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清风吹绿杨树浦,

明镜高悬法门前。

三个月前,我站在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法院(以下简称杨浦区人民法院)大门前,温和的春风无法抚平我心中的激动,恰好遇到院校合作的机会,我和“知产”就此相逢。

实习期间,杨浦区人民法院活跃的工作氛围、为人民司法的价值追求以及严谨求实的工作要求给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三月之期已过,在圆梦的同时,蓦然回首,亦是有诸多感慨,于是写下这篇有限的分享,记录我在杨浦区人民法院的实习之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初到杨浦区人民法院时,知识产权审判庭(以下简称知产庭)的带教老师苏亚博带我熟悉周围的办公环境,为我介绍其他各位法官前辈,帮助我快速进入实习工作状态。司法审判工作繁重,但每一位法官在兢兢业业的工作之余,仍以温情待人,如暖风轻拂,驱散我的不安与紧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我与带教老师苏亚博

庄严的庭审现场,法官们始终将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在原、被告激烈辩论时,法官们能敏锐捕捉争议焦点,引导双方进行有效辩论,在阐述法理的同时,还指引双方补充证据、调整诉求。一句句善意的提醒,只为减少当事人不必要的奔波,为严肃的审判工作增添了不少人情味

走进办公室,法官们孜孜不倦的身影跃然眼前。桌上堆满了指导案例、司法解释及法条注释,旁边则是成堆的卷宗。常能见到他们攒眉思索,细致梳理海量材料,厘清案件事实;或是围坐一桌深入讨论,专注而投入,思维碰撞“火花四溅”,有时,我也会斗胆发表自己的看法,在与法官们的交流中锻炼自己的法律思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互动过程中,我不仅学习了宝贵的法律知识,也领略了法官们严谨的工作态度、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审判经验,以及对法律职业道德的坚守,这些经历让我对司法实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思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我有幸切身参与案件审理报告的起草等实务工作。老师指出,撰写报告不仅需要强化文献搜集能力,还需要在案件事实查明过程中培养对在案证据的核查梳理能力,而后者在法学院的课堂中鲜有涉猎。对于我起草的报告,老师会谨慎修改,并向我反馈完善意见,指导我对案件情况及法律问题进行全盘回顾。

知产庭常定期召开会议,专门讨论疑难案件处理问题,专业法官讨论会议经常从早上持续到中午,长达4小时的全神贯注以及思维碰撞,对参会者的注意力以及体力都是不小的挑战。此时,法官们一改平日“温和”的形象,发表观点时直截了当、简明扼要,论证时旁征博引、引经据典,从当事人的心理诉求、法院的裁判难度到判决的社会效果、案件的社会热度等角度,进行充分而有力的论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外,为帮助我在有限的实习时间内获得更为丰富的实习经验,庭里的法官们悉心指导我深入研究庭里审结的经典案例,并鼓励我参与案例分析等文字撰写工作,帮助我在撰写中细致探索法律的深邃内涵。

我还有幸参与了杨浦区人民法院组织的“4·26”世界知识产权日系列活动,在模拟庭审中,我扮演被告角色,与原告展开观点碰撞,同时也尝试以坚实的法律论证赢得法官的支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模拟庭审的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法律不仅是冷冰冰的条文,更是每一个具体案件背后生活的脉动和跳动的人心。丰富的实习活动不仅加深了我对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理解,也锻炼了我在实际司法实务环境中思考和表达的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此

我也想结合自己的切身经历

给未来的学弟学妹们一些

{ ~TIPS TO YOU~ }

第一,始终保持主动学习的积极态度。通过向法官请教,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法律条文和它们在司法实践中的运用。

第二,养成良好的笔记撰写习惯。通过笔记,可以随时回顾和整理案件的关键信息、法官的指导意见及个人的思考感悟,积累下宝贵的经验资料。

第三,努力将理论知识与司法工作相结合。实习中遇到的每一个挑战都是一个宝贵的学习机会,它们能够帮助你将抽象的法律理论转化为具体的操作能力。

随着实习的最后一天悄然降临,我的心中涌动着难以言表的感慨。初见时还是陌生面孔的法官们,如今已经成为了我敬仰的导师和亲切的朋友。他们不仅用严谨的法律知识武装了我的思想,还以温情的教诲润泽了我的心灵,感谢每一位在这段旅程中给予我指导和支持的法官老师。

法学之路,漫漫其修远兮,我将带着在杨浦区人民法院获得的宝贵知识和经验,继续在法律的世界中勇敢探索和坚定前行,不懈追求正义与真理的光芒。

供稿丨知识产权审判庭

文字丨实习法官助理 王昊

声明丨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杨浦法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