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皇帝的皇陵——思陵,是明朝十三陵中规模最小的。当然跟崇祯皇帝是明朝最后一位皇帝有关,毕竟崇祯皇帝在煤山自缢、其皇后周氏在宫里自缢,他们夫妻二人的遗体是由李自成重新收殓后,进行安葬的。

李自成作为农民军领袖,自然不会为崇祯皇帝修建皇陵。而崇祯在位时也没有为自己修建皇陵,李自成便将其葬入崇祯皇帝为田贵妃修建的墓。就这样崇祯皇帝,成为明朝16帝中唯一一位葬入妃嫔墓的皇帝,而周皇后则是明朝29位皇后中,唯一一位葬入妃嫔墓的皇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清顺治帝迁都北京后,便下令为崇祯皇帝修建帝陵。

历经14年的时间,思陵修建完成,清廷为崇祯皇帝与周皇后举行安葬仪式。

顺治十六年,顺治帝再次为崇祯皇帝重修思陵,并且在同年十一月为崇祯帝祭酒。

乾隆五十年,乾隆皇帝下旨修葺明十三陵,因思陵的规模比较小,所以便下旨按照其他明朝皇陵的规格重修思陵。

就这样,一个小小的贵妃墓历经多年,最终成了崇祯皇帝的思陵。

在明朝,从无皇贵妃死后合葬帝陵的先例,有资格同皇帝合葬的便只能是皇后以及嗣皇帝生母。而思陵也是明朝所有帝陵中唯一一个有皇贵妃安葬的帝陵,毕竟思陵原先便是田贵妃的墓,思陵是由田贵妃墓扩建而成的皇陵,自然后人不会将田贵妃的棺椁迁走。

这篇文章,我们便一起来认识一下这位明朝唯一一位合葬帝陵的皇贵妃:崇祯皇帝后宫的“香妃”,不仅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而且骑射、蹴鞠都不在话下,可谓是名副其实的文武双全。然而,红颜薄命,30岁出头便去世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1

田贵妃本名叫田秀英,祖籍陕西西安,后来因为父亲的缘故举家迁到了扬州居住,也就是说田秀英从小是在扬州长大的,自然身上更多的是南方女子的特点。

不知道是不是巧合,明朝开国皇帝的发妻孝慈高皇后名马秀英,陪着朱元璋一起打天下,是朱元璋非常敬重而且宠爱的发妻,朱元璋登基后将其封为皇后。而崇祯皇帝身边有一个田秀英,田秀英虽然不是皇后,但却是崇祯皇帝整个后宫中最得宠的,田秀英去世两年后,大明王朝结束。

(为了方便阅读,我们将田秀英田贵妃,称之为田妃)

根据明史的说法:田妃的父亲是田弘遇,因为女儿得宠的缘故坐到了左都督的位置上。

然而在《玉堂荟记》中却说:田弘遇是陕西人,长期居住在京城,曾做过千总官。田弘遇的妻子吴氏是妓女出身,田妃并非是田弘遇的女儿。若是这样的说法确实的话,那么田妃究竟谁的女儿,或许只有吴氏才知道。

我们暂且不深究田妃的出身,毕竟若田妃当真出身不明的话,是不能参加选秀进入皇宫为妃的。田弘遇从未质疑女儿的出身,而且颇下功夫培养女儿,我们便暂且认定田妃就是田弘遇的女儿。

田弘遇是一位性格十分豪爽之人,喜欢结交高人。后因为被授予扬州把总一职,而全家搬到了扬州居住,也就是说田妃从小便是在扬州长大的,自然会成为一位地地道道的江南女子模样。

