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魏容

6月,位于贵安新区的贵阳大数据科创城,项目施工建设正如火如荼。“新建场地在去年1月已全部建成,公司今年计划扩大到1000人的规模。” 透过窗户,贵州中软国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交付总监赵建鸿面露喜色。

2022年,中软国际有限公司作为华为生态伙伴进入贵州,同年4月注册成立贵州中软国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业务快速落地贵安新区。今年2月,赵建鸿作为公司数字人才从四川调度到贵州,入住到科创城人才公寓。“今年公司准备依托全球运维中心、模型工厂中心和数字化转型基地,汇聚上千人才,持续深耕智慧类场景化业务。通过贵安新区桥梁与生态企业合作,共建贵州数字新生态,辐射全国。”投入招投标、校招的快节奏生活,赵建鸿充满干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贵阳大数据科创城。贵安新区组织人事部供图

近年来,贵阳贵安抢抓国家“东数西算”战略机遇,通过政策牵引,以建设面向全国的算力保障基地为抓手,全力推进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建设,持续做大贵安数据中心集群,加快构建数据中心上下游产业链。

在贵安超级计算中心,机房内服务器整齐排列,指示灯不断闪烁,机器运转声不绝于耳。这里被称为贵州的“最强大脑”。

“现有服务器等硬件设备636台,具备1.3PB存储,性能峰值约为13.4PFlops。”贵安新区科创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悲鸿介绍,贵安超算中心已累计向贵州、广东、上海、湖北、四川等地提供生物医学大数据、工业仿真、天文计算等领域算力科研服务达3000次以上,输送算力约2500万卡时,还为《流浪地球2》《深海》《熊出没·伴我“熊芯”》《三体》等100余部影视作品提供了渲染算力支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贵安超级计算中心一角。贵安新区组织人事部供图

目前,贵安新区累计落地大型及以上数据中心项目20个,已投运数据中心10个。华为全球最大智算中心落地建设,中国电信“东数西算”智算中心、贵州主枢纽中心“前店后厂”模式建成投运。智算从无到有,成为全国智算能力最强的地区之一。

人才是科技创新的核心支撑。筑好数据要素“凤凰巢”,贵阳贵安已成为大数据领域先行先试、共同创新的热土。以大数据聚才引智,做强数字人才发展生态环境,探索构建大数据人才产业体系是关键。

从2015年开始,贵安新区先后出台有关大数据企业入驻、产业生态培育、人才吸引等系列政策。2023年制定《贵安新区强化企业服务工作方案》,组建企业人才服务专员队伍,为数字人才提供“点对点”服务。

今年3月,中共贵阳市委十一届八次全会审议通过《中共贵阳市委关于坚定不移实施人才兴市战略全面推进贵阳贵安人才集聚高地建设的实施意见》,强调坚定不移实施人才兴市战略,加快建设区域人才集聚高地。贵阳贵安各级各部门广开聚贤纳才之门,厚植人才发展沃土。

这让曾搭乘政策东风而来的汤寒林更加坚定了当初的选择。“2016年在贵安新区创立公司,在资金、土地使用、市场培育等各方面得到了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未来还要继续深入校企合作,培养人才队伍。”贵州数据宝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汤寒林介绍,企业目前已与50多家国有数据资源方建立国有数据授权运营合作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贵州数据宝网络科技有限公司项目总监周林。魏容 摄

在这里,有一半以上的员工都来自贵州。2016年毕业于贵州师范大学的周林,已成长为公司的项目总监。

“大数据是一个朝阳产业,整个市场行业需要更多高素质应用人才,为个人和企业带来了发展机遇。”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的周林,短短数年,一步步深入市场开拓、项目执行落地等工作,他也成为推动校企人才培养合作的重要力量。

贵安新区科创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与贵州大学合作,共建“贵大·贵安科创超级计算算力算法应用实验室”,推动高校与广东动漫龙头企业合作开展产教融合订单班;贵阳贵安联动贵州科学城、贵阳大数据科创城、花溪大学城、清镇职教城“四城”相关高校、科研院所、重点企业、地方政府的对接合作,促进科技创新及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贵安新区一家科技企业办公场景一角。魏容 摄

久久为功,贵阳贵安大力实施人才引、育、用、留“四大工程”,全力搭建人才引育“大舞台”,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效衔接,不断助力贵安新区加快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2023年新增大数据人才25000余人。深耕数字化建设市场的企业、奋斗者如源头活水,正持续滋养贵阳贵安成为创业创新的“梦想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