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大家好,我是玄学爱好者子来!最近喜欢整理一些临沂本地的民间故事,部分来源网络,部分来自民间搜集整理,喜欢的朋友可以给个关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临沂市罗庄区双月湖公园位于临沂市南部20多里处。原名“泥汤湖”,又称“泥沱湖”,又称“乌鸦湖”(土壤为黑色)。据说很久以前,一个巨大的金盆从天而降,在临沂市南部的荒野上砸了一个大坑。淤泥流出,雨水积聚,逐渐形成了一个方圆十里的大湖。现在看来,这个金盆可能是从天而降的陨石。
这个湖最初是临沂周围最大的天然湖。西至湖西崖,南至湖南崖,北接大小白衣庄,东临响马岭。湖面是现在的十倍多,“泥沱月光”是琅琊八景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清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8月,沂州府泥沱湖地区连续降雨十余天,泥沱湖水暴涨过多,连续几十里洪水泛滥,浊浪汹涌,河道淤塞,田地淹没,民房倒塌,瘟疫肆虐,民不聊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沂州府志巡志》记载:“乾隆十六年( 1751年)皇帝南巡,正月30日驻扎在蒙阴县桃墟,2月1日驻扎在兰山县(现临沂)“黄梅岩”。黄梅岩是现在的黄土堰村(现临沂高新区罗西办事处)。乾隆皇帝听到这个消息后,立即访问了十多里的泥沱湖。虽然洪水已经发生了几个多月,但泥沱湖的水仍然浑浊而危险。乾隆皇帝立即开车救灾,帮助人民,安抚人民。随后,他派遣官员监督人民,加强大坝,疏浚河流和排水。数万人苦苦挣扎了一个多月,大水被消除,田地再耕,家园重建,灾区再次充满活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乾隆二十七年(公元1762年),乾隆皇帝拜孔后再下江南,复经此地,又驻驾再巡泥沱湖。此时,泥沱湖一带已风调雨顺,百姓安居乐业,到处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景象。乾隆皇帝非常高兴,当即宴请官吏民众,并示以奖赏和勉励。随后,乾隆皇帝方起驾南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身为封建帝王,统御着疆域辽阔、版图宏大的王朝,能够如此心系一方水土,对泥沱湖那片渺小却饱经风霜的土地上灾民的困苦生活念念不忘,历经十余载仍牵肠挂肚,实在是难能可贵,彰显了其深厚的民本情怀。他的这份深情厚意,就如同春雨润物,无声而深沉,既体现了对子民的深切关怀,也彰显了一位伟大君主的高尚品质。

这正是:泥沱湖里水灾大,乾隆皇帝亲考查;康乾盛世有原因,得民心者得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