意渐消,醒来时窗外正下着小雨,庭院里的合欢花开了,沁人心脾的芬芳一阵阵袭来。

和表兄说起纷乱的年代,想写一封叮嘱亲友珍重的信也寄不到,这些年家中发生的事情够凄凉的。

离开的这些年,孩子们都已经长大成人了,可过去的那些亲朋好友们,却是大部分已经离开人世。

明早又要孤零零的乘船远离,想起河桥下青色的酒幔,又愁上心头,在那里,我又将与亲人分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赏析

窦叔向,字遗直,出身世家,唐代宗大历初年(766年)进士及第,他人生的高光时刻,始自常衮拜相。

常衮是窦叔向的同窗好友,大历十二年(777年)升任宰相,而后启用和提拔窦叔向为左拾遗、内供奉。

虽有私情在内,但常衮也有自己的用人准则,那就是非文学之士不启用,可见,窦叔向是有真才实学的。

左拾遗是拾遗补漏的谏官,内供奉是侍奉皇帝左右的侍御史,唐时殿中有九名侍御史,三人为内供奉。

由此可见,彼时,窦叔向的确是志得意满,前途一片大好,可是,仅仅两年,唐代宗去世,唐德宗即位。

一朝天子一朝臣,常衮被罢相,贬出朝堂,作为被常衮提拔的官员,不久后,窦叔向也被贬为溧水县令。

由庙堂之高,到江湖之远,由皇帝身边的近臣,到边远地方的小吏,这样的身份转变,的确是巨大的。

告别亲人朋友,携家带口地前去赴任,这一别就是多年,彼时虽然平息了安史之乱,可藩镇之乱未止。

所以,一旦离别,再见就很不容易,甚至,就连写一封书信,都不知道,能不能顺利地送到亲人手中。

而这也就是为什么《夏夜宿表兄话旧》,如此地打动人心,令人感动的原因,因其是真情实感的流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首《夏夜宿表兄话旧》,应该是作于窦叔向贬谪溧阳县令后,过了很多年,才有机会前来看望表兄一家。

诗题交代了时间、人物以及事件,夏夜,留宿在表兄家,半夜酒意消退后,醒来与表兄叙旧,聊别后种种。

这既是一首怀旧诗,也是一首惜别诗,整首诗自然淳朴,亲切有味,情感真切,写尽兄弟情深,令人感动。

夜合花开香满庭,夜深微雨醉初醒”,首联写当下,从夜半酒醒写起,花开满庭,小雨淅淅沥沥地下着。

不写久别重逢的场景,因为初相见,只有激动和欢喜,表兄一家为其接风洗尘,自然要开怀畅饮一醉方休。

而彼时,夜深人静,酒醒了,心情也平复了许多,终于可以和表兄互诉衷肠,聊一聊离别后的过往种种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远书珍重何曾达,旧事凄凉不可听”,颔联首句写对亲人的牵挂,次句写分别久远,彼此都经历太多。

动荡的年代,音讯难通,担心也是徒劳,往事不堪回首,真要说起来,哪一件不让人肝肠寸断,不忍念起。

去日儿童皆长大,昔年亲友半凋零”,颈联写分别时间之久,恍若隔世,孩子们长大了,老人们离开了。

一半欢喜,一半忧伤,虽然是至亲,却不能常常相聚,遇到事情的时候,也不能及时伸出援手,怎不伤感!

明朝又是孤舟别,愁见河桥酒幔青”,尾联写离别,自己难以久留,过了这一晚,明天就要踏上归途了。

想来不由得又是伤感不已,久别盼重逢,可短暂的相聚又要说再见,一转身,又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相见。

窗外,小雨轻轻地滴落,清风拂过,袭来合欢花的清香,室内,兄弟俩聊着家常,这个夏夜是如此地恬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后记

少年轻会复轻离,老大关心总是悲”,彼时,好友李嘉祐被贬袁州,窦叔向作《酬李袁州嘉祐》赠别。

年少的时候,把离合看得很轻,因为来日方长,转身还会再见,上了年纪,与在意的人离别,总是伤感。

人生迟暮,再也没有大把的时间可期待,说了再见可能就是永远,何况又是在那个车马都慢的年月里呢。

就如他与表兄的离别,事先哪里料到,一别竟是经年呢?久别重逢,叙着温馨的家常,但却带着悲伤。

分别多年,如今还能回来看望亲人,谁知道此次分别后,自己还能不能再次归来呢?伤感的,何止诗人……

窦叔向工诗,也以诗被世人所闻,《唐才子传》赞其曰“远振佳名,为文物冠冕。诗法严谨,又非常格”。

可惜,窦叔向诗多失佚,《全唐诗》仅存10首,其中,《酬李袁州嘉祐》和《夏夜宿表兄话旧》最有名。

去日儿童皆长大,昔年亲友半凋零”,《夏夜宿表兄话旧》,因为情感真切,深得世人共鸣,又被称为窦叔向的代表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