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ST爱康股价跌破1元,面临退市风险。

这个曾经的光伏龙头,不好好干实业,一直在金融市场不断“挖金”,结果倒在了对金钱无限的欲望面前。

人对钱有欲望其实很正常,但如果这种欲望无限膨胀,失去了对自己行业的坚持和情怀,最终只会身败名裂。

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在投资上,除了要看一家公司的业绩之外,真的还要了解其背后老板的为人和品格。

小聪明也许能让一个人在早期赚到钱,但想走得更远,少不了责任心和诚信这些最基本的品德。

ST爱康股价暴跌,即将退市,给28万投资者留下一地鸡毛,诚信和责任心恐怕早已经抛到云霄之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图源:爱康科技官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还能相信ST爱康邹承慧什么呢?

一再出尔反尔,难怪投资者很愤怒。

早前,投资者一直在咨询爱康科技是否有被打上ST风险,董事长邹承慧信誓旦旦说不存在这个风险。

但事实抽了他一个响亮的耳光。5月初,证监局给爱康科技打上了ST标签。

在被标注ST之前,爱康已经连续三年亏损,2021年亏损4.060亿元,2022年亏损8.334亿元,2023年亏损8.264亿元。投资者担心爱康科技会被打上ST标签,完全是合理的。

除此之外,在年初,爱康实业发布过一个公告,公告称爱康实业及其关联方计划拟自公告披露之日起6个月内,增持不超过人民币2亿元,且不低于1亿元。增持价格不超过3.5元/股。

但3个月过去,股东一股都没有买,最后在5月28日轻飘飘说,增持时间已经过半,但受到节假日及窗口期影响,目前尚未增持。

在最紧要的关头都不愿意如期增持股票,提振信心。后续,再有任何增持计划恐怕都很难挽救市场信心,目前其股价已经跌至0.37元/每股,收盘价连续11个交易日低于1元,随时可能因股价低于面值而被终止上市。

邹承慧一直都很擅长“讲故事”,他总能让投资人相信他的故事。

在2023年爱康科技就提出要从“太阳能配件专业供货商”转型到“金属加工、新材料、太阳能电站一体化经营”。

新风口新故事,让他成功在2014年和2016年募集到10亿元和38.3亿元。

但那两年也没赚到多少钱,相对募集到的几十亿资金,赚到的利润简直不值一提。2014年的扣非净利润为7737万元,2015年的扣非净利润为4610万元。

赚不到钱,他开始甩卖电站,并转型到能源互联网、碳资产管理、区块链基础设施建设、锂电池及新能源汽车、能源私募投资基金等行业。

这些行业有太多故事和概念可以讲了。不过,和早前一样,依然讲得好听,但做得不行,爱康科技的扣非净利润不断下跌,2016年扣非净利润为1434万,2017年为279万以及2018年为948万。

天天画饼,但没有一个可以兑现。实业一个都搞不出成绩,但金融却玩得如鱼得水,募集到的每一笔资金都非常可观。

业绩连年亏损,股价跌破1元。事到如今,很难再找到人相信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个家族卷走超25亿

这十年来,爱康科技通过业务赚到的利润没有多少,但控股爱康科技的邹承慧家族却通过各种金融手段为自己赚得盘满钵满。

爱康科技在顶峰期股价可以高达6元/股左右,估值超过200亿元。

2017年到2022年,在这5年时间里,邹承慧家族陆续在相对高位卖出股票,合计减持6.27亿股,套现了20.54亿元。持股比例由原来的43.6%锐减到目前的6.4%。

另外,这么多年来,邹承慧家族一直将持有的股份几乎满额质押,所谓的质押就是将股票抵押给银行或者金融机构以获得贷款。

爱康科技的股价持续下跌,当初那些质押机构已经亏得欲哭无泪,只能选择公开亏本将那些股票拍卖出去。

这还没完,邹承慧家族还利用控股的供应商占有上市公司的资金,在2018年和2019年非经营性占用上市公司资金18.04亿元、20.13亿元。同年2019年,通过另一个供应商再次占用上市公司资金6.27亿元。

这就完了吗?还没呢。爱康科技的对外担保额高达90亿。而这些担保的公司,有不少都为邹承慧个人持股的公司,有了爱康科技的担保,这些公司就可以向外顺利融资。钱就这么顺利套现到手,还辛苦做什么实业呢?

最后,为了吃光抹净,还把自己的薪资提高到137万。

实在太贪心。难道对这种上市公司真的没有一点办法吗?

在6月12日晚间,证监会公告称,公司及实际控制人邹承慧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决定对公司及邹承慧立案。

目前,很多投资者正在抱团维权,在新浪财经上有关于ST爱康的维权渠道,上市后至今的投资者也可以通过这个页面进行维权。

再看看新规,新“国九条“明确表示,要对重大违法退市负有责任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高管等要依法赔偿投资者损失。

可投资者到底能不能拿回损失,依然很不乐观。要知道,爱康科技对外担保了近百亿,远远超过了它的资产。

即便后续投资者在维权中获胜,恐怕也分不到多少钱,毕竟债权人实在太多,而钱太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人去楼空,邹承慧去哪里了?

爱康科技多家子公司已经停产。在6月7日,ST爱康宣布有三家子公司将停工停产,但时间不会超过3个月。

5天过后,再次宣布另一子公司停工停产,预计停产时间依然不超过3个月。

是不是真的三个月后,就重新开工呢?谁都不知道。

有人曾经到ST爱康科技公司探访,但早已经人去楼空,连电脑都已经被搬空了。

现在谁能找到邹承慧?他去了哪里?会不会跑路了?债权人着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

邹承慧到底是怎样一个人呢?

邹承慧毕业之后在银行工作了很长时间,后来从银行跳出来,进入了一家经营铝材的公司。

在这家公司,他确实做出了成绩。两年时间,他就把公司的海外收入做到了3000万美元,全国第一。当时,他在业界已经有了一定口碑。

这时候一家日本的太阳能电池企业看中了邹承慧,于是双方一起成立了爱康科技。

一开始,爱康给太阳能公司做铝材边框,虽然第一年亏了很多,但第二年就挣了1500万。在2008年,爱康的太阳能边框销量已经为全球第一。

不过,2008年出现金融危机,爱康很多工厂靠借钱活着,还不了债,工厂只能倒闭。那时候,他就下定决心一定要上市。

2011年,他如愿上市,从此以后就打开了金融这个潘多拉魔盒。这十几年来,邹承慧从资本市场总计募集了56亿,也从那时候起出现了套现、满额质押、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等一系列的事情。

不好好专研业务本身,一味在金融市场逐利,这本来就是一种本末倒置的行为。企业家应该借金融服务于自己的实业,而不是借自己实业的壳子,在金融市场募资套利。

不知道,当初邹承慧创立爱康的初心是什么?如果一开始就只奔着赚钱,而没有在钱上有别的崇高目标的话,最终走上这条道路也在意料之中。

除了对赚钱的渴望,一家公司想持续走下去,还需要更好的价值观。走捷径,只会加速死亡。

红包、福利、干货,精彩不停

全文完,欢迎文末评论、点赞、分享。

各位朋友,因不可抗力,部分文章被强制性删除。为了不失联,请关注下面的备用号,有些精彩内容会发在这个号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