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纲仕,杏宅乡辛坊村人,1951年出生,高中文化,曾担任过应县陶瓷厂设备科科长职务。朔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朔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剪纸传承人。从小受祖父,父亲们书画剪纸艺术的影响。从小就爱好学习书画剪纸,平时只要一有空就学习剪纸画画等,由其是退休后几年来创作了不少民间故事和人物作品,主要作品有《花、草、鱼、鸟、动物》《水浒人物》《仙女图》《金沙滩人物脸谱》《十二生肖》各种团花图案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其实是一双老人的手,一双巧妙灵活的手,一双变幻莫测的手,用一张纸,一把剪刀,把人像剪出,把故事剪出,把创造剪出,栩栩如生,惟妙惟肖。这双老人的手,像是鱼戏莲叶间,搅出生活的美好。这双老人的手,像是百变魔术,变出生命的丰富。这双手的主人,名叫张纲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把自己剪纸的天赋运用到每件剪纸当中来,对于每幅剪纸的分寸尺度、内容比例都先打好腹稿,和现代美术的构图相融合,突出美的因素,简化丑的因素,再灵活运用民间剪纸的阴剪、阳剪技法,每幅作品都有强烈的立体感和视觉冲击力,粗犷壮美,赏心悦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绘制真善美,剪出精奇神。”形象地概括了张纲仕剪纸的作品内容和时代意义。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家乡文化、感受传统民俗的魅力,张纲仕多次应邀到学校、单位现场讲授剪纸艺术,手把手地传授技艺。一幅幅小小的剪纸作品,以生动活泼的画面,表达了普通老百姓对新时代的赞美、对祖国的热爱和祝福。张纲仕先生那副小小的身躯里,埋藏着巨大的创作热情,他把内心的热爱,倾注到那把闪闪的剪刀和那张红红的纸上,用有限的尺幅展现了无边的激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张薄薄的红纸,居然会寄托他如此之多的想象、构思和情感。那些山,那些水,那些林,那些木,那些禽,那些兽,那些房,那些人,阴暗错层,截然分明,绘声绘色,呼之欲出,只能用妙手天成这个词语来形容它们。这些剪纸作品是那么地精美,那么地细腻,面对它们,宛如面对着秋天灿烂的丰景,宛如面对着宫廷绚丽的布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把小小的剪刀,剪裁着一个人的家国梦。张纲仕借一张张红纸,用一点点薄力,不断推动这个家国梦靠近现实,靠近大地。从他的身上,不难看到那种艰难的尝试、竭尽的努力、饱满的呼唤。郭沫若曾说剪纸“一剪之趣夺神工,美在民间永不朽”,突然觉得,这简直就是为张纲仕量身打造的广告词。

欢迎点赞留言,喜欢张纲仕老师作品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