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绵阳的大地突然颤抖起来,建筑物纷纷倒塌。刚从危险中逃生的叶志平,心急如焚地驱车回到桑枣中学。

刚到学校,老师们激动的泣不成声,哭着向叶志平报告:“报告校长,全校2300名师生无一人伤亡。”

说完,叶志平直接跪地痛哭。

他就是守护师生安全的英雄校长——叶志平

他是四川省绵阳市安桑枣中学校长。

他被学生誉为:“中国最牛的校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1

1953年9月9日,叶志平出生在四川绵竹县。

在那个物资匮乏、教育尚待发展的年代,叶志平却在父母的熏陶下,从小便对学习抱有浓厚的兴趣。

刚上学时,叶志平也如同其他孩子一般,喜欢玩耍,对学习漫不经心。

然而,母亲并没有放任他,经常对其进行耐心地教导,并时常告诫他:“井水是挑不完的,力气是用不完的。”

这句话深深地烙印在叶志平的心中,成为他日后不断进取、努力奋斗的动力源泉。

他坚信,只要持之以恒地学习,就一定能够取得优异的成绩,实现人生的价值。

1969年,叶志平顺利高中毕业。

随后,他响应号召前往前绵阳市安县塔水镇下乡,开始了知识青年扎根农村,奉献青春的岁月。

尽管身处农村,叶志平却从未放弃对知识的追求。

他在辛勤劳动之余,仍坚持阅读大量的书籍,期待有一天高考恢复,实现自己的大学梦。

1973年,由于在农村工作表现出色,叶志平被组织推荐到绵阳师范学校学习。

在绵阳师范学校,叶志平的时间安排得满满当当,他不仅在课堂上认真听讲,还经常泡在图书馆里,阅读大量的书籍。

此外,他还利用业余时间经常去其他专业课堂旁听,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

在校期间,叶志平凭借着努力、勤奋和卓越的表现,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赢得了众多荣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75年7月,叶志平师范毕业,被安排至安县沸水小学任教。

在那个师资匮乏的年代,初出茅庐的叶志平就要担负多重教学任务。

从语文到数学再到体育,一周五天,他的身影总是忙碌地穿梭在各个教室和操场之间。

1978年8月,叶志平调入安县桑枣中学教书。

这一教,就是漫漫的33载春秋,他把自己的青春和热血都奉献给了这片热土,书写了一部感 人至深的壮丽诗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2

桑枣中学是一所乡镇学校。

叶志平初到之时,这里的教学资源捉襟见肘,校舍也是陈旧不堪。

由于师资紧张,叶志平不仅身兼多门学科的教学工作,还要担任初一年级的班主任,几乎每周六天的时间,他都是和学生们在一起。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叶志平发现教学楼的横梁出现松动的迹象,缝隙也逐渐扩大。

于是,他开始频繁地劝告学生们不要在危险区域逗留。

同时,他还不断向学校建议,申请国家补助修缮教学楼,以保证学生的安全。

1985年,学校终于申请下来一笔补助款。

然而,因为资金有限,学校请了一支并不专业的建筑队伍,断断续续盖了两年才将教学楼建好。

令人失望的是,新建成的教学楼质量远远达不到标准。

楼板薄得稍一用力就会颤动,楼梯栏杆更是摇摇晃晃,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有一次,两名男生在楼梯旁嬉戏打闹,因用力过猛,脆弱的栏杆竟然被生生折断,两名男生也因此滚下楼梯。

好在二人并无大碍,从地上爬起后拍拍身上的尘土便离开了。

在远处目睹这一切的叶志平,心中早已惊慌不已,冷汗直流。

在当时,叶志平只是一名普通的教师,无力改变现状。

但,这栋教学楼成了压在他心头的一块“心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95年,叶志平接任桑枣中学校长一职。

