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一名17岁高二女生因期中考试成绩不佳,从宿舍5楼跳下,头部和内脏受到重伤,生命垂危。她在遗书中写道:“这次考试,我又考砸了,我不想看到父亲您红着脸参加家长会,您就当没有我这个女儿吧……”我们的孩子面临着多大的心理压力,他们的心理健康恐怕很多家长都容易忽略。类似于上述遇到“问 题”就想自杀的现象,被心理学家们称为心理异常。这些异常现象正在越来越严重地影响着我们的孩子的 成长和发展。优艺墨堂心理咨询有限公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为新时代的家长应该如何去正确指导孩子呢?正确地评价‍

1.对孩子的期望要适度

过去,家长常常认为子女必须无条件服从家长,听话才是好孩子。他们常常支配孩子,指责孩子,希望孩子成为他们所期望的样子。因此,许多父母对孩子实施了过度教育,结果反而对孩子造成了人格上的扭曲。有关专家指出,如果父母对孩子期望过高,支配过多,会让孩子变得很脆弱,常常为了避免错误而放弃自己的创造性,放弃通过失败来学习的机会。长此以往,会使孩子失去创造力和想象力。另一方面,强烈的压抑会使孩子产生人格上的扭曲。因此,家长对孩子应持一种适度的期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对孩子的评价要以鼓励为主

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在学习中,对于许多孩子来说,既有令人兴奋的成功,也有使人困惑的失败。对于孩子的失败和过错,有些家长缺乏应有的耐心和冷静,只会骂骂咧咧,随便地将“蠢猪”“笨蛋”“没出息”之类的帽子强戴在孩子的头上。殊不知,这样做会极大地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在这些打骂声中,没有了爱迪生,没有了爱因斯坦,没有了威特……”

失败总有其原因,或是主观上的不努力,或是客观上存在问题,家长应帮助孩子细细分析所在,采取措施,给予更多的关心和不失时机的教育引导。并且,在孩子不断努力的过程中,家长要善于发现哪怕是很小很小的成绩,及时地给予不同形式的表扬与肯定。

采用民主型的家庭教育方式

1.尊重孩子

许多家长常常犯这样的错误,以为孩子“人微言轻”,忽视他们的喜怒哀乐,觉得他们小不,懂什么感情。其实,孩子虽小,但也和大人一样有着很强的自尊心,父母应像对待大人一样尊重他们。而在发现孩子有了缺点或错误时,父母不能采取粗暴的态度给孩子施加压力或说一些伤他们心的话,更不能在众人面前训斥孩子,使孩子失去自尊,从而产生反感情绪或叛逆心理。

并且父母要善于发现孩子的微小进步,并及时给予肯定、表扬,使孩子树立自信心。在这个基础上通过和平的交谈让孩子懂得他们的不足之处,及时纠正。只有尊重孩子,以理服人,才能使孩子形成健康的心理。---优艺墨堂心理咨询

2.平等对待孩子

有些家庭以家长为核心,认为家长就是权威,这类家庭笼罩着权力与强制,孩子都得听家长的,家庭情感处于霸道与无理之中。在这种缺少平等精神的家庭中,孩子容易养成怯懦、自私、自卑、任性等不健康心理。

调查情况也表明,一些容易冲动的孩子古怪多变的性情与父母经常发脾气有直接关系。所以当父母自己心情不佳时,应尽量克制不向子女发泄,对孩子做错事时,也要真诚地向孩子道歉,让孩子真正感受到自己在家庭中的平等地位。

3.加强与孩子沟通

开放就是要坚持说心里话。家庭成员之间应用习惯的方式,平静地直截了当地表现自己的心理活动。心理上的开放有益于养成孩子开朗活泼的性格。许多人豁达大度、直言不讳、善解人意的性格与他们开放的心理特征是分不开的。父母要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哪怕是错的。只有这样,才不会出现父母有一天会觉得“这孩子怎么啦?”的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总之,家长要及时调整自己的教育方法,建立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无障碍沟通渠道,及时发现学生出现的种种心理问题进行沟通,为学生学习、生活、人际交往中的种种难题提供指导和帮助,使他们能时刻感受到来自家庭和学校的善意和温暖,从而使他们在面对挫折或失败时,不会茫然无措,健全其心理,塑造他们的三观。陕西优艺墨堂心理咨询 有 限 公 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