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留言区里,有一位网友告诉我,写一写山东的旱情吧,农村人太可怜了。

说实话,作为一个农村孩子,我又何尝不知道一个农民的苦,可是让我迟迟动不笔的原因,只是我的文字太单薄,怎么能写出这个夏季以来,旱情之下农民的沉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直到前天回老家参加了一个侄女的婚礼,亲眼目睹了被烈日炙烤下的庄稼地,也就不管写的如何,怎么都要说两句。

山东、河南、安徽,正在经历着一场旱情的考验,持续三十八九度甚至四十一二度的高温,连续一两个月没有降雨,意味着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身处于城市里的我们,或许感觉到的还只是热,而当你沿着城市一路向外走,只到看见村庄,看见庄稼地,你才会发现,那些农作物已经到了生死的边缘。

在老家,村东村西河里的水位已经很低了,低到往日里两三米深的小河,浅的地方都可以趟过去,想要靠这点水去灌溉沿河的土地,无疑是杯水车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且不说因为地理环境的缘故,地下都是咸水,就是这种不适当灌溉的水源,现在想利用起来也是越来越难了。

小时候,两米的井打下去,地下水就咕嘟咕嘟的往外冒,现在打到五六米都不一定能看见水花出现。

用咸水浇地,都成了一种奢求,这对于靠着庄稼地生存的农民来说,实在不是一件好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是农作物的耕种不等人,错过了农时,也就意味着这一季没了收成,吃什么、花什么,也就没了着落。

看看那些干涸的土地里,播种下去的玉米种子,要不就是干的根本不出苗,要不然就是被烈日炙烤的几近枯萎。

有的地方,庄稼地里都裂出了一道道的口子,而它的主人,却也只能无奈的摇摇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的地方,干脆跪拜起了老天爷,渴求用信仰来拯救自己,庄稼不就是农民的命吗。

要是哪个地方组织起了浇水,哪怕只能浅浅的浇上一遍,对于农民来说,也是一个希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别管日头多么毒辣,汗水湿透衣背那都算不了什么,这些朴实的农村人,就这样拖着沉重的水管,在田垄间、泥地里来回忙碌着,顾不上渴水、吃饭,只为了能多浇一块地,将来就能多一点收成。

很多人都听说今年山东遭遇了旱情,可是却少有人知道,这场大旱的范围有多大,影响有多厉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伴随着南方地区连绵的阴雨天气,我国中东部地区却迎来了干旱的考验,特别是山东、河南、湖北、安徽等地,降雨量严重不足,导致部分地区已经进入重旱和特旱状态。

其中,河南和山东的旱情尤为严重,成为了中东部的干旱中心。

据报道,入夏以来,河南省降雨量比多年平均值少了70%以上,16个地市72个国家级气象站监测气象干旱达到重旱等级以上,并已持续10多天,河南全省因旱不能播种面积达323万亩。

而随着近期持续高温天气且短期无降雨的影响,河南重度干旱、特旱的范围还在不断扩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原粮仓面临着一场旱情的严峻考验,土地等着雨水来灌溉,农民盼着雨水来拯救全家人这一年的希望。

而作为老邻居的山东,情况同样不容乐观。

据山东省水文中心发布的水情旬报,6月上旬,山东平均降水量1.3毫米。今年以来,山东平均降水量98.8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27.0%,较去年同期偏少22.5%,农作物受旱面积125.1万亩。

这些数据看起来都是冷冰冰的数字,似乎也很难去打动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城里人坐在空调房里舒服吹着冷气的时候,很少有人能直观的去体会到现在受旱情困扰的农村人,是多么的心力交瘁。

在天灾面前,人的力量有时候显的那么渺小,又是那么的无能为力。

可是比起天灾,那些“人祸”却更加的可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陕西渭南澄城县花重金修建的高标准农田水利设施被指造假,用一段水管套一段水泥墩埋地里,就成了抽水井,套取国家专项资金。

有网友戏称,现在科技发达到这么高的程度了吗,空管都能取水了,陕西真是厉害。

据公开信息,该县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总项目资金6035万元,六千多万就建了这样的东西,这是在愚弄农民,还是在暴露自己的愚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涉及面如此之大的一项工程,在建造过程中如何逃避的监管,又是如何“顺利”通过的验收,还真 的是一个迷。

曾被央视曝光的湖北省郧[yún]西县三官洞林区蒿坪河村,有的村民名下莫名出现六百多为的公益林,8160元的国家补贴就这样被村干部冒领。

像这样的情况,在这个村里,并不仅仅只有这个村民一位,被虚构出公益林500亩至800亩以内的就多达16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比起子虚乌有的公益林补贴,更让人气愤的还是农村低保被滥用的问题。

去世10年的孤寡老人,“全家四口人”还在享受着每人100元的低保救济,这笔钱到底进了谁的口袋,却没有人知道。

可真正贫困的那些家庭,反而够不上“低保”的标准,实在让人无语,原来村干部眼里的穷和我们普通人理解的有那么大的差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些年间,蒿坪河村利用退耕还林、危房户改造和灾后重建以及大病救助等多种项目造假骗取国家补贴。

可更笑的是,这样的情况不是没有人反应,最后都不了了之,这背后隐藏了什么,我们不得而知。

近日,四川一位资产千万的公司老总被举报“吃低保、住廉租房”,当地回应已经取消低保,追缴资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这种事情,在农村似乎都已经是屡见不鲜的常事,低保的认定掌握在某些人手里,不是用来给困难群众救济,却成了他们自己敛财的工具。

如此种种,已经在农村形成了一个恶性的产业链,严重侵害到了农民的利益。

有天灾,有人祸,农民的日子能过得舒心吗。

国家如此重视三农问题,我们的领导人也反复强调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国之 根本,可是在执行中就变了味、走了弯路。

归根结底,还是人的问题,是服务的意识问题。

面对天灾,我们尚且还有一丝抗争的勇气,可面对人祸,反而更让人无力。

这场大旱,如果能把更多的目光聚焦在农村、农民头上,让大家看到农民的不易,或许也是不幸中的万幸。

近些年以来,有一个不太好的趋势,那就是把农村问题简单化。

从合村并居大搞城镇化开始,把农民住了几千年的小院落,强制搞成了城镇化的楼房模式。

人倒是住进去了,一堆的生产工具怎么办?牛羊鸡鸭这些牲畜怎么办?

有的地方发展特色种植,不顾村民的意愿强制推广,到最后很多都成了一地鸡毛,受损失的还是老百姓。

土地流转解放劳动力,年轻农民进城成了农民工,农村现在有了“三八六一九九部队”,也就是农村留守妇女、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的“三留守”群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是责怪政策不够完善,还是农民自己不够努力?

特别是那些对于农村的“过度赞美”,尤其要注意。

有人把这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叫做幸福、称为浪漫。

有人羡慕农村的“田园风光”,言必称当农民真幸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殊不知,这些人所羡慕的,其实不过是农民早就想要逃离的而已。

看看现在的农作物价格,靠种地想要发家致富,除非是东北那种动辄几百上千亩的,不然就是妄想。

如我们老家这种,一人平均不到一亩地,一亩麦地还不到一千斤的收成,除了必要开支,能剩下多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参加婚宴路上跟老家人聊天,说起某村民一块地收了两袋麦子,付了收割机的钱,纯纯的赔本。

我以为是一句笑话,没想到是真事。

这样的农村,真的是大家所向往的生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