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整个抗日战争时期,国军与日寇进行了22场大会战,数以万计的将士们血洒疆场,更是有李宗仁、张自忠、关麟征、杜聿明、戴安澜等抗日名将。不过在众多的国军将领中,却也出现了一些“长腿将军”,他们的对日作战战绩堪称是乏善可陈,本文就跟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三位长腿将军。

1、刘峙

刘峙做到了国民革命军陆军二级上将,他的作战功绩以1937年为一个分水岭,1937年之前在内战中因作战有功,得到老蒋的赏识得以高升,自1937年开始与日寇作战时就屡战屡败,甚至逃离战场。

刘峙毕业于民国名校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二期步兵科,从军校毕业后南下加入粤军,1924年到黄埔军校任战术教官,也算是众多黄埔学生的老师了。北伐开始之后的十年间,刘峙是步步高升。

1927年与孙传芳的作战获胜,战后升任第一军第二师师长,此后,刘峙在蒋桂战争(蒋介石与桂系李宗仁、白崇禧)、蒋介石与冯玉祥、阎锡山中原大战中为蒋介石卖命,屡屡在形势不利的局面中转危为安,反败为胜,立下赫赫战功。1932年刘峙指挥7个纵队围剿大别山地区的红军,迫使其转移,受到蒋介石的嘉奖,并将河南新集命名为经扶县以示表彰。1935年刘峙更是被授予二级上将,位居蒋介石的五虎上将之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刘峙

不过自抗战全面爆发开始,刘峙的战绩就开始直线下滑了,抗战初始,刘峙被任命为第一战区副司令长官兼第二集团军总司令,却在平汉路战役中被日军打得一溃千里,被讥笑为长腿将军。此后刘峙再也没有出现在抗日前线,到大后方任职。

抗战胜利后,刘峙被任命为郑州绥靖公署主任,不过在定陶战役中被刘邓打败,老蒋一怒之下撤了他的职,1948年被老蒋重新启用任徐州剿总司令,但是手下的大将没有人听刘峙的,其结果也就可想而知了,国军大败,刘峙也在1950年去了印尼,1954年回到台湾,被老蒋弃用,1971年在台湾去世,终年79岁。

2、蒋鼎文

蒋鼎文与刘峙的情况类似,早年在军阀混战时获得“飞将军”的称号,可是从抗战时期的表现来看,也枉费了他这个“飞将军”称号。

蒋鼎文从浙江陆军讲武堂毕业后加入浙军,后南下加入孙中山先生领导的革命队伍,黄埔军校成立时任黄埔一期第二学生队区队长。之后蒋鼎文在老蒋的指挥下南征北战,职位也在不断地上升。1929年蒋桂战争结束后因功升任第2军中将军长。

1930年中原大战时,蒋鼎文率部奔走于陇海、津浦两线及其中间地带,行动迅捷,飘忽不定,被称为"飞将军",颇受蒋介石赞赏。1935年蒋鼎文同样被授予陆军二级上将,与刘峙同为老蒋的五虎上将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蒋鼎文

同样的在抗日战争期间,蒋鼎文也与刘峙有了同样的“战绩”,抗日战争初期蒋鼎文任第四集团军总司令,在福建防卫日寇,次年因为胡宗南资历不够,蒋鼎文被调到西北任第34集团军总司令,胡宗南为副但掌控实权。

蒋鼎文在西北任职期间,贪污腐化,大发国难财,1944年的豫湘桂大会战中,蒋鼎文在短短1个多月的时间里,失地千里,38座城池被敌攻陷,损兵20多万,中原战败,全国震动,舆论哗然。战后蒋鼎文引咎辞职,一蹶不振,基本上脱离了军政界。

之后蒋鼎文弃军从商,国军败退大陆后去了台湾,1974年在台北去世,终年79岁。

3、孙元良

孙元良是黄埔一期毕业生,他说逃跑第一,恐怕没有人敢说第二了。

孙元良在抗日战争时期也是颇有战功的,1932年2月“一·二八”淞沪抗战爆发,奉命率部驰援上海庙行镇抗击日军,史称“庙行大捷”,战后因功升任第88师副师长,次年升任该师师长。淞沪会战时,孙元良率部在闸北轴心阵地坚守76天,未失寸土。南京保卫战时,孙元良率部与日寇在南京血战,88师主力几乎伤亡殆尽。后来他还参加了黔南战役,最后也做到了第二十八集团军副总司令兼第二十九军军长。可以说孙元良在抗日战争时期的表现还算是不错的。

不过孙元良的逃跑记录也是挺多的,第一次北伐时,孙元良率部打下南昌城,他以为打下南昌城就高枕无忧了,就没有加固工事,不料却遭到敌军的反击,从酣睡中醒来的孙元良见到潮水般的敌人后竟不管不顾的跑了,事后,谁也找不到他,气得蒋介石大骂,他对众人放出狠话:“这孙元良简直就是黄埔军校的耻辱,我还没见过哪个将士会不战而逃的。他要是还敢回来,我一定将他立即枪毙,以正军纪!”不过后来孙元良还是回来了,被老蒋骂了一顿还踢了几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孙元良

第二次是南京保卫战时期,都知道当初打这一仗有很重的政治因素在里面,在与日寇血战后南京还是没能保住,总指挥唐生智接到老蒋的命令下令撤退,但是撤退无序,造成混乱,唐生智让孙元良殿后,孙元良为了保命竟然藏身妓院一个多月,他的嫡系部队也在此战中损失惨重。

第三次是淮海战役时期,当时杜聿明的大军被我中野和华野大军团团围困,杜聿明下令手下的三个兵团分别向三个方向突围,就在其他国民党将领苦苦挣扎时,孙元良满脑子想着该如何逃跑。突然,他脑中灵光一闪,带着部下趁突围时逃走不就行了?他当即下令:“听我指示,十六兵团分散突围,截断电话线,凡是指挥部的电报,一律不许接听!”后来,邱清泉和李弥都收到了杜聿明发出的取消突围指令,唯独孙元良没有收到,没人知道此时孙元良部已经在突围的路上了。

国军败退大陆后,孙元良去了台湾,2007年以103岁高龄在台湾去世。

小结:

刘峙、蒋鼎文和孙元良,在国军中的地位都不低,不过他们的逃跑记录却是实打实的,也难怪会被称为“长腿将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