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国民革命军先后组建了40个集团军,这40个集团军参加了整个抗战时期不同的战斗,集团军是抗战时期国军最大的作战单位,本文就来聊一聊这40个集团军的前世今生以及各集团军的司令员们,以下派系按刚组建时期部队的主体来分。

1、第一集团军(西北军)

国民革命军第一集团军成立于1937年8月上旬,由驻扎在京津冀地区的第二十九军改编而来,宋哲元担任集团军总司令,归第一战区指挥,下辖张自忠的第59军,冯治安的77军和刘汝明的第68军。第一集团军成立后,参加了津浦路北段和平汉路北段对日作战行动,1938年第一集团军退入河南,归第五战区指挥,不久该集团军整体改建为第三十三集团军。

集团军司令宋哲元长期在冯玉祥的西北军任职,中原大战冯玉祥战败后,余部被宋哲元收拢,逐渐发展为第29军,1940年宋哲元病逝,被国民政府追赠为陆军一级上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宋哲元

西北系的第一集团军改建后,新的第一集团军由滇军第60军扩编而成,下辖卢汉的第60军、孙渡的第58军和张冲的新编第三军,由云南省主席龙云担任集团军司令,之后卢汉、孙渡先后当过该集团军总司令。滇系的第一集团军自成立后相继参加了南昌会战、三次长沙会战、鄂西会战、常德会战等大会战。

1947年9月,第一集团军改编为第一兵团,存在10年的第一集团军也到此结束。

2、第二集团军(西北军)

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成立于1937年8月上旬,它由西北军发展而来的第二十六路军扩编而成,刘峙担任该集团军首任总司令。1938年初,孙连仲继任该集团军总司令,1943年孙连仲升任第六战区司令长官后,刘汝明担任该集团军总司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刘峙

第二集团军成立后,先后归第一战区、第二战区、第五战区指挥。台儿庄战役时,第二集团军是阻击日军的主力作战部队,后来第二集团军又参加了随枣会战、枣宜会战、豫南会战、鄂西会战等会战。1945年10月,第二集团军改称为第四绥靖区。

首任集团军总司令刘峙早年也算是一员勇将,更是蒋介石的五虎将之一,可是后来却成了一员“猪将”,淮海战役时刘峙担任徐州剿总,有名无实罢了。新中国成立后,刘峙先是在印尼当了几年的小学老师,1954年回到台湾直到1971年去世,终年79岁。

3、第三集团军(西北军)

国民革命军第三集团军成立于1937年8月中旬,由驻扎在山东地区的部队改编而成,韩复榘担任该集团军首任总司令。集团军下辖第十二军、第五十五军、第五十六军和第五十一军4个军。韩复榘曾长期在冯玉祥的西北军任职,所以该集团军也可以认为是西北军发展而来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韩复榘

1938年韩复榘因作战不力被蒋介石处决后,于学忠担任该集团军总司令,之后孙桐萱、张雪中、李铁军、赵寿山先后当过该集团军的总司令。而李铁军当上第三集团军总司令后,第三集团军实质上已经由西北系转为中央系,第三集团军成立后,相继参加过津浦线战役、徐州会战、武汉会战、豫南会战等大会战。抗战胜利后,第三集团军的番号被撤销,下属的各个部队也分别被改编或调整到其他部队。

首任集团军总司令韩复榘早年在冯玉祥的西北军任职,后长期主政山东,抗战爆发后韩复榘为保存实力,不战而退致使山东落入日本人之手,在1938年被蒋介石下令枪决,终年47岁。

4、第四集团军(中央军)

国民革命军第四集团军于1937年8月中旬奉命组建,下辖第二军的第三师、第八十师、独六旅等部,归第四战区指挥,由蒋鼎文担任该集团军首任司令员。

蒋鼎文

1939年初,该集团军的番号划归给第二战区,以原杨虎城的第十七路军为主改编而成,孙蔚如出任该集团军总司令。第四集团军自组建开始,先后参加了淞沪会战、晋南会战、豫湘桂会战、豫西鄂北会战等大会战,1947年3月该集团军番号被撤销。

首任集团军总司令蒋鼎文不但是蒋介石的“五虎将”之一,还是何应钦的“四大金刚”之一,军阀混战时以“飞将军”著称。国民党败退后蒋鼎文也去了台湾,1974年在台北病逝,终年79岁,他死后被追赠为陆军一级上将。

5、第五集团军(中央军)

