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重新“回归”珠江口

黄茅海跨海通道项目全线贯通 预计2024年底建成通车

6月19日中午12时许,随着最后一榀钢箱梁焊接完成,黄茅海跨海通道项目黄茅海大桥比原计划提前15天实现合龙,江门珠海在珠江以西的黄茅海海域上顺利“执手相牵”,标志着黄茅海跨海通道项目全线贯通,为项目2024年底建成通车奠定了坚实基础。

黄茅海跨海通道项目东起于珠海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向西跨越黄茅海水域,经江门市赤溪镇,终点位于江门台山市斗山镇。项目路线全长约31公里,海域段长度约15公里,设置高栏港大桥和黄茅海大桥2座主桥,其中高栏港大桥已于今年3月20日合龙。

黄茅海跨海通道路线采用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设计的时速为100公里。据介绍,项目建成通车后,从珠海驾车到江门乃至广东西部地区城市时间将缩短大约三十分钟。项目建成后,将与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虎门大桥、南沙大桥共同组成粤港澳大湾区跨海跨江通道群,成为世界级交通枢纽。

解读:从规划地图上看,黄茅海大桥像是一座“缩小版”的港珠澳大桥:同样位于喇叭状出海口处、同样是一座大桥跨越海面、同样是大幅缩短两岸的交通距离。也因此,黄茅海大桥被认为是打通珠西交通格局的一个突破口,将珠江口的核心影响力向珠江西岸延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黄茅海跨海通道位置示意图 图片来源:珠海经开发布

长期以来,珠江口东西岸发展能级不平衡。以江门为例,比起近几年被影视剧打上的标签,早在20世纪80年代,江门也曾是珠江两岸的明星城市,GDP一度位居全省第二。而后,香港资源涌向珠江口东岸,带起了深圳、东莞、惠州。而身处珠江西岸腹地的江门,不与任何一个大湾区核心城市接壤,难以享受到红利外溢。

今年这样的局面即将被打破。作为粤港澳大湾区超级工程,深中通道、黄茅海跨海通道接连迎来最新进展——本月底通车,江门与深圳的车程距离将缩短至1小时以内;今年底黄茅海跨海通道通车,从江门大广海湾到港澳也将实现1小时互通。

凭借这两条通道,江门被拉回珠江口核心区。当地专家表示,黄金内湾有“黄金”,环湾百公里串起了港澳、串起了深圳、广州和珠江西岸三大都市圈。“依托制造基础、发挥侨乡特色、突出文化底蕴、用好空间优势,江门就有机会导入黄金内湾的资源。”

抓住“大桥经济”黄金期,就在几天前,江门市党政代表团赴中山市学习考察,表示要在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上,牢牢把握深中通道开通的重大历史机遇,善用两地侨务资源,联合开展海外招商。在促进产业科技互促双强上,共同争取更多产业、科教等优质资源要素流入珠西都市圈,以产业规划引领跨区域产业链融合发展。

“江门迎来了”,江门市市长吴晓晖曾在接受采访时直言。去年,江门GDP突破4000亿大关,在广东的排名上升至第7位,并成为全省第6个工业投资过千亿元地市。而在去年年中举行的全会上,江门提出了一个远大但不遥远的目标:用十年左右时间冲万亿。

#动向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上海区域中心成立

6月19日,在2024陆家嘴论坛期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将在上海成立一个新的IMF区域中心。IMF方面表示,上海区域中心的建立,旨在进一步加强IMF在亚太地区的工作和伙伴关系。该中心将成为一个促进研究工作的枢纽,为新兴市场和中等收入国家就其关注领域提供政策参考。区域中心将帮助IMF深化与该地区成员国及其他利益相关方的交流,包括国际金融机构、学术界、智库、民间社会组织和私人部门。

粤港澳大湾区首开“客车化”货运班列

6月18日19时,X802次“客车化”班列从广州国际港驶出,预计10小时后抵达长沙北站,这是粤港澳大湾区首次开行“客车化”货运班列,标志着粤港澳大湾区与长株潭都市圈正式开辟了一条“量身定制、每日开行、敞开受理、一箱也发”的优质物流通道。此外,广州国际港还将开行1趟至无锡南的“客车化”班列,与广州国际港至长沙北“客车化”班列形成两个方向开行,进一步提升粤港澳大湾区至长株潭和长三角物流通道能力。

南京发布“4266”产业体系紧缺人才需求目录

南京市人社局发布《2024年度南京市“4266”产业体系紧缺人才需求目录》,目录显示,南京正在大力构建“4266”产业体系。围绕产业发展需求,选出339个岗位需求目录,其中103个紧缺度最高。以四大支柱产业之一的钢铁产业为例,人才需求量最大的岗位分别是工艺工程师、海外销售、材料研究员、机械结构工程师、普工/操作工。

深圳首支“20+8”产业基金通过备案,投向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

日前,深圳市投控基石新能源汽车产业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通过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备案。这是深圳市首支正式备案用以支持深圳“20+8”产业集群发展的政策性子基金,同时也是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参投的首支“20+8”产业基金。围绕以深圳地区企业及国内其他地区可导入到深圳的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企业为主的全产业链进行投资,基金总规模50亿元,首期备案规模15亿元。

#声音

工业和信息化部:引导锂离子电池企业减少单纯扩大产能的制造项目

据工业和信息化部6月19日消息,为进一步加强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管理,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根据行业发展变化、技术升级趋势和有关工作部署,工业和信息化部对《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条件》和《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公告管理办法》进行了修订,现予以公告。

该条件指出,引导企业减少单纯扩大产能的制造项目,加强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在规划确定的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以及国家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禁止建设工业企业的区域不得建设锂离子电池及配套项目。上述区域内的现有企业应按照法律法规要求关闭拆除,或严格控制规模、逐步迁出。

#数读

国家统计局发布5月分年龄组失业率数据

国家统计局6月19日公布的数据显示,5月份,全国城镇不包含在校生的16-24岁劳动力失业率为14.2%,较上月下降0.5个百分点,不包含在校生的25-29岁劳动力失业率为6.6%,较上月下降0.5个百分点,不包含在校生的30-59岁劳动力失业率为4.0%,与上月持平。

据悉,今年1-5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1%,比上年同期下降0.3个百分点。5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0%,与上月持平,比上年同月下降0.2个百分点。本地户籍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为5.1%;外来户籍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为4.7%。

#放榜

2024汇丰·胡润百学全球高中排行榜发布:中国13所学校上榜,世界排名第三

胡润百富近日发布《2024汇丰·胡润百学全球高中排行榜》(HSBC Hurun Education Global Highschools 2024),列出了全球顶尖非公立高中,根据毕业生去向、课外活动和学校声誉进行排名。这是胡润百学连续第二年发布该榜单。据悉,来自11个国家的179所学校入选《2024汇丰·胡润百学全球高中排行榜》,比去年增加了11所。该榜单只包含拥有实体学校的非公立学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英国伦敦的威斯敏斯特公学蝉联榜首,该校在过去三年中,平均每年都有200名毕业生中的40%以上进入牛剑和美国排名前十的大学。中国有13所学校上榜,占榜单7%,世界排名第三。其中,深国交从第56名上升至第49名,上海包玉刚学校从第157名上升至第154名,另外还有两所学校新上榜,是香港圣保罗中学和北京顺义国际学校。

本期编辑 | 杨欢

*题图来源:广东发布 *城市进化论原创出品,未经授权,不得复制和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