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数不清的的文化瑰宝,相传六经皆是史是记载中华上古文明的典籍,古时的人们热衷于修史书与修坟墓,前者是为了更好的传承文明与信息,后者则是为了自己在死后,能有机会获得新生或者是在另一个世界里得到更好的生活,所以面对大部分的古代秘密,我们都可以通过史书或者墓葬来解释这些不为人知的秘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六经之首《易经》这本号称能预言未来万物的神奇天书也不是特例吗?答案是肯定的,古往今来有很多人都用《易经》来解释一些秘闻轶事或者推演天机线索,其中最负盛名的莫过于最近几年极负盛名的大历史学家李硕博士,就在最近,李硕博士写了一本《剪商》,其内容便是通过史书与墓葬来帮我们破解六经之首《易经》所蕴含的真相。

《易经》到底讲述了什么,又是如何预测未来,又是如何推演天机?本篇文章,让我们好好探讨一下这个神秘的问题。事情要追溯到48年前1976年的陕西岐山,当时有一个神志不清的人在村口手舞足蹈就像是中邪了一般。他神情紧张迈着沉重的步伐迎接考古队,嘴里念叨着什么奇奇怪怪的咒语。

当时没有人能看懂他在做什么,也没有人能听懂他在说什么,大家只是看着他就像疯魔了一般往村口的那块台地上爬,一瘸一拐十分诡异与狰狞。

其中一个胆大的领队说:我跟他去看看。因为最近在岐山脚下的很多个小村落里都出土了一大批的青铜制品,在其发现青铜器的地方都是七零八落的发现一些青铜器的碎片,而在这里随手挖开一口泥窖,里面竟然就存放着数不清的青铜碎片,还有几十件保存完好的青铜器,而更不得了的是经过碳14定年法测定,这些青铜器竟然都是来自3000年前的西周,这简直让人目瞪口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领队跟着那个疯子爬上高台,从此,一个震惊天下的大秘密便是在被埋葬3000年后重见天日,而那个高台也被后世人称为周原,而这里便是3000年前周朝的所在地,那个高台便是周文王的宅邸。

据司马迁说,《周易》便是周文王呕心沥血的创作结晶,而在周原考古学家也是从周文王的宅邸里发现了他当年的工作室,而《易经》便很可能是成书于此。在上古时期,《易经》泛指的是周文王的《周易》神农时期的《连山易》和尧舜时期的《归藏易》,但在连年的战争中《连山》《归藏》早已失传在了历史长河之中,而《周易》被完好的保存了下来,保存在周文王的宅邸之下。

那么,那座宅邸到底出土了什么呢?答案是16000多个龟甲,其中刻有铭文的便有200多块,关键的是,这些龟甲上的文字体型都非常的小,很多文字都只有一毫米见方,像一块手掌大的龟甲上便是能记载一千多个文字,而这些文字便是周文王占卜的结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现在看来,占卜不过是迷信而已,但在当时当时那个蛮荒的时代,占卜可是绝对神圣的高科技,除了皇室特供的成员可以学习其他人学习则跟叛国同罪,而周文王和他的儿子们则是通神的占卜大家。

这些龟甲中的文字逐步被破译,其中,大多数都是描绘的占卜场景,但其中有一块甲骨却引起了考古学家的注意,其上刻着:这是周文王的一个梦。

《易经》便由此开篇。此前,3000多年来就没有人能真正读明白《易经》,因为此前的易经缺乏背景支持,但现在不一样了,随着周原中的龟甲出土,很多问题都迎刃而解了。

总之,在李硕博士写的书中,这些从周原中挖掘的龟甲被一一解读,从中人们可以体会到一段来自远古的秘辛,那是从商朝开始到周的战争史,而真正神秘起来的部分便是从帝辛之后的这一段历史。

在李博士的解读中,帝辛成为商朝的人皇统御九州,此时天下太平当时的帝辛父子改变了当时已经推行百年的商朝国策,不再向西征伐,反而转过头去征讨当时的东夷,因此周文王他们的部族便得到了短暂的喘息和恢复。

但当时,周文王还是得向商朝缴纳一种叫血税的东西,为商朝的祭祀提供保质保量的俘虏,就这样,当时年幼的周文王便四处征讨俘虏,但没有人甘心被永远的压迫,于是他在自己的宅子里开始研发《易经》。

