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也像刀剑,必经几遭火烧锤击,方可成人,成大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庐江冶父山

民间传说干将、莫邪舍身铸剑事。吴王阖闾访得名师干将,命铸剑。在妻子莫邪帮助下,得五山精铁,六合金英,使童男童女三百人,积炭为山,鼓风冶炼,历时三日,不成火候。莫邪情急之下,纵身跃入火炉,炼成二柄宝剑,一阳一阴,阳剑取名干将,作方块形龟纹,阴剑取名莫邪,作水纹形散纹。

干将有私心,只将莫邪献上。吴王以石问锋,挥剑直劈下去,石头应手而开,心下大喜。后来,吴王得知还有一把剑,派人去取,吩咐如不得手,当即杀之。传奇版本说,使者刚到门前,干将剑从匣中忽然跃出化为青龙,干将纵身骑上,飞天遁去。几百年后,晋人张华偶见天际斗牛间一股紫气,有人说是宝剑之光在豫章丰城一带反射。张华令人探寻,掘得石函,中有古物,以南昌西山的泥土擦拭,顿时光彩四射,赫然干将剑也。一日,张华乘船过江,莫邪剑正在江底,干将跳入水中,人下船寻找,并无剑影,只见水底两龙张须相向嬉戏。从此,干将、莫邪两剑绝迹人间。

还有另外的说法。干将知道不容于吴王,索性传剑于其子,自己丢了性命。干将儿子到底报得父仇,手刃了吴王。后世不少人引申铸剑故事,《列士传》上说,楚王夫人夏日抱铁柱纳凉,心有所感,怀上身孕,产下一纯青透明的铁块,楚王命干将、莫邪铸为双剑。两人日夜锻炼,费时三年。宝剑出世前,开炉时,地面动摇,哗啦啦腾上一道白气。白气变成白云,罩住处所,渐渐现出绯红颜色,映得一切都如桃花。漆黑的炉子里,躺着通红的两把剑。慢慢滴下清晨第一次汲取的井水。剑嘶嘶吼着,慢慢转成青色。如此又锤炼了七日七夜,已经不容易见到剑身了,只有仔细查看,方能发现炉底纯青的透明的,像两条冰一般的剑。

干将、莫邪是神话里的春秋人物,春秋时的欧冶子却有史可考,后世尊称为剑圣。欧冶子受越王之命铸剑,历经三年得神剑五把:湛卢、纯钧、胜邪、鱼肠、巨阙。

我很喜欢庐江的冶父山,游过数次。山下有寺,构建极大,始建于唐昭宗时,几经兴衰兵燹。阳光照过,宝殿屋顶若流金。一路多杉树,高高的,直直的,遮阴无数。鸟鸣清幽,身体一轻,翩然欲飞。天色向晚,暮气上来了,山间弥漫一股清凉,内心也清凉。隐隐传来人语,灌木丛微微晃动,疑心林深处会走出三五个古人,是仙翁是游侠是僧侣是农人是樵夫。

据说欧冶子曾寄居此地炼剑,山顶至今还有铸剑池,或许皆后世之想当然。不禁绕行两圈,水中凛凛似有剑气。冶父山中有好水,极清凉,又清亮,人俯身掬一捧水,洗了头面。心想当年也是这溪涧之水淬得宝剑,一次次淬炼,一次次锤打。

淬剑之水凉兮,可以濯我首;淬剑之水热兮,可以涤我足;淬剑之水清兮,可以洗我裘;淬剑之水净兮,可以入我喉;淬剑之水止兮,可以慰我愁;淬剑之水大兮,可以载我舟;淬剑之水小兮,可以凝我眸;淬剑之水流兮,可以壮我游;淬剑之水荡兮,可以了我忧。

坐在溪流边,响水径直奔向低处,想起寒山拾得。寒山问:世间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该如何处之?拾得答: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人生也像刀剑,活在世间一日一年,得了名利得了富贵,也少不了毁伤诽谤。有恩有仇,有快心有失意,苍穹之下的凡间亦如熔炉,来一世必经几遭火烧锤击,方可成人,成大人。捧与棒皆世间渡河的孤舟,炼石成铁,更让顽铁现出剑性,可如是观也。剑性不怕寒碜,不惧悭吝,不贪大方,不恋豪爽。一时解脱,放歌长啸下山而去。(胡竹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