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解放战争后期,我军进行了统一整编,全军整编为五大野战军,分别是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和华北野战军,其中林彪、罗荣桓领导的第四野战军是五大野战军中实力最强的一支部队,他们从白山黑水打到了天涯海角。整编后第四野战军下辖18个军,各军军长也都是实力派人物,本文就跟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四野的18个军的首任军长。

1、38军军长李天佑

李天佑是广西临桂人,1928年到桂军当兵,1929年参加了由邓小平、张云逸领导的百色起义走上革命道路,当时李天佑才15岁。上了井冈山之后李天佑在红三军团彭德怀麾下任职,曾担任红五师师长。

抗战爆发后李天佑被任命为八路军115师343旅686团团长,1939年到苏联养伤并进入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1944年回国。解放战争时期,李天佑到东北作战,担任东野一纵司令员,部队整编后,一纵改编为38军,李天佑顺理成章的成为38军首任军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天佑

1949年天津战役时,李天佑担任西线指挥员,指挥38军和39军歼敌13万余人,战后升任第13兵团副司令员,1952年全军评级时李天佑被评为副兵团级。

新中国成立后,李天佑相继担任过广州军区第一副司令员、代司令员,副总参谋长等职,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1970年去世,享年56岁。

2、39军军长刘震

刘震是湖北孝感人,1931年参加了红军,此后长期在红25军任职,是徐海东帐下的一员猛将。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刘震被任命为八路军第115师344旅688团政委,1941年皖南事变后调到新四军任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抗战胜利后,刘震被调往东北,后担任东野第2纵队司令员,在攻沈阳战斗中,第2纵队共歼国民党军3.1万余人,俘获国民党军兵团司令周福成等将官18人。辽沈战役后,2纵改编为第39军,刘震改任军长。1949年4月刘震被任命为第14兵团副司令员兼39军军长。

新中国成立后,刘震相继担任中南军区空军司令员、志愿军空军司令员、新疆军区司令员等职,1952年被评为副兵团级,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1992年在北京逝世,享年78岁。

3、40军军长韩先楚

韩先楚是湖北红安人,1930年参加了游击队,后长期在红25军任职,与刘震是红25军中唯二的两个上将。1937年抗战爆发后,韩先楚被任命为八路军115师344旅688团副团长,而后直接奔赴抗日战场,参加了此后的多次对日作战。

抗战胜利后,韩先楚被调往东北作战,后担任东野三纵司令员,在战场上韩先楚打出了“旋风司令”的称号,坐镇东北指挥的几任国民党军指挥官都称他是旋风司令。全军改编后,三纵改编为第40军,韩先楚继续担任军长,1949年4月出任第12兵团副司令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韩先楚

1950年,韩先楚亲率40、43两个军攻下海南岛,朝鲜战争爆发后,韩先楚被任命为志愿军副司令员,入朝支援朝鲜人民作战,回国后韩先楚相继担任过福州军区司令员、兰州军区司令员等职。

1952年韩先楚被评为副兵团级将领,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1986年在北京逝世,享年73岁。

4、41军军长吴克华

吴克华是江西弋阳人,1929年参加红军,参加了中央苏区根据地的建设和反围剿作战,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吴克华先是到上海从事秘密工作,1938年到山东地区任职,直到1945年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吴克华都在山东战场上与日作战。

抗战胜利后,吴克华到东北工作,后担任东野四纵司令员,1948年辽沈战役时,吴克华率领4纵与贺晋年的11纵坚守塔山,硬是没让敌人跨过去,打出了著名的塔山阻击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吴克华

新中国成立后,吴克华相继担任过海南军区司令员兼第43军军长、炮兵司令员、铁道兵司令员,成都军区、新疆军区司令员和广州军区司令员等职。

1952年吴克华被评为准兵团级将领,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1987年在广州逝世,享年74岁,1988年他的骨灰被安葬在塔山烈士陵园。

5、42军军长万毅

万毅是辽宁大连人,早年曾在东北军当兵,1937年,万毅担任东北军第57军(军长缪澄流)第112师第672团上校团长,曾参加南京保卫战,1938年3月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1942年8月进入滨海抗日民主根据地。1944年10月任八路军山东军区滨海军区副司令员兼山东军区滨海支队支队长。

抗战胜利后,万毅率领部队进入东北作战,曾担任东北民主联军第七纵队司令员、第一纵队司令员,东野第五纵队司令员等职,辽沈战役后五纵改编为第42军,万毅担任42军军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万毅

新中国成立后,万毅相继担任过中南军区炮兵司令部司令员、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种兵司令员、国防部第五部部长等职。

