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市民向记者反映,他住所附近的棠徳南路和棠徳西路一带,一到晚上就出现车辆非法占道停车的情况。记者走访发现,晚上违停的出租车和私家车将原本三车道的路缩减为一车道,更令人震惊的是,有收费员在这些路段上设卡,借看管和洗车服务之名索取费用,价格通常在10元至20元之间。

路段所属的棠下街道居民众多,又因出租车司机聚集生活而闻名。记者调查发现,居民对停车位的需求远超可供应的现有设施。许多出租车司机确实需要收费员提供的洗车等服务,因此对交这笔费用并不抵触。此外,打击非法洗车活动中面临诸多挑战,如收费员采取游击战术等,使得乱停和违规收费的问题持续存在。

据悉,解决该路段交通堵塞的提案在去年三月被选为天河区两会的“百姓提案”。天河区多个部门认为,解决这一问题需采取长短结合、标本兼治的方法。如要在道路规划临时泊车位,推动出租车停车、洗车、交接场所建设,解决出租车停车难问题。

现场:

三车道违停成一车道

有人在禁停路段设卡收费

“每天晚上都堵车,交通堵塞严重不说,还存在安全隐患!”近日,住在天河区棠悦花园的居民徐先生向记者反映,他住所附近的棠徳南路和棠徳西路,一到晚上就出现车辆违规占用车道停车的情况,造成路面长时间拥堵。这种情况已存在一段时间,给周边居民生活带来极大困扰。

现场情况如何?记者多次前往现场展开走访。据天河区交警大队介绍,棠徳南路和棠徳西路均为严管路段,禁止停车。记者看到,在白天这两条路车道畅通,几乎没有大规模停车的现象。到了晚上,情况则大为不同,道路两侧及人行道上违章停放了大量出租车与私家车。随着夜幕降临,三车道逐渐拥堵,缩减为单车道,不少车辆、行人和自行车被迫穿梭在车辆间通行,车辆频繁鸣笛,现场嘈杂声混乱,更增添了危险。

随着时间推移,路边停放的车辆越来越多,记者在晚上九点离开时,道路尚能勉强通行。但长期将出租车违停在此处的司机小刘师傅告诉记者,“到了(凌晨)两三点,几个车道都是停车的。”一整条道路几乎变成了停车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道路两侧及人行道上违章停放了大量出租车与私家车

记者在走访时意外发现,晚间的大规模停车活动竟是有组织的,还有人在禁停路段收费。

6月11日晚七点半左右,记者注意到,两条路的路边设置了密集的路障,大约每隔五米左右便有一个。不仅如此,每隔不到三十米的距离就有专人站在路边或是靠在车边管理停车,一旦有车需要停车,这些人会迅速移开路障,并指挥司机停车。

地图显示,棠德南路约为900米,据此估算,仅该路段上就有至少有30个收费员。部分司机停好车后,会通过手机扫码支付停车费后再离开现场。

调查:

出租车司机“兼职”收费员

15元停一晚包洗车

这些收费员凭什么收费?为何形成了如此大规模的收费群体?针对种种疑问,记者展开了调查。

记者假装以寻找停车位为由,对两条路上的多位收费员进行了随机咨询。多人均不正面表示提供停车服务,而是声称自己在提供洗车服务,停车仅是附带的,费用从10元到20元不等。收费员伍叔没有明确回应是否可以停车,“车可以停到我们这里,洗车15元,你洗不洗都无所谓。”另一名收费员刘姨则表示提供包括洗车在内的停车服务,“私家车10块,包洗车。”也有收费员表示私家车停车10元,如果洗车需另加10元。

在走访过程中,记者意外发现有出租车司机在“兼职”收费员。一名在路边停车休息的出租车司机沈师傅,误以为记者需要停车服务,便推荐起他们的服务:“我们是在这里专门洗车的,你把车开过来停这里,洗车20块,明天早上给你打电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收费员坐在水桶上,他们表示将会通宵守在路旁

虽然现场并未见到专业的洗车工具,但沈师傅让记者不用担心,他解释说由于目前车辆不多,水管和水龙头还未完全安装好,“晚上六七十台车在外面”,到那时才会正式开始洗车。

除了洗车,收费员们主要提供“看管”服务,每位收费员均承诺会通宵在路上帮忙看管车辆,并在交警来贴罚单时立刻通知车主。例如,当记者表达对被贴罚单的担心时,沈师傅安慰道:“没事没事,你留个电话,我会帮你看车。”为了避免罚单,收费员们精通交警的执法习惯。他们建议记者最好在早上七点左右将车开走,以减少被罚的风险。与刘姨在一起的一位大叔比较了解交警的工作时间,“你最好是七点半以前开走,要不然的话怕交警出来贴单,(他们)8点上班。”他还指出,交警在周末出来执勤的时间会更早,那时挪车时间也需要提前。

由于无需支付场地租金,这种“灰色”收费方式吸引了众多人参与,小刘师傅告诉记者,收费员们甚至形成了不同的团队。他补充说,收费员在此违规占道洗车已经好几年了。在该路段停放的很多是出租车,费用是7元一晚,“因为基本天天停,算是一个会员价。”收费员通常会在深夜对出租车进行统一收费。