然而,他并未像其他校长那样,一上任就急于提升学校的升学率,而是把目光投向了那栋不合格的教学楼。

他深知,一个安全稳固的教学环境对学生的学习至关重要。

于是他开始四处奔走,向县里、市里的各个部门申请经费和补助。

一个五万,两个五万,三个五万……一点点地终于凑够了。

随后,他选择了一家正规的建筑公司,先把与教学楼相连的厕所楼拆除了。

那座厕所楼由于长期受到污水的侵蚀,钢筋已经严重腐蚀,已成了危楼。

在一楼的旁边重新建了一个厕所,虽然给高层的学生使用带来了不便,但是它安全了。

1997年,叶校长与专业检测团队对教学楼进行全面安全检测时,发现教学楼楼板的缝隙中,竟然填充的是水泥袋,而不是实心的水泥。

这一发现,让叶校长气愤不已。这样的工程简直是对学生安全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于是,他再次申请资金,组织工程队将楼板内的水泥袋全部清除,并重新灌装了合格的水泥,增加了楼板的承重能力。

然而,叶校长的改造并没有止步于此,他利用寒暑假期间,对大楼的承重柱进行了彻底改造。

他将原本直径为37厘米的三七柱加粗至50厘米的五零柱,大大提高了教学楼的安全性和承重性。

此后,他还陆续对大楼进行了多次细致地翻修,将原有的砖栏更换成更加坚固的钢栏;用金属钉固定墙上的大理石面板……

那时候,他没事就围着大楼转悠,只要看不顺眼的地方,就给他修一遍,确保每一处都安全无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有关统计,当年耗资17万建造的大楼,在叶志平手里,又投入了高达45万的资金进行加固和修缮。

为此,他多次对教学楼进行大规模地拆改和修复,引起了许多人的非议。

有人说他浪费钱财,有人说他是败家子,甚至还有人说他是为了从中受惠。

然而,值得我们敬佩的是,每当施工进行时,叶校长总是亲自上阵担任监工,全程紧跟每一项工程的进展。

叶校长说:“教学楼建得不结实,早晚会出事,出了事没法向家长和社会交代。”

03

对于叶志平来说,有了安全的教学楼还远远不够,他认为每个人还应该都有安全意识。

由于安县处于地震带,2003年,安县教育局要求学校必须每周安排一次安全教育课。

很多学校只是敷衍了事,做做样子。

然而,对于桑枣中学的校长叶志平来说却是很严肃的事情。

第一次进行疏散逃生演习时,同学和老师们都不太重视,还手拉着手笑着往外跑。

叶校长当场大发雷霆,在学校操场上怒斥不当回事的学生和老师。

并告诉他们,他们拖延的每一秒都可能会在未来让他们失去生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了能够更好地完成疏散演练,叶校长还请人专门制定了应急逃生方案。

两个班在疏散时合用一个楼梯,每班必须排成单行,疏散到操场上固定的位置。

他还为每个班级的撤离也做了相应的规定。

前四排从前门撤离,后四排从后门撤离,二楼三楼的学生跑快些,防止堵住后面的人逃生,四楼五楼跑慢些,以免造成拥挤产生踩踏事件发生。

老师们则站在楼梯的拐弯之处,防止有学生在此处摔倒。

除此之外,他还给每位老师、班干部安排了职责,抢救组、外联组、后勤组,每个人都在演习中各司其职,发挥着重要的逃生任务。

另外,他还设定了逃生时间,要求全校的师生必须在1分40秒内必须全部撤离。

为了能够让全校师生更好地掌握逃生技能、熟悉逃生线路,叶校长总是不间断地对全校师生进行多次演练。

甚至还多次占用主课时间,在大家毫无防备的情况下,进行突击演习。

每一次演习的时候,他都亲自掐表计算时间,在心里默念着“再快一秒,再快一秒”。

不仅如此,叶校长还经常在学校里对学生开展各种交通安全、食品安全等安全知识讲座。

然而,叶校长对安全教育过分重视,也引起了师生和家长的强烈不满。

他被家长称为“最不务正业的校长”,甚至还有家长将叶校长投诉到教育局,要求撤换校长。

对此,教育部门对叶校长下了最后的通牒,如果再这样搞下去,我们只能换人了。

叶校长‬说:“一个娃出事对于学校来说是千万之一,对于家长却是百分之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08年5月12日,下午14时28分,四川绵阳的大地在颤抖,山川在晃动。