1952年万毅被评为准兵团级,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1997年在北京逝世,享年90岁。

6、43军军长洪学智

洪学智是安徽金寨人,1929年参加革命,红军时期参加了鄂豫皖苏区的建设和反围剿作战,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后,先是在抗大任职,1940年前往新四军任职,此后五年的时间他一直在新四军任职,期间先后担任过盐阜军区司令员、第三师参谋长等职。

抗战胜利后,洪学智到东北作战,后担任东野六纵司令员,率部参加了辽沈战役和平津战役,六纵改编为43军后,洪学智担任43军首任军长,四野大军南下时,洪学智被任命为第15兵团副司令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洪学智

新中国成立后,洪学智被任命为志愿军副司令员入朝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回国后相继担任总后勤部部长、中央军委副秘书长等职。

1952年洪学智被评为副兵团级,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1988年恢复军衔制后再次被授予上将军衔,2006年在北京逝世,享年94岁。

7、44军军长邓华正兵团级

邓华是湖南郴县人,1928年参加湘南起义后跟随朱老总上了井冈山,红军时期参加了中央苏区的建设和反围剿作战。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邓华被任命为八路军第115师685团政治处主任,此后近8年的时间里他先后在冀东和晋察冀军区同日军作战。

抗战胜利后,邓华被调往东北作战,后担任东野7纵司令员,辽沈战役后,7纵改编为第44军,邓华出任44军军长,1949年5月被任命为四野第15兵团司令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邓华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邓华被任命为志愿军第一副司令员兼第一副政委同时也是第13兵团司令员,入朝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彭老总回国后邓华出任志愿军司令员兼政委,回国后于1955年被任命为沈阳军区第一任司令员,1959年庐山会议上受彭老总牵连被撤职,此后再也没在军队中任职。

1952年邓华被评为正兵团级,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1980年在上海逝世,享年70岁。

8、45军军长黄永胜

黄永胜是湖北咸宁人,秋收起义后跟随毛主席上了井冈山,参加了中央苏区的建设和反围剿作战,抗战时期黄永胜担任过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3分区副司令员、司令员,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教导第2旅旅长等职。

解放战争时期,黄永胜在东北工作,担任过东北民主联军第8纵队司令员,8纵改编为45军后,黄永胜担任军长,率部参加了辽沈战役、平津战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黄永胜

自1950年起,黄永胜先后担任第13兵团司令员、第15兵团司令员、广州军区司令员、总参谋长等职。1952年全军评级时黄永胜被评为正兵团级,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特殊时期,黄永胜参与了林彪篡夺党和国家最高领导权的阴谋活动,制造了一系列冤案。1871年被撤职,1983年在青岛病逝,终年73岁。

9、46军军长詹才芳

詹才芳是湖北红安人,红军时期曾是红四方面军的一员战将,抗战爆发后曾担任过晋察冀军区第三军分区副司令员、冀热辽军区副司令员等职。解放战争时期,詹才芳到东北任职,曾担任东北民主联军第9纵队司令员,率部参加了辽沈战役、平津战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詹才芳

9纵改编为46军后,詹才芳担任46军军长,新中国成立后詹才芳相继担任过湖南军区副司令员,中南军区公安部队司令员,广州军区副司令员等职。1952年詹才芳被评为准兵团级,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1992年在北京逝世,享年85岁。

10、47军军长梁兴初

梁兴初是江西吉安人,1930年参加红军,参加了中央苏区的历次反围剿作战,抗战爆发后,梁兴初先后在 八路军和新四军作战,抗战胜利后到东北作战,担任东北民主联军第十纵队司令员,辽沈战役时梁兴初率部在黑山阻击廖耀湘兵团,取得了黑山阻击战的胜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梁兴初

10纵改编为47军后,梁兴初担任47军军长。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梁兴初被任命为志愿军第38军军长率部入朝参战,在朝鲜战场上,梁兴初率领38军打出了万岁军的称号。

从朝鲜回国后,梁兴初相继担任过海南军区司令员,广州军区副司令员、成都军区司令员等职。1952年全军评级时梁兴初被评为准兵团级,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1985年在北京逝世,享年72岁。

11、48军军长贺晋年

贺晋年是陕西子长人,陕北红军的创始人之一,抗战时期留守陕北,保卫党中央的安全。抗战胜利后,贺晋年到东北作战,曾担任7纵副司令员、11纵司令员等职,辽沈战役后,11纵改编为48军,贺晋年出任48军军长,后又担任第15兵团第二副司令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贺晋年

