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炎炎夏季来临,每年在炽热暑日里开展的三伏贴,它究竟有着怎样的功效?适合儿童趁热安排吗?针对以上常见的三伏贴问题,我们做了Q&A的解答,希望能对家长们有所帮助。

Q1什么是“冬病夏治”?

根据《素问·四气调神论》:“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在夏季阳气旺盛之际,往往是阳气盛于外,而亏于内,此时借助温阳药物可激发体驱逐体内阴寒痼疾。对冬季容易发作或加重的疾病采取适宜的治疗措施:如中药内服、穴位贴敷、针灸、拔罐等手段,以达到增强免疫力,预防和减轻疾病的目的。

“冬病夏治”三伏贴的理论依据是经络学说,是中医内病外治思想的重要体现。穴位敷贴疗法即将药物敷贴于固定穴位,使药物有效成分直接作用于穴位经络,通过经络与脏腑之间的内在联系,使药效得以发挥,达到预防与治疗疾病的目的。清代吴师机在《理瀹骈文》将穴位敷贴外治法概述为:“切于皮肤,彻于肉里,摄入吸气,融入渗液”。将穴位敷贴的功能概括为:“能扶正,通营卫,调升降,理阴阳,安五脏”。总结起来,即为“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穴位敷贴通过将药物施用于体表的特定穴位,连接脏腑与体表,通过经络系统沟通体内外,贯通上下,从而达到全身治疗的效果。穴位敷贴外治疗法在选方用药上遵循与内治基本一致的治疗原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Q2何为“三伏”?疗程多久?

三伏分别是初伏、中伏和末伏,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时段。三伏天从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开始算初伏,每隔十天为一伏。三伏的第一天为“庚”日。《汉书·律历志》有云,“敛更于庚”,庚属金,金主肃降收敛。此时贴敷不仅可以补充肺气,还能通过金气的肃降作用将阳气储藏于内部。从而祛除体内的寒气,补充阳气,以待冬天发挥作用。

三伏贴疗效是循序渐进发挥而其治疗作用的,疗程通常为三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Q3“冬病”为何要“夏治”?有何渊源?

夏季酷热难耐,却是驱寒养阳、治已病、防未病的好时机。此时阳气旺盛,体内寒凝之气处于易解的状态,运用辛香温阳的药物,最易把冬病的病根祛除。此外夏季人体气血流通旺盛,药物最容易吸收,结合穴位刺激,能够促进经络疏通、健脾益肺、温阳补肾,从而增强患儿免疫功能,提高机体抵抗力。

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源自于清代医家张璐首创的白芥子涂法穴位贴敷疗法,其著作《张氏医通》描述贴敷药物的组成及选穴:“夏日三伏中,用白芥子涂法,往往获效。方用白芥子净末一两,延胡一两,甘遂、细辛各半两,共为细末,入麝香半钱,杵匀姜汁调涂肺俞、膏肓、百劳等穴。”《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中提出“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赤水玄珠·鼻门》有云: “宜养胃,实营气,阳气、宗气上升,鼻管则通矣。”因此,治疗秋冬的肺系疾病,以痰饮主因的咳喘以及鼻炎、鼻窦炎等病,重在温肺化痰,祛除寒邪,使胸中之气得以交通,鼻塞予以解除,咳嗽能以平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Q4 “冬病夏治”三伏贴效果如何?有何特色?

1、上海市儿童医院中医科是国内较早开展穴位敷贴治疗儿童呼吸系统疾病的医疗机构。通过多年经验传承和临床实践,我院中医科研制的三伏贴用药安全、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深受家长欢迎。

2、"冬病夏治"是中医“治未病"思想的具体体现。根据这一理论,中医传统疗法种类丰富,包括口服中药、穴位敷贴、艾灸、推拿、刮痧、拔罐等。其中,穴位敷贴疗法是最具代表性的一种,因其“简、便、效、廉”而得到广泛推广。穴位贴敷疗法不仅避免了针刺的疼痛和口服药物的苦涩感,使儿童更易接受,而且操作简单,适用于大部分患儿。

3、穴位敷贴的穴位以肺俞、膈俞、膏肓、天突、膻中、大椎、定喘为主,既可使药物循经络达相应脏腑,使药物对肺、脾、肾三脏起到扶正祛邪作用,又可使所属经络气机得到调节。现代药理学研究进一步证实了穴位敷贴的安全性。敷贴药物通过皮肤吸收,不经过肝脏代谢,从而避免了对消化系统和肾脏的毒副作用。此外,这种给药方式还能保证药物的最大吸收率,并维持稳定且长时间的血药浓度。

4、除了针对呼吸系统的“咳喘贴”之外,还有针对食欲缺乏、胃肠功能紊乱的“脾胃贴”;用于体虚而生长缓慢的“助长贴”;以及针对遗尿、汗多的“遗尿贴”和“敛汗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Q5三伏贴适应症有哪些?

1、时行疾病恢复期:肺炎恢复期、百日咳恢复期

2、慢性呼吸道疾病:哮喘、过敏性咳嗽、过敏性鼻炎、鼻窦炎、慢性咽炎、腺样体肥大;

3、反复呼吸道感染、免疫力低下;

4、虚寒体质、需要提高抗病能力等

Q6三伏贴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1、贴敷前局部皮肤保持清洁干燥,贴敷后忌搓洗局部。

2、药贴好以后注意保暖,因为遇冷会使毛孔收缩,影响药物吸收;也不要剧烈运动,出汗会使固定药饼的胶布脱落,贴药后隔6小时洗澡或游泳,避免影响药物的渗透。

3、贴药期间宜饮食清淡,禁食生冷、煎炸、刺激性食品,少吃肥甘厚腻、生痰助湿的食物。

4、局部出现皮肤轻度潮红、发热、痒痛等属正常反应。部分患者会出现水疱,小者无需做特殊处理,令其自行吸收,大者须到医院处理,以防感染。

5、当日有发热、喘息的时候避免贴敷治疗。待疾病控制,无热、无喘息时再继续贴敷治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者:上海市儿童医院 陆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