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吊林立,机械轰鸣,六月的齐鲁大地,交通重点项目加快建设。黄河之上,再起新桥,架起连接的纽带;车道拓展,通联八方,高速公路加密扩容;多式换乘,立体交通,机场枢纽旧貌将换新颜。

加速“硬联通”的同时,山东交通项目建设更具科技感,绿色发展底色更足,不断探索传统基建改造升级的经验做法。

当下,由山东高速集团投资建设的全国首条双向十二车道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京台高速齐河至济南段改扩建工程正在济南、德州两地加紧施工。其中,位于济南境内的黄河特大桥是项目控制性工程,大桥设计为双塔双索面钢箱梁斜拉桥,主跨径530米,是黄河下游最大跨径桥梁。

6月初,记者在黄河北岸眺望,大桥已见雏形。“目前,大桥总体已完成57%,今年计划总体完成85%。”山东省路桥集团项目副经理武凯介绍,项目采用小块体进场,桥位总拼的施工方案,避免了在生态红线内设置打砂涂装厂房。

此外,大桥施工采用了自主研发的履带式顶推设备,行进速度比传统步履式顶推设备提升50%,具有钢箱梁受力更加均衡、无须对钢箱梁进行加强、顶推操作工序减少50%等优点。

今年以来,山东高速集团已累计完成投资260.1亿元,年内将实现济南大北环、济菏改扩建等6个项目通车,2个项目实质性开工,全年完成高速公路建设投资585.8亿元。

黄河之上,另一座公铁两用桥轮廓已清晰可见。6月4日,济滨高铁济阳黄河公铁两用特大桥正在进行钢梁架设。中铁大桥局项目总工牛伟锋介绍,目前4座主塔已完成施工,斜拉索总计安装完成112根,主桥总体进度近80%。当天,济滨高铁全线首块无砟轨道板在滨州市惠民县完成铺设,标志着项目正式进入无砟轨道智能化施工阶段。

作为山东快速铁路网鲁北通道和济南都市圈城际铁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济滨高铁全线设济南遥墙国际机场、滨州等6座车站,计划于2026年9月底前具备通车条件。项目建成后,南端连接京沪、济青、石济、济郑、济莱高铁,北端连接京沪高铁辅助通道,将结束济南市济阳区、商河县和滨州主城区不通高铁的历史,实现京沪高铁辅助通道与京沪高铁互联互通。

山东高铁里程增速位居全国前列,不断延伸里程的同时,更加注重提升智慧化、绿色化管理水平。山东铁投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山东铁路工程建设管理平台已成为把控济滨高铁施工进度、安全、质量等要素的“利器”,以信息化为手段,以模型为数据核心载体,实现工程建设进度实时统计、三维直观查看和安全质量即时有效监控。

济滨高铁通车后,将以隧道下穿的方式与济南遥墙国际机场交会,并在机场下设置济南首座地下高铁站,实现济南机场内多种交通方式的无缝换乘。而综合交通枢纽,也是正在建设的济南机场二期改扩建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2年,总投资439亿元的济南机场二期改扩建工程正式启动建设。近日,项目综合交通中心建设传来新进展:济南机场二期综合交通枢纽地铁3号线代建段提前45天完成主体结构施工;同日,物流中心暨海关监管作业场所正式建成投用。截至目前,济南机场二期改扩建航站区T2航站楼工程正在进行桩基施工,西飞行区工程正在进行土方工程及地基处理,工作区及市政配套工程加快推进。

项目建成后,济南机场飞行区等级将升级为4F,具备年旅客吞吐量55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52万吨的保障能力。

记者从省交通运输厅获悉,今年山东综合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将完成3250亿元。加快推进雄商、津潍、潍烟、济滨等7条在建高铁建设,建成通车潍烟高铁,贯通日兰高铁,实现山东半岛城市群和中原城市群2条高铁直通,全省高铁里程突破3000公里。加快推进34个、2246公里高速公路续建项目,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8600公里。加快打造现代化专业化码头集群,沿海港口吞吐量力争突破20亿吨,内河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1.1亿吨。加快建设济南机场二期改扩建工程,全力推动济南青岛联合打造国际航空枢纽。全省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突破440公里。(常青)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