田妃从小便十分聪慧,而且爱好十分广泛,不仅喜欢琴棋书画,女红,而且还喜欢男子才擅长的骑射功夫以及蹴鞠,可谓是真正的文武双全。

女儿如此聪慧,田弘遇便特地请了宿儒,来专门教女儿读书识字、学习绘画。

另外还专门为女儿聘请了一位琴师,来专门教女儿学习音乐,而这位琴师后来成了田妃的继母。也就说在田妃的母亲吴氏去世后,这位琴师成为田弘遇夫人。

正是在父亲如此精心地培养下,田妃成为闻名一时的才女,在年仅十二三岁的时候,便能够吟诗作赋,而且她所作的诗词歌赋水平极高,被传诵一时。

据说为了纪念田妃这位难得的才女,她所出生的小巷被称为“田家巷”。

其实田妃之所以能如此多才多艺,跟她的生母吴氏也有分不开的关系。吴氏妓女出身,能够值得田弘遇将其赎身、娶为自己的妻子,必定有其格外出众的地方。吴氏不仅精通音律,而且丹青造诣也很不错。可以说田妃耳濡目染,尽得母亲真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再加上父亲田弘遇用心培养,田妃能成为一代才女,也便不足为奇了。

02

田妃究竟有才到什么程度,值得世人纪念呢?

在书法造诣上,她的字颇有锺繇、王羲之韵味,锺繇是三国时期著名的书法家,王羲之是东晋时期著名的书法家,二人并称“钟王”。田妃能够临摹此二人的字达到以假乱真的效果,可见其造诣有多高。所以宫里若是有书画卷轴的话,崇祯帝都会让田妃来题词或者是鉴别。

在绘画上,田妃非常善于画花卉。她所画的《群芳图》被崇祯帝大加称赞,并且将其悬挂在案头经常观赏。田妃还在一柄扇子上画了兰花,崇祯帝将其当成宝贝一样,放在自己的袖筒里,时不时地拿出来观赏一番。

要知道崇祯皇帝本就博学多才,不仅琴棋书画无一不通,而且书法造诣很不错,田妃的书法与绘画能得到崇祯帝如此肯定,便可见其造诣有多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田妃最拿手的还不是书法与绘画,而是音乐,尤其是在吹笛子方面造诣极高,崇祯帝用了四个字来评价田秀英的吹笛水平:裂石穿云。而田秀英之所以在音乐方面造诣如此之高,其实也是尽得母亲真传。

除了笛子外,田妃还喜欢抚琴,因为崇祯帝喜欢琴曲的古雅,便自己创作琴谱,闲来无事时,便会听田妃为自己弹琴。

有一次崇祯皇帝问周皇后:你为何不擅长音律呢?

周皇后并不慌张,回答道:我本信奉儒家,只知蚕织,不知道田妃是从何处习得?

周皇后一说,倒让崇祯帝也有些好奇,所以便问田贵妃从哪里学来的?

田妃说是母亲所教,崇祯帝便将岳母吴氏请进宫,吴氏演奏一曲,便解开了众人的疑惑。

而且值得一提的是,田妃还是一个心灵手巧之人,非常善于做女红。入宫后崇祯帝的旧衣都是由田妃进行缝补改制的。虽然对崇祯帝的旧衣进行改制,但是都恰到好处,并没有违反祖制。比如崇祯帝头上所戴的珠冠,是用珍珠与鸦青石点缀而成的;田妃将珠冠上的珍珠去掉,用珠胎取代,然后再点缀鸦青石,比以前更加有韵味、更加别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再比如田妃因为从小生活在南方,即便是入宫后她的衣服与鞋子也都是江南服饰的样子。在过节的时候,田妃还会给宫女们插戴饰物,惹得其他宫里的宫女都十分羡慕。

崇祯帝有一套袈裟,被称之为“田妃袈裟”,是田妃专门为崇祯皇帝绣的,袈裟上一共有佛像248尊,皆是田秀英一针一线缝制上去的。

除此之外,田妃还自学了园艺设计,不管是《明史》还是《明宫词》、《彤史拾遗》中都有田妃进行园艺设计的记载,而且还是无师自通,不得不承认田妃的自学能力与审美能力确实不一般。

宫中有夹道,暑月驾行幸,御盖行日中。妃命作蘧篨覆之,从者皆得休息。

这些倒还不是让人最惊艳的,毕竟古代的才女确实是都是这样一个标配:琴棋书画、女红。除了这些,田妃还擅长骑马与蹴鞠,不仅能够单足立在马镫上,而且还能百步穿杨,哪怕是身为男子的锦衣卫们也为田妃的骑马功夫所折服,感叹道:

当真是巾帼不让须眉,若是男儿必定能驰骋沙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除了骑马,田妃的蹴鞠(踢足球)也很不错,宫中女子闲来无事会蹴鞠,其中就属田妃有风度,无人能及。

“宫眷喜蹴鞠之戏,田贵妃风度安雅,众莫能及。”

能够做到在某一方面造诣不错,已经很不错了,而田妃却能在如此多的方面都有很不错的造诣,确实十分难得。这在历朝历代的妃嫔中,也是数得着的才女。

值得一提的是,田妃不仅有才华,而且人长得很是纤细,看上去娇滴滴的样子。她性格内敛,不苟言笑。这样的性格还是很适合在后宫生活的,毕竟“言多必失”。

03

天启六年,此时在位的皇帝是崇祯皇帝朱由检的兄长明熹宗朱由校,而崇祯皇帝还是信王。

这一年信王已经到了婚龄,应当大婚。熹宗便下旨礼部为信王挑选信王王妃人选,顺天府五城两县一共77位适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女子参选。此时的田弘遇因为任千总而在京城居住,所以田秀英才有资格参加。

经过几轮挑选,最终挑选了周氏为信王王妃,次年二月大婚。

除了周氏为信王妃,还挑选了两位淑女入信王府,其中一位便是田妃。

天启七年二月,周氏入府成为王妃,田妃紧随其后入府为淑女。

原本田妃此生与皇妃无缘,毕竟他的夫君是信王,即便是再得宠,顶多在王妃去世后成为继王妃。然而仅仅半年后,朱由检便由信王转变为了一国之君,而与之相关的人自然身份也都发生变化。

信王妃周氏被封为母仪天下的皇后,而田妃因为得宠而直接册封为礼妃。

此时的田妃尚且没有生下一子半女,却能被直接封妃,便可见崇祯皇帝对她有多宠爱。

关于田妃还有这样说法:田妃生来便有异香,哪怕是酷暑天热的时候,肌肤也不会出汗;田妃的枕席上,都会留下田妃的香味。

贵妃体洁,有蘅芜香。虽盛暑无汗。尝被礼服,上令吸羹以试之,终如常。

田秀英既是才女,而且还与常人不同,身有异香,得盛宠便不是什么稀奇事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田妃确实在嫁给崇祯皇帝后,一时半会没有怀孕,一直到崇祯六年六月才生下第一个孩子,是崇祯皇帝第四子朱慈炤。而田妃终于可以母凭子贵,位份得以提升。在崇祯七年或者是崇祯八年,田妃被封为贵妃。

自生下第一位皇子后,田妃便开始接连怀孕:

崇祯九年,生下皇五子朱慈焕

崇祯十年,生下皇六子朱慈灿;

崇祯十三年,生下皇七子。

有了四个儿子傍身,再加上崇祯皇帝对她的宠爱,田妃在后宫的地位十分牢固。崇祯十四年被晋封为皇贵妃,地位仅次于周皇后。

女儿得宠,田弘遇的地位自然也随之提升,先后任游击将军、锦衣卫指挥使、左都督。

或许是因为接连生子的缘故,田妃在崇祯十五年便病逝了,仅陪伴崇祯皇帝16年的时间。在田妃去世的时候,她所生四子仅剩两子尚且在世。田妃便想要为年幼的儿子找一个依靠,所以便将二子托付给了后宫地位最高的女人——周皇后。

崇祯皇帝对田妃的死十分伤心,辍朝三日,将其追封为恭淑端惠静怀皇贵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了缅怀田妃,崇祯皇帝将其画像与自己的生母刘太后(孝纯刘皇后)的画像一起供奉在长椿寺。长椿寺是崇祯皇帝的曾祖父孝定李太后在时所修建的,其祖父明神宗亲自赐额“长椿”二字,就是为了祝愿自己的生母李太后能够健康长寿。

崇祯皇帝的生母刘太后早在万历四十二年便去世了,崇祯皇帝从小便失去了母亲,由光宗宠妃李康妃抚养长大。崇祯帝思念自己的生母,所以便将生母刘太后的画像悬挂于长椿寺。

田妃去世后,崇祯帝十分不舍,所以也将其画像悬挂于长椿寺供奉。

田秀英虽然是宠妃,但毕竟不是皇后,也不是嗣皇帝生母,能够同太后的画像一起供奉,便足以见其地位。

崇祯十六年中元节,田妃已经去世一年的时间,崇祯帝对其缅怀不已,所以便着人给田妃做法事,而且在玉河中为其放灯。正因为如此,这一年的法筵比往年要多的多。

崇祯十七年,田妃的墓终于修建完成,得以入土为安。

04

田妃作为大明最后一位皇帝的宠妃,先后为崇祯帝生下四个儿子,而这四个儿子注定不能善终:

皇四子朱慈炤,崇祯六年出生,因为周皇后生有嫡子,所以田秀英再得宠她的儿子也不会被封为太子。崇祯十五年,田秀英去世这一年,朱慈炤被封为永王。崇祯十六年开始入阁讲学

然而崇祯十七年李自成便率农民军攻陷京城,崇祯皇帝在自缢之前,将自己尚且还在世的三个儿子(太子朱慈烺、定王朱慈炯、永王朱慈炤)交给太监送出宫。然而太监将崇祯皇帝的这些皇子们都交给李自成,一个月后李自成被清军赶出了京城,崇祯帝的这三个儿子也下落不明。有一种说法是,朱慈炤并没有到李自成的手里,而是在崇祯皇帝自缢这天便失踪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皇五子朱慈焕,崇祯九年出生,崇祯帝非常喜欢这个儿子。只是崇祯十三年夭折了,年仅五岁。据说在朱慈焕病重的时候对崇祯帝说:孝纯皇后(崇祯帝生母)在死的时候脖子上有勒痕。这说明孝纯皇后并不是自己病逝的,而是被勒死的。

皇六子朱慈灿崇祯十年出生,皇五子是在崇祯九年九月出生,而皇六子是在崇祯十年出生,也就是说皇五子出生不久田秀英便再次怀孕。崇祯十二年,朱慈灿夭折。

皇七子悼良王崇祯十三年出生,崇祯十六年夭折。

也就是说在田妃病逝时,托付给周皇后的两个儿子便是皇四子与皇七子。

田妃所生四子,或许只有皇四子一人长大成人吧。

田妃虽然去世的比较早,崇祯十五年便病逝了,但其实对于她来说算是一件幸事。毕竟她去世仅两年后大明王朝便结束了,她不需要经历李自成破宫之后被俘的绝望,也不需要被崇祯皇帝逼着自缢,更不需要经历被崇祯皇帝拿剑砍伤而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能够得以安安稳稳地度过余生,并且得到崇祯皇帝厚葬,与其他明朝末年的后妃相比,结局已经很不错的了。而且她的田贵妃墓,还被升级为崇祯皇帝的思陵,而她也成为明朝唯一一位与皇帝合葬的帝陵的皇贵妃。

结语

其实在田妃去世后,田弘遇为了恩宠,曾将明末清初的“名妓”陈圆圆献给崇祯帝,希望陈圆圆能得盛宠,如此田弘遇便还能保持现有的地位。毕竟女儿去世后,田弘遇的恩宠确实不比从前。

然而此时的崇祯帝哪里还有心思在儿女情长上,大明江山已经摇摇欲坠,他的皇位都已经没有那般稳固,自然不会宠幸陈圆圆,所以便将陈圆圆退回了田府。

而崇祯十六年,田弘遇也去世了。

田妃作为大明王朝最后一位皇贵妃,其实还是很幸运的一个存在:

生母虽然是妓女出身,但是父亲并没有轻视于她,而是让其读书识字,学习琴棋书画等;

她虽然入信王府成为淑女,本该无缘皇妃之位,但却因为夫君“兄终弟及”而成为皇帝的妃嫔。而且因为得宠,而位居皇贵妃之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她虽然年纪轻轻便去世,但没有经历李自成破宫,大明王朝的结束,实为一大幸事。

参考资料:
《崇祯实录》
《明史》
《明宫词》
《三垣笔记》
《崇祯宫词注》
《梵天庐丛录》
《思陵典礼记》
《玉堂荟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