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后山道师曰:易,变化,周易,循环变化

《易经》,是一部古老的经典。由《连山》《归藏》和《周易》三部分组成。其中《连山》《归藏》已佚,只有《周易》存世。

论及《易经》的重要,它不仅体现在古人看待世界和认识世界的角度与方法,还渗透于文学、历史、政治等多个领域,成为文化中的颇有分量的组成部分。

《周易》以阴阳五行理论为基础,设计了一个动态化的相对平衡的宇宙模型。在这个模型中,万物皆由阴阳两种成分构成,而五行的相生相克,则体现了事物间的相互作用和变化。

后山道师曰:易,是变化之意,周易,是循环变化之意。

《周易》看世界,看宇宙万物,强调变化是不停不息的,循环往复的,因此产生了“变通”和“适变”的思想,认为人应该顺应自然的规律,灵活应对生活中的种种变化。

《周易》在人生观方面倡导中庸之道,主张人在追求个人需求的时候也要考虑到与群体的和谐共处。

古代《易经》的这个“人我共在”思想,深刻影响了后世的社会伦理和个人修养。

《易经》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广泛的文化影响。《易经》自西周初年基本成型以来,历经数千年传承和发展,易经成为华夏族群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为儒家所用,也被道教和佛教所吸收,形成了多元相连的文化格局。

《周易》的卦辞和爻辞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映照出古代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宗教信仰等多方面的实相。

《周易》的实用性,主要在于古代的卜筮事宜。这种“预决”活动影响着古代贵族尤其是统治者的日常生活和思维方式,在较长的历史时期,成为古代主流文化中不可或缺的内容。

从社会影响的角度看来,《周易》的特色,在于其深重的统治智慧和实用的指导意义。

历代统治者不停地借鉴和使用《周易》中的观念和原则用于治政。《周易》的卦象和爻辞也被统治者作为“智囊”,用来预测吉凶,指导决策。

《周易》在民间的影响同样十分深远,人们通过研习和运用《易经》,寻求生活的指引和心灵的慰藉。

后山道师曰:《周易》的哲学内涵和思维奥秘堪称丰富,《周易》的文化传承和社会影响均较深远,它的精神启示和心理护佑至今仍不可轻视。

尊道而不用智,顺物而不干预,戒偏而不妄为

天地不仁,没有仁慈恩爱可言。

其为纯粹自然,无所作为,无所造化,一任万物枯荣相继,自生自灭,无有偏心,不厚此薄彼,偏施恩惠,也无亲疏爱憎,横加伤害。

如此才有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万类勃兴。

天地不仁,既无私覆,又无私载,一切相克相生,各得其所。

人与物,生在世界上,各按本性,生发运行。大到日月经天、江河行地,小至蜂蚁劳作、花红草绿,姿态万千,各有禀承。

三月春暖,红杏满枝,七月炎夏,荷花映塘,金秋九月,香菊斗艳,寒冬腊月,梅朵绽放……

人性差异,亦如植物。有的沉静安定,有的暴躁呈狂,有的潇洒无羁,有的谨慎保守,有的缠绵多情,有的冷酷寡恩,有的孔武强壮,有的病羸虚弱……

丰富多彩,参差多态,乃是自然。

后山道师云:保持丰富多彩和参差多态,就要尊奉其道,而不用智,顺应物理,而不干预,力戒偏执,而不妄为。

这样,你会渐渐感受到上神的钟爱,你会体会到众神的扶助,你会在世界上散发你的温暖,收获世界回报予你的更多的温暖。

进而,你会逐步看到福界和上界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