而在此刻,桑枣中学的全体师生却表现得异常冷静。

学生们在老师的引导下,迅速躲藏在桌子底下。

等地震波过去之后,学生们在老师的有序指挥下,开始撤离。

他们按照平时演练的路线,仅用了1分36秒的时间,全部安全地到达了操场。

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位老师都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守护着学生们的生命安全,没有出现任何一个临阵脱逃的“范跑跑”。

尤其令人感动的是,当时还有一位怀孕的女老师,她也毫不畏惧,坚持到最后一名学生安全撤离后,才放心地离开教学楼。

在外地出差的叶校长,风尘仆仆地赶到学校时,听到老师报告:“全校2300名师生,无一伤亡”时,叶校长直接跪在了地上痛哭起来。

那一刻,全校师生和家长们都流下了感动的泪水,他们终于深刻理解了叶校长多年来对安全教育的坚持和用心。

也正是叶校长这么多年来对安全教育的重视,才使得全校2300名师生在512汶川大地震中得以幸免于难。

叶校长激动地对家长们说:“放心吧,娃们儿一根毫毛都没有掉”。

他说:“我不过做了一个校长应尽的职责,保护学生是我的天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更让人惊讶的是,那座曾经被认为不合格的教学楼,在叶校长的多年加固修缮下,竟然在这次地震中经受住了考验,损伤程度最小。

更让人意外的是,那座曾经让人担心多年,被认为不合格的教学楼,在叶校长的多年加固修缮下,竟然在这次地震中经受住了考验,没有坍塌,损伤程度最小。

因此,叶校长也被学生们称为“最牛的校长”。

叶校长却谦虚地说:“我不牛,我要做鲁迅笔下的孺子牛。”

04

叶校长说:“我理想中的学校,首先是一个安全的学校,是一个以教学质量为生命的学校”。

叶校长,他不仅把校园的安全看得很重要,更视教学质量为立校之本。

回想1995年,当叶校长接手桑枣中学时,学校的教学质量极差,升学率更是极低。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他频繁深入课堂,悄无声息地从后门进入,坐在教室后排,聆听老师的讲课。

他鼓励老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还亲自带领老师去优秀的学校学习,并多次组织教研交流。

他说:“好老师必须要不断地学习,要不然教几年初中,就只有初中的水平了”。

他还说:“好老师应该是个好导演,学会调动演员、启发演员,然后把舞台让给演员,学生就是演员。”

在叶校长的精心指导和严格管理下,桑枣中学在他的首任校长任期就拿下了全县中考冠军。

随后,叶校长趁热打铁,积极向外引进优秀的教师资源,吸引优质的生源,并通过贷款的方式扩大校园的规模,全方位提升学校的软硬件实力。

1998年,叶校长果断决定停止职高班招生,全力以赴发展初中教育,成功将桑枣中学打造成全县第一个示范中学。

直至2011年6月叶校长离世,他执掌桑枣中学16年间,该校连续16年蝉联全县中考冠军。

他说:“如果孩子们终生只有初中文凭,那是我们的耻辱。”

他还说:“爱孩子,就要把美好的明天给孩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尽管桑枣中学在中考中屡创佳绩,但叶校长却坚决反对教师拖堂和补课。

为此,他特别规定每天下午给予学生一个小时的自由活动时间,让他们能够自主选择喜欢的运动或喜欢做的事情。

晚上,他还留出学生看电视、看新闻的时间,增加他们对外界的了解。

不仅如此,叶校长还摒弃了传统的班级评比制度,认为这种评比只会增加师生之间的压力和矛盾,增加他们的精神内耗,不利于学习和工作的开展。

他坚信,只有整个年级、整个学校共同取得优异的成绩,才是真正的成功。

为此,他还在学校积极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不仅增设了音乐、美术等艺术类课程,还定期举办艺术节、演讲比赛活动。

还组织师生成立了多个课外兴趣小组,比如:舞蹈社、民乐团、文学社等。

每当出差时,叶校长总会购买大量的图书,为学生建立起一个多样的图书馆,以丰富他们课余生活,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和修养。