原因:

车位供不应求

出租司机对洗车等服务确有需求

棠德南路和棠德西路位于棠下街道,这里是许多年轻人在广州落脚的第一站,也因出租车司机聚集生活而闻名。据悉,由于棠下街道内如棠东村等城中村房租低廉,生活成本低,许多外地出租车司机在广州赚到钱后,常会把家庭迁移到这里。

记者调查发现,这两条路在夜间变成大规模停车场的原因来自多方面,首先是现有停车设施无法满足停车需求。棠下街道工作人员介绍,辖区内统计到的出租车和网约车总数大约为2700辆。如果再算上常住人口的私家车,车辆总数可能翻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道路两侧及人行道上违章停放了大量出租车与私家车

该工作人员透露,虽然出租车司机居住的一些城中村内有较大的停车场,但晚上停车场通常会被停满,难以满足所有司机的停车需求。小刘师傅也告诉记者,自己住在附近的城中村,但是村里禁止出租车进入停车,因此他一般会选择把车停在棠德南路。

棠德南路旁居民众多,南边是城中村,北边是上世纪90年代建成的解困房小区棠德花苑。该小区拥有九千多户居民,但由于建设时间较早,未能充分规划足够的停车位,小区内的停车位已难以满足居民的需求,该小区保安也表示晚上禁止外来车辆进入停放。因此,对于找不到正规停车位的私家车主而言,将车辆停放在棠德南路成为一个相对便利的选择。

此外,附近的正规停车场的收费也相对较高。记者使用停车软件查找时发现,棠德南路沿线分布着12个停车场,虽然并无具体收费信息,但路边的收费员伍叔曾反问记者:“如果你不停我这停哪?去停车场一个小时八块,贵得很呢。”小刘师傅也告诉记者,他开的出租车是电车,如果不将车停在此处,他就只能把车停在充电站,但那样成本会更高:“那里就贵了,一个小时5块,一晚上都要四五十块。”

记者走访过程中发现,不少出租车司机实际上需要收费员提供这样的服务,因此对交这笔费用并不抵触。一些司机还与收费员建立了协作关系,减轻了他们的工作负担。

另一名出租车司机石师傅介绍,司机工作有两个班次,理论上来说,白班从凌晨四点开始,持续到下午四点之前结束;晚班则是另外十二个小时,但实际上他们通常不会开这么久。他们夜间会在棠德南路换班,晚上两三点晚班司机陆续下班后,将车停在该路段上,直到几个小时后白班司机上班,这段时间里棠德南路实际上变成了一个临时“停车场”。

晚班司机交了洗车费后,通常会将钥匙交给相熟的收费员,收费员则在白班司机上班时将钥匙交还,这样的安排极大简化了司机的工作流程。尽管石师傅觉得收费员只是“随便给你用水冲一下,也不干净”,但他已经习惯了这种合作方式,“我们出租车也习惯了,停在那他每天都帮我们洗。”而费用对石师傅来说也是可承受的,因此他觉得交这笔费用无可厚非。

小刘师傅补充道,如果司机拒绝支付费用,收费员也无法强求,因为他们并没有法律上强制收费的权利,但出于习惯,他一般都会交费。

对策:

规划临时泊车位

推动出租车停车和洗车交接场所建设

“棠德南路出租车乱停放、噪音扰民问题一直是街道12345投诉热点问题。”棠下街道党工委副书记陈树博说。据悉,为解决这些问题,街道与派出所、交警曾多次开展车辆乱停放专项整治行动。今年以来棠下街道已组织了186次定期和不定期的巡查行动,出动人员达1164人次。

街道工作人员介绍,虽然收费员在街道上进行活动,但由于收费员没有固定的商铺或经营实体,不能按照“占道经营”进行处罚,处罚的依据转而基于影响市容环境和卫生的角度。

但他们在打击非法洗车活动中遇到了重重挑战。首先,违法成本极低,洗车只需简单的工具如水管、水桶和海绵,总成本不过几十元,因此就算被罚款和没收工具,收费员极有可能“卷土重来”。其次,取证过程困难,有时收费员所用的收款账户并非本人所有,这增加了取证的难度。此外,不少收费员在执法人员到来时采取“游击战”策略,一旦察觉到执法人员的接近,便会迅速撤离现场。

事实上,棠德南路交通堵塞问题曾多次引起公众关注。去年3月,解决该问题的提案被选为天河区两会上的“百姓提案。”提案人万理政委员分析道,该路段拥堵的原因多样,包括道路设计不合理和交通瓶颈等。专项整治虽然改善了停车秩序,但未能根本解决问题。

在去年4月的专题调研协商会上,天河区多个部门共同探讨了解决策略。大家一致认为,解决这一问题需采取长短结合、标本兼治的方法。短期内,要在道路规划临时泊车位,满足出租车停车泊位需求;中期内,推动出租车停车、洗车、交接场所建设,解决出租车停车难问题。远期要规划落实道路拓宽,完成相关拆迁,做好高压线下地工作。还有委员建议,增建的停车场应配备充电桩,提高停车场的车辆入场率和使用率。

文/图 记者 罗清峣 实习生 王樱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