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三夏一线·建设更高水平的“齐鲁粮仓”】精准农业的“三张图” 为农作物提供“营养餐”

齐鲁网·闪电新闻6月19日讯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但是传统的施肥方式全凭经验,农作物吃的是“大锅饭”,肥力差了作物吃不饱,而施肥过多不仅浪费成本,也会造成土地板结变硬、环境污染等问题。为了改变这一局面,潍柴雷沃通过创新驱动,让信息化和农机农艺有机融合,构建从产量图到土地营养分布图再到变量施肥处方图的“三张图”,实现变量施肥、精准作业,让农作物吃上科学的“营养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潍柴雷沃建立精准农业的示范农场,通过收割机测产形成产量地图,同时以卫星遥感数据为基础,结合低空无人机遥感、地面人员采样、田间布设的传感器采集数据,对土壤养分进行全面体检。潍柴雷沃智慧农业研究院研发工程师冯凯说:“我们相当于对整个地块做了一个CT检查,结合土壤养分分布图和产量地图会生成一张变量施肥的处方图,我们可以通过平台下发到智能农机上,智能农机就可以在不同的区域施用不同的一个施肥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靠人力到靠算力,有了土地营养的“体检报告”,智慧平台上的数字化模型分析下达处方,在哪个经纬度施多少肥,都用不同的颜色标注得一清二楚。虽然是照方作业,但依靠传统的链条式播种机和施肥机难以完成。传统机械容易地轮打滑造成空转,从而导致漏种、漏肥。为此,潍柴雷沃研发推出电驱精量播种机,实现“处方图”和农机之间的精准交互。

在现场,闪电新闻记者看到电驱精量播种机正以每小时10-12公里的速度播种,不仅作业效率比传统播种机提高了一半以上,播种也更加精准。通过现场测量显示,电驱精量播种机播种深度保持在3到5公分,株距在20公分左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们的机具端有一个控制器,它相当于‘类人脑’的存在,它会根据处方图信息以及机具的位置信息和车速信息进行一个信息处理,最终给我们的电机输出一个转速指令,转速转动的快慢会影响我们施肥量的多少以及播种株距的变化,最终完成了一个处方图执行指令,达到了一个降本增效的结果。”潍柴雷沃智慧农业研究院研发工程师王淼告诉记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玉米单粒精播,每亩地精准实现5500株以上的播种量,配合水肥一体化滴灌的滴水出苗,让密植的玉米更加苗齐、苗匀。而变量施肥比传统施肥用量减少10%,每亩地又能节省10斤以上的肥料,为玉米单产提升奠定了基础。

闪电新闻记者 宋京伟 殷明慧 邓杰 潍坊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