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浏阳市沙市镇河背村,眼下这里的早稻已经是绿油油的一片。该村种粮大户邓见加正和儿子邓全义忙着用无人机为稻田喷洒生态肥。

“这是今年早稻最后一次施肥,不仅关系到稻谷的壮实,也关系到粮食的产量。”望着一片片正在结穗的稻田,邓见加高兴地说,今年早稻生产可能有新突破,预计每亩可达1200斤,这要搭帮脚下的“智慧粮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位于沙市镇河背村的“智慧粮田”共2249亩,稻田阡陌纵横、成方连片,由4名大户耕种。半人高的稻丛中,一个个智能设备“犹抱琵琶半遮面”,里头藏着智能灌溉、苗情监测、生物诱控等一系列种田高科技。

其中的600多亩耕地还是让人望而却步的“草皮地”。由于收割草皮要把根部土壤一并铲走,破坏了宝贵的耕作层,土壤肥力下降。

2022年,湖南省启动耕地恢复工作。为了让被占用的耕地重新种稻,浏阳市自然资源局、农业农村局联合在全市开展耕地上种植草皮清理整治专项行动。

一场恢复耕地的大行动就此展开。为了清理腾退草皮,沙市镇、河背村、网格三级田长上门入户宣政策、摆事实、讲道理,争取群众的理解与支持。

“耕地保护关乎长远,需要群众共同参与。”浏阳市自然资源局耕保科科长何峰安说。

随着防止耕地“非粮化”政策实施,当地依法“退草还耕”,下大力气恢复了渠道和水系,并利用粪肥还田等方式有效改良了地力。2023年2月,河背村农户与企业最终达成自愿退草还田共识,清理腾退草皮600多亩。

“切实感受到了政府部门对粮食生产的高度重视。”邓见加流转了140亩草皮地,将种植面积扩大到了500多亩。

浏阳市沙市镇农业农村办主任喻桢介绍,去年,河背村2249亩的连片田地被划定为粮食生产“四高(高标准、高技术、高品质、高产量)”万亩综合示范片核心区,经浏发集团实施高标准农田改造,智慧农业提质、新质生产力赋能,让农民种粮不再面朝黄土背朝天,实现了从“经验种田”到“智慧种田”的转变。

片区集成了全程机械高效生产、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测土配方精准施肥、智能管网节水灌溉、化肥减量有机替代、气象预警避灾减损和智慧田园数字管理等技术,形成双季稻绿色优质丰产高效生产技术模式。

田间分布了94套物联网智能设备,可以实时监测气象、病虫害、水位、墒情等农情数据,通过智农系统的AI大模型测算,给出田间管理、病虫害治理、收割时间等建议,指导粮食生产,实现精准作业。同时请来中国工程院院士柏连阳领衔的专家团上门指导。

“以前施肥都是辛苦活,如今都是无人机代替。”邓见加介绍,只要将田块的长宽等系数设置好,无人机就可以自主地来回飞行,不需要人为过多的控制。不仅节省体力,也大大节省了时间。有些活如今坐在家里,只要打开手机上的App,点击对应田块的智能蝶阀,便能通过管道精准高效灌溉,再也不用靠人工顶着烈日去一个个打开阀门。

有智慧农业和集成技术加持,粮食生产结出了增产增收的累累硕果,交出了丰收答卷。去年测产发现,邓见加、邓全义父子俩的双季稻亩产达1332.9公斤。其中,早稻亩产654.8公斤,晚稻678.1公斤,不仅是沙市镇的“亩产王”,还是长沙市的高产冠军。

据了解,去年沙市镇创建了以河背村、团农村、秧田村、沙市村为核心的粮食生产万亩示范片,全年粮食种植7.4万亩,粮食产量3.7万吨,粮食生产面积、产量稳居浏阳市“双第一”,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持续提升。

通过种粮,邓见加尝到了实实在在的甜头,更坚定了自己的选择。在沙市镇,像他这样的种粮大户正在成为种粮主力。

潇湘晨报记者陈张书 通讯员何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