相传,在周文王刻下《易经》上第一个字时,他仿佛得到了女神的庇佑,女神告诉他如何去做他便把这些心得的都记录在龟甲之上,最后神女跟他说这是通晓古今未来的奇术望他能好生研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很快一件大事就要发生了,这件事不仅影响着文王的一生,也影响着近千年的历史走势。李博士说,文王的地窖里还发现过这样两块甲骨,一块是文王在宅邸中的占卜,占卜的结果竟然是让周文王去见商王,没办法,那是神女留下来的术法是对未来的预测。

虽然,周文王十分不乐意但他还是去了,为什么商朝要进行恐怖的献祭仪式呢?在出土的商朝遗迹中有很多骇人的祭祀坑和青铜器,这又是为什么呢?

其中一个很大的原因是,商王想通过这些恐怖的献祭仪式来震慑周边部族,想让他们在这种恐怖的仪式之下彻底畏惧臣服。

而在1960年,考古队在如今的安阳挖掘出了一座非常先进的铸铜工厂,工厂虽然已经成为废墟,但是还是能通过其格局和设施的遗迹,想象出当时商朝的铸铜技艺有多高超了。

今天我们博物馆里陈列的后母戊鼎等超级四方鼎,都是在这里铸造的,而从中还出土了几块磨石,其上刻着很多数字和符号,而根据考古学家的推测这些数字都是铸造大鼎所用到的数据,而这些数字又正好可以通过《易经》中的阴阳换算转换为卦象,由此我们又能解密一段不为人知的历史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博士说,因为当时商朝的科技要领先周文王部落很多,周文王在面见商王时被那些科技给迷得眼花缭乱,于是,四处打听学习这些高端技术,但这正中商王下怀,商王就以盗窃国家机密为由将周文王关押了起来。

随后神奇事情又发生了,就在周文王准备要被处死时,宫内的宦官鱼贯而入的跑来看望周文王,仿佛周文王才是他们的王一样,文王都懵了但他很快就冷静了下来,不管那么多了,周文王便指挥那些宦官带他逃离了商朝都城,返回了周原。之后,他在用《易经》占卜时被神女托梦,神女告诉他说正是她拯救了当时的周文王。

接着周文王便是梦醒了,他赶忙又占卜了一卦,因为梦中神女告诉他这两卦藏着天大的秘密,文王占卜完之后更是被下了一跳,这卦象正是最宏伟的乾坤二卦,起兵反抗的日子来了,乾卦与坤卦是互补的两卦,他们分别展现的是周朝的兴起和商朝的衰落,在周文王解读乾坤二卦时,发现卦象有七爻,但六爻没有画出但却是又爻辞的内容。

起卦的乾卦用龙做比喻,潜龙勿用这一典故也是出自这里,后刻画见龙再里见大人这两卦写出了周朝建立的过程中会有很多能人相助,后又刻画潜龙在渊,指周文王经历多年的隐忍,后刻画道飞龙在天和亢龙有悔,每一卦都是大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反观坤卦,龙战于野器血玄黄,简单八字便写出了商朝覆灭的场景,描写了最后的商周大战一定要在野战中寻求决战不能用其他战法,例如攻坚战围城战游击战等,需要想办法激怒纣王,把纣王引出来那胜利自然而然的就到来了。

回到现实,这就是历史与墓葬这两把钥匙为我们带来的《周易》的真相,它让我们明白了由商朝到周朝是如何过渡的,让我们从另一个角度认识了历史发展中的细节,同时也为我们今后的考古工作起到了指导作用。

通过《易经》,我们知道了在3000多年前就有着一种可以预测未来的神术,而如今这种术法随着时代的进步逐步被淘汰遗忘,而这本通神的书也在3000年的历史岁月中不知道被改版更换了多少内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能我们现在看到的《易经》,只是当时周文王所刻画《易经》的冰山一角,但依旧不妨碍古时的人们根据《易经》学习风水学,也有人根据《易经》所记载的术法,成为了一代方士名家。

《周易》64卦通玄或许只是传说,但是无可置疑的是,它确实是中华文明的瑰宝,是中国古代先民们智慧的结晶,千年流光易逝转眼间3000年便已过去,但《易经》带给我们的古老与神秘却从未消失,而华夏文明的文化也因《易经》的存在更加闪耀和宝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