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收完麦到现在,不到半个月的时间,父亲已经浇了两遍地了。从早上五点起床,一直浇到晚上九点。玉米一直都不敢种,怕不出苗,既浪费种子和化肥,又浪费了功夫。家里人愁得不知咋办,不知道何时能来一场及时雨,种地真的太难了。虽然科技发达了,但不代表不辛苦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河南很大,大到能养活半个中国。河南又很小,如此大旱,假装看不见。如果爆出河南某地一个“糗事”,马上就会上热搜。至于天灾,它们哪会有这种善良?不能蹭热度,良心对它们一文不值!

有人会说,这年头还会干旱?现在有灌溉系统,有水井和水泵,大部分农田应该没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你可能没有经过大旱天气。小旱可浇水,大旱要靠天。地下水枯死,大河也干涸见底。没水了,要水泵有什么用?说河南,不要说河南的小麦,一斤麦子还没有一瓶矿泉水贵。旱季的时候,为了浇地通宵不睡的庄稼人。收获季节,没日没夜劳作的乡亲。上不了热搜,上不了热闹,河南大