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疫苗一生一起走

人体拥有多重内在的防线抵御外来病毒感染,但这些防线并非在人的生命周期均持久牢固,某些病原体也可能会突破这些防线,进入人体并引发感染。为了建立和牢固人体内在防线,人们通常会采用一种更高效的抵御病菌的方法——接种疫苗,来更好保护我们的健康。

01

从出生就开始的“护航”

宝宝出生前,在子宫内受到妈妈的保护,而当呱呱落地,脱离了母体的保护就处于无保护状态吗?其实不然,有一样东西正默默保护着他们,那就是母传抗体。母传抗体的存在,很大程度上保护了婴幼儿在生命初期免受病原体的感染。但这种保护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衰减,六个月后基本上就会消失,此时婴幼儿的免疫系统尚未发育成熟,可能会导致婴幼儿感染传染病的风险增加,因此,接种疫苗显得尤为重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婴幼儿期到学龄前期这段时间内,是小朋友接种疫苗最密集的阶段,出生后的第一年几乎每个月都要接种疫苗,一直到6岁才能基本完成儿童常见传染病的疫苗预防接种。在这期间孩子会陆续接种卡介苗、乙肝疫苗、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麻腮风疫苗、流脑疫苗、乙脑疫苗、甲肝疫苗等国家免疫规划疫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同时,我们还可以选择接种非免疫规划疫苗。非免疫规划疫苗面向各个年龄段的人群,是对免疫规划疫苗的进一步补充;同样也是对健康的一种保护,可以让我们和孩子获得更完善的保护,提高抵抗疾病的能力,预防更多疾病的发生,如肺炎球菌疫苗、轮状病毒疫苗、b型流感嗜血杆菌(Hib)疫苗、流感疫苗等。因此需要适时地给儿童接种免疫规划疫苗,结合自身情况选择接种非免疫规划疫苗,保障儿童健康成长。

02

成年人的防病“利器”

成年人和儿童一样,同样会因感染各种病原体而生病。小时候可能从未接种或未全程接种过某种疫苗,或者即便接种过,体内针对某些疾病的保护性抗体水平随着时间推移会不断衰减甚至消失,或因为病原体变异,已无法实现有效保护。如未接种过麻疹、脊灰等疫苗的成年人,可能会罹患这些传染病。流感病毒全人群普遍易感染,而且还会常常变异,每年流行的病毒株都不一样,因而需要每年接种。

随着疫苗研发技术的不断进步,用于人体防病的疫苗种类不断扩大,婴幼儿群体不再是预防接种的唯一保护对象,疫苗接种已涉及到全生命周期和所有人群。成年人可以通过接种疫苗预防疾病,从而获得自身全生命期以及惠及每个家庭成员的健康保护。流感疫苗、肺炎疫苗、乙肝疫苗、人乳头瘤病毒(HPV)等疫苗接种均可为我们提供更多保护。

03

老年人的健康“陪伴”

在人的一生中,免疫力处于从弱到强再从强到弱的动态发展过程。新生儿和婴幼儿对很多疾病的免疫水平比较低,所以相对来说较容易生病;从少年时期开始,随着免疫系统不断发展完善,人体的免疫力逐渐到达较高的水平;到了老年阶段,年龄越大,随着机体的衰老,人体的免疫水平又会逐渐下降,免疫系统也会发生衰老,抵御感染的能力也呈现下降趋势。因此,老年群体也是免疫保护的重点人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于老年人而言,随着自身免疫力的下降,一些慢性感染性疾病的发病会相应增加,也更容易罹患流感、肺炎、带状疱疹等感染性疾病。因此更需要通过接种疫苗,主动预防相关疾病,实现健康“陪伴”

疫苗一直默默守护着我们人类的健康,为生命的各个阶段提供免疫保护。我们每个家庭都应做好疫苗接种规划,鼓励个人努力践行健康生活方式,积极倡导共同行动,接种疫苗,为全生命周期护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疾控中心免疫中心 侯芊、徐慧、郝利新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