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河北频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航拍科研人员对小麦进行取样。赵华靖摄

日前,在中国科学院南皮生态农业试验站,中国科学院农业资源研究中心的科研人员正在对小麦品种进行分区取样,给当地百姓提供调整种植模式、种植技术的建议,助力种植效益提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科研人员对取样后的小麦进行分类标记。赵宇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科研人员进行水分矿物质含量检测实验。赵宇摄

河北省沧州市南皮县地处环渤海地区,地下水含盐度较高、矿化度高,土壤有机质含量较低,依托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科研平台和力量,南皮县开展了一系列水、肥、土、种等关键技术研究和应用,通过提升土壤肥力、选育耐盐碱优良品种、微咸水灌溉与利用等措施,提升盐碱地上农作物产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科研人员对脱粒的小麦样本进行归类存储。赵宇摄

目前,南皮全县盐碱地改良已完成90%以上,盐碱地面积控制在1.5万亩以下,核心示范区小麦平均亩产稳定在350公斤以上,高产地块增长至500公斤以上。(赵华靖、赵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