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整董镇整董村的曼景寨村民小组,有一家开了38年的玉段傣装店。服装店的主人玉段怀揣着对傣族服装的热爱,靠着一台缝纫机、一把剪刀和一个熨斗,从春夏到秋冬,用匠心精神传承着傣族的服饰文化。

走进玉段的家里,她正坐在缝纫机前,双手与机器相互配合,认真缝制着新的傣族服装。生于60年代的玉段,从小就看着母亲在家做傣族服装,在母亲的影响下,玉段也渐渐喜欢上了这门手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玉段说:“小时候看见母亲在家里给我们做新衣服特别高兴,当时我们的衣服颜色单一,没有现在这么多的花色和样式,所以当时就下了决心,长大以后我也要做更漂亮更好看的傣族衣服给自己穿,成为傣族服装的设计师。”

为了实现心中的梦想,18岁那年,玉段只身一人到景洪市学习傣装的缝制,学成归来,她在寨子里开了整董镇第一家傣装店,开始逐步实现她儿时的梦想。进货、裁剪、缝制、熨烫、销售......玉段一个人包揽了傣族服装的所有过程。为了提高效率,她利用晚上来绘制和剪裁面料,白天则进行衣服缝制和装饰,即使在睡前休息时她也会躺在床上思考服装的样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玉段说:“只要看到好看的面料,就会特别想把它做成傣装,有的面料颜色不好搭配,我就会躺在床上一直想,想不出来就会睡不着觉,虽然一个人做很辛苦,但我就是因为喜欢才学的,所以觉得值得。”

热爱,本身就是一种力量。38个春夏秋冬,玉段从最初的脚踏式缝纫机到现在的电脑缝纫机,凭着对傣装的热情和爱钻研的狠劲,她的店面越做越大,客人也越来越多。她缝制的傣装不仅受到本地人的喜欢,还得到了广西、上海等多个外省顾客的青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对玉段而言,制作傣族服饰不仅仅是一个营生手段,更是她一直追逐的梦想。玉段说,只要她还有能力,她会一直把这门手艺做下去,并且把它传给下一代,把傣族的服饰文化发扬光大。(陶昊)

来源:江城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