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科技的快速崛起刺痛了老美敏感的神经,其为了巩固自身的科技霸权,不断修改半导体行业规则,切断华为等中企的芯片来源,妄图将我国排除在世界半导体产业链之外。

老美强行修改半导体行业规则,虽然给华为等中企的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但同时也打破了世界半导体产业链的平衡,让高通、英伟达等美芯巨头遭受巨大损失。更重要的是,老美对华为等中企的打压,让世界各国看清老美的真面目,纷纷加大在半导体领域的投入,旨在用最短的时间打造出一条自主可控的半导体供应链。

华为等87家中企成立“中国芯片联盟”,欧洲17国斥资650亿欧元成立“欧洲芯片联盟”,韩国也宣布拿出100亿美元打造全球最大的芯片IP基地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芯片是现代工业的粮食,用途非常广泛,从蓝牙耳机到飞机,离开芯片都无法正常运转。但芯片制造却非常难,仅凭一个国家的力量很难造出来,需要整合全球半导体行业的力量,如日本的光刻胶、荷兰的光刻机、中国的蚀刻机、美国的EDA工具、英国的芯片架构等。

国内半导体企业由于EUV光刻机严重缺失,无法独自制造出高端芯片,不能助力华为等中企彻底彻底粉碎老美的芯片封锁,以至于有一些专家开始高谈阔论,认为我国若想在短时间内有效解决高端芯片被卡脖子的这个难题,中国台湾省的台积电就是一个很大的助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可否认,台积电在芯片制造领域有着极大地话语权,先进的制造工艺和超高的良品率让其常年蝉联芯片制造的榜首,高通、苹果等美芯巨头为拿到台积电更多的产能,不惜采用竞价的方式排挤竞争对手。

但是,掌握全球芯片代工市场半壁江山的台积电,却因这几年的抉择,被不少业内人士唱衰,甚至有欧美媒体发出“世间再无台积电”的感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自从老美修改半导体行业规则切断华为芯片来源后,台积电一反常态,先后斥资450亿美元在美兴建3座晶圆厂,其中一座将采用2nm制程工艺,并为了这三座晶圆厂早日实现量产,不惜从大本营抽调3000名工程师,更是将大量尖端设备分批次运往美国。

张忠谋之所以会作出这个决定,不仅仅是因为台积电离不开美国的半导体技术,还想拿到美企更多的订单,降低“芯片荒”及三星、中芯国际等芯片制造企业崛起对其行业话语权带来的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事实上并非如此,在老美的主导下,本应属于台积电的订单被分流至英特尔等美芯片制造企业,之前承诺的建厂补贴迟迟不予兑现,且客户信息、产能、库存等核心商业机密被强取豪夺等。种种迹象表明,老美之所以会积极邀请台积电赴美建厂,并答应给其封一个大红包,目的只有一个,利用台积电提升本土芯片制造能力,顺手将其美化,变成“美积电”,必要时将其毁掉。

以老美一贯的尿性来看,只要“宝岛问题”得到完美解决,或者英特尔等美企无法实现“超车”台积电,老美就会对其进行制裁,上演日本东芝、法国阿尔斯通的悲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另外,外媒唱衰台积电还有一个重要原因,中国成立了国家大基金三期项目,斥资3440亿解决光刻机等被卡脖子问题。

ASML公司已累计向中芯国际等大陆半导体企业出售了1400多台DUV光刻机,完全可以满足我国中端芯片制造的需求,只要我国解决了EUV光刻机短缺的问题,中芯国际等企业必定会在最短的时间内打破台积电在高端芯片领域的话语权。

目前,中芯国际在成熟芯片领域的影响力已超过了台积电,一旦高端芯片破冰,在中高端芯片制造领域同时发力,即便是台积电再强,也难有招架之力,毕竟中芯国际身后有数以千万计的中国科技企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自从中美“芯战”爆发后,美芯的处境越发艰难,销量持续下滑,美芯企业的损失累计超过30000亿美元。试问,泥菩萨过江般的美芯巨头,怎么可能毫不保留的支持被视为“工具人”的台积电呢?

当然了,外媒也并无一语成谶的能力,只要台积电能够认清“大陆才是亲爹”的这个现实,更正错误,投入大陆企业的怀抱,就一定能实现旱涝保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