国民革命军第五集团军成立于1937年8月中旬,由顾祝同出任集团军总司令,下辖第八军、第一军、第二十六军、第五十七军等部,归第五战区指挥。此后第五集团军又先后归第三战区、第二战区、第一战区指挥,集团军的司令后来又有于学忠、曾万钟、杜聿明担任。第五集团军自组建之日起先后参加了淞沪会战、晋南会战等大会战,1945年4月该集团军的番号被撤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顾祝同

首任集团军总司令顾祝同也是蒋介石眼中的红人,一直受到蒋介石的青睐,而且还是蒋介石反共的急先锋,抗战时期的皖南事变就是顾祝同奉命执行的。抗战胜利后顾祝同更是官至陆军总司令、国防部参谋总长等职。1987年在台北病逝,享年94岁。

6、第六集团军(晋绥军)

国民革命军第六集团军于1937年8月上旬组建,由阎锡山的晋绥军组建而成,首任集团军总司令为杨爱源,集团军自组建之日起就一直归第二战区管辖,杨爱源之后陈长捷、王靖国先后担任过该集团军总司令。第六集团军组建后参加了太原会战和1939年的冬季攻势,其他的大会战基本上就没有参加过了。1948年11月该集团军奉命改编为第十兵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杨爱源

首任司令员杨爱源没有什么骄人的成绩,但因为跟阎锡山是五台老乡,所以他成了阎锡山嫡系中的嫡系,曾先后给商震和徐永昌当过监军。1949年杨爱源逃往台湾,1959年在台湾去世,终年73岁。

7、第七集团军(晋绥系)

国民革命军第七集团军成立于1937年8月中旬,由驻扎在晋北和察哈尔地区的部队组建而成,由傅作义担任首任集团军总司令。1938年初傅作义升任第八战区副司令长官后,赵承绶继任集团军总司令。第七集团军自组建之日起,先后参加了南口战役、忻口会战、张家口保卫战等战役。1948年5月该集团军改称为山西野战军司令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傅作义

首任集团军总司令傅作义是有名的抗日名将,以善于守城著称,1928年的涿州之战使他一战成名,他的军事才干也受到军事界的公认。解放战争时期傅作义出任华北剿总总司令,在解放军强大的军事压力下和平起义,使北京城免于战火。新中国成立后,傅作义担任水利部部长长达22年,1974年在北京逝世,享年79岁。

8、第八集团军(粤系)

国民革命军第八集团军成立于1937年8月中旬,由张发奎担任集团军总司令,归第三战区指挥,集团军组建后参加了淞沪会战,担任右翼作战任务。后来该集团军的建制被撤销,番号给了第二战区的晋绥军,新组建的第八集团军总司令由孙楚担任,1948年11月该集团军改称为第十五兵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发奎

首任集团军总司令张发奎是著名的抗日将军,抗战时期先后参加过淞沪会战、武汉会战、昆仑关战役、粤北战役、桂柳会战等战役,1949年更是担任中华民国陆军总司令。新中国成立前夕张发奎到香港定居一直到1980年去世,终年85岁,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的叶剑英元帅向其家属致电悼念。

9、第九集团军(中央军)

国民革命军第九集团军成立于1937年8月中旬,由“和平将军”张治中担任首任司令员,第九集团军是国军中的精锐,著名的德械师87师和88师均隶属于第九集团军,是淞沪会战的主力部队。之后吴奇伟和关麟征都担任过该集团军总司令,1945年3月该集团军的番号被撤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治中

首任集团军总司令张治中是著名的“和平将军”,虽然他是国民党且深得蒋介石的青睐,但是他敢于上书直谏,曾三次“直怼”蒋介石。1949年国共双方谈判时张治中作为国民党方面的代表参加了谈判,谈判结束后被周总理留了下来。新中国成立后,张治中仍为民族团结和国家建设贡献着自己的力量。1969年在北京病逝,享年79岁。

10、第十集团军(中央军)

国民革命军第十集团军成立于1937年8月下旬,由刘建绪担任首任总司令,下辖第28军和第70军,归第三战区指挥。王敬久和欧震都担任过该集团军的总司令,该集团军自组建之日起参加了淞沪会战、浙赣会战、鄂西会战、常德会战、湘西会战等大会战,1946年3月该集团军整编为第19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刘建绪

首任集团军总司令刘建绪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1936年晋升为陆军上将衔,抗战爆发后先后担任第10和第25集团军总司令,1949年在香港通电起义,1951年在香港又发表了反共启示,之后移居巴西定居,1978年在巴西去世,终年88岁。

因篇幅所限,本文先介绍前十个集团军,待40个集团军全部介绍完成后会在文末对40个集团军进行一个大总结,期望朋友们的参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