他说:“一个乡村学校办学不仅要有教学质量,还要有特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5

叶校长说:“我希望新建的大楼牢牢的,道路宽宽的”。

2010年1月17日,震后的桑枣中学完成了重建,迎来了一个崭新的面貌。

全校师生和家长们纷纷前来参观,无不赞叹:“这简直就是电影里的学校”。

眼前的小广场红白相间,教学楼矗立两侧,标准的跑道环绕着绿茵的足球场。

走进教学楼、办公楼、宿舍楼,还发现走廊还加宽了,墙上还有醒目的白色箭头,标明着“疏散逃生通道”的方向。

上下楼的楼梯也加宽了,还用粗黄线将上下行人分开,确保人流有序。在每个楼梯的拐角处,还设有“楼道安全值班岗”。

在广场上还划分为36个区域,每个区域对应着每个班级,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集结。

这些巧妙地设计,都是出自叶校长之手。

叶校长对震后援建施工单位说:“我们不求教学楼有多么豪华,只求教学楼牢牢的,道路宽宽的,安全第一”。

在地震之后,曾有建筑商找到叶校长,企图用行贿来承包学校重建工程,却被叶校长严词拒绝,他说:

“如果我今天收了你的钱,明天我的学校就要偷工减料,我的良心就会多个大窟窿。”

在学校确定震后对口援建单位后,叶校长便亲自前往工地,与工人工作在一起。

每天不断地与工人们交流意见,不断地完善设计方案。

他提出教学楼不宜过高,走廊和楼梯加宽,在教室和办公室采用防滑水泥,外立面要用涂料不要贴瓷砖等等。

在建筑队施工期间,叶校长还安排人每个月给工程队送三头猪过去。

对此,建筑队的工人说:“我们还从来没有见过上赶着巴结乙方的甲方”。

每当工程队遇到困难时,叶校长总是倾尽全力帮助解决。

他希望工人们能够全身心投入工作,为学校建造成一个既安全又高质量的教学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天命难违,2011年6月3日,叶校长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中。

他到家后,亲自下厨给家人做了一桌丰盛的晚餐,其中还包括儿子最喜欢吃的酸辣肉条。

在吃饭时,他一口汤含在嘴里怎么也咽不下去,汤水沿着嘴角往下淌。

妻子见状,赶忙扶住叶校长,着急地问:“志平,你怎么了?”

叶校长有气无力地回应:“可能是太累了,睡一会儿就好了。”

话音未落,叶校长就进入了昏迷之中。

家人火速将叶校长送往医院,经确认是“脑溢血”。

“叶校长病了”的消息,迅速在学校传开,一拨拨老师和学生纷纷到医院看望,一条条地祝福在各个QQ群里开始传递。

当地领导得知消息后,立马安排人将叶校长转至全省最好的华西医院,并召集最优秀的专家团队,全力抢救他的生命。

然而,由于叶校长长期高强度、高负荷地工作,病情过于严重。

于2011年6月27日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在场的师生和亲属心如刀绞,悲痛欲绝。

他们说:“叶校长什么都防到了,就是没有防到自己的身体”。

他们说:“那1分36秒,是叶校长人生最绚丽的时刻”。

不过让叶校长临终最欣慰的一件事,便是他带领的桑枣中学在2011年的中考中再次摘得全县桂冠。

这是他担任校长以来连续第16次为学校赢得此项殊荣。

他曾说:“我一生最大的梦想就是办一所好学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6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叶志平先生,正是怀揣着一颗纯净无瑕之心,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教育事业。

他犹如一座巍峨的灯塔,在教育的海洋中,为迷茫的教育者指明方向,引导他们砥砺前行。

叶志平的名字,如同璀璨的星辰,闪耀在教育这片广袤的天地,散发着永不磨灭的光芒。

他的丰功伟绩,将永载史册,世世代代传颂。

他的一生,是一部闪耀着辉煌光芒的史诗,是一首讴歌奉献精神的赞歌,是一幅值得世人敬仰的壮丽画卷。

叶校长,永垂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