新中国成立后,贺晋年相继担任过东北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装甲兵部队司令员等职。1952年全军评级时被评为副兵团级,然而受高岗的影响,1955年仅被授予了少将军衔,2003年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

12、49军军长钟伟正军级

钟伟是湖南平江人,1930年参加红军,先后在红三军团和红十五军团任职,抗战时期钟伟先后在抗大和新四军任职,抗战胜利后,钟伟被调到东北作战,1948年4月钟伟被从师长的职位上直接提拔为东野第12纵队司令员,这可是越级提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钟伟

12纵改编为49军后,钟伟担任49军军长,新中国成立后,钟伟相继担任过广西军区参谋长、防空军司令部参谋长、北京军区参谋长等职。1952年全军评级时钟伟被评为正军级,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但是钟伟对自己的军衔并不满意,扬言要把军衔挂到狗尾巴上。1984年在北京逝世,享年73岁。

13、50军军长曾泽生

曾泽生是云南永善人,毕业于云南讲武堂,是滇军名将。抗战时期,曾泽生坚守台儿庄,打出了滇军的威风,之后他又相继担任了武汉会战、南昌会战、长沙会战等大会战。1944年升任60军军长,抗战胜利后,曾泽生的60军被派往东北打内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曾泽生

在东北战场上,曾泽生对蒋介石发动内战。屠杀人民的反动政策日益不满,于是在1948年10月率60军在长春起义,起义部队被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第50军,曾泽生继续担任军长。

新中国成立后,曾泽生率50军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汉江一战,曾泽生打出了50军的威名,圆满的完成阻击任务。1952年全军评级时曾泽生被评为正军级,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1971年在北京逝世,享年71岁。

14、51军军长张轸

张轸是河南罗山人,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担任过黄埔军校战术总教官,后相继担任过第110师师长、第13军军长、第11集团军副总司令兼66军军长、第十战区副司令长官等职。1949年5月15日,张轸率部25000余人在武汉金口起义,配合人民解放军渡江作战,起义部队被改编为第51军,隶属于第四野战军,张轸担任军长。

新中国成立后,张轸从部队转入地方工作,在国家体委任职,因而没有被授予军衔,1981年张轸在郑州逝世,享年87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轸

15、52军军长王劲修

王劲修是湖南长沙人,黄埔一期毕业,抗战时期曾参加过忻口会战、长沙会战,抗战胜利后居住在南京,1948年被湖南省主席兼省保安司令程潜任为副司令。1949年(民国38年),湖南酝酿和平解放,他为通电起义将领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王劲修

长沙和平起义后,王劲修被任命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第二十一兵团副司令员兼第五十二军军长,1950年因受到错误批判举枪自杀,终年50岁。

16、53军军长彭杰如

彭杰如是湖南益阳人,毕业于黄埔军校,北伐时期曾在程潜授衔担任连长、营长等职务,到解放战争时期他已是东北剿总副参谋长,湖南解放前夕,彭杰如任省保安司令部副司令。之后他跟随程潜一同参加了长沙和平起义,后被任命为第53军军长,隶属于第四野战军,1953年转入地方工作,因而没有被授予军衔,1980年病逝,享年80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彭杰如

17、54军军长丁盛

丁盛是江西于都人,1930年参加红军,而后参加了后来各个阶段的革命战争,到解放战争时期他已是45军135师师长。1952年10月,中共中央军委决定,原第四野战军第四十五军和第四十四军各一部合编为一个军入朝参战。两军曾因番号问题发生争执,后由周恩来总理提议,原两军番号同时取消,四十四军选一个“四”,四十五军选一个“五”,组成五十四军,由丁盛担任54军首任军长。

从朝鲜回国后,丁盛相继担任过广州军区司令员、南京军区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99年在广州逝世,享年86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丁盛

18、55军军长陈明仁

陈明仁是湖南醴陵人,黄埔一期毕业,是国民党军中的一名战将,抗日战争时期曾随中国远征军参加滇西对日军反攻作战,率部渡过怒江,攻克号称坚不可摧的松山要塞。

解放战争时期,陈明仁被调到东北战场上打内战,曾在四平之战中打败林彪,1949年与程潜一同领导了长沙和平起义,起义部队被改编为第21兵团,隶属于第四野战军,陈明仁担任兵团司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陈明仁

1952年第21兵团被改编为第55军,陈明仁担任军长,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1974年在北京病逝,享年71岁。

小结:

四野的18个军的首任军长,有5人是国民党起义将领,其他13人都是我军成长起来的战将。18人中,7人被授予上将军衔,5人被授予中将军衔,3人被授予少将军衔,3人因去世的早或离开军队到地方任职而没有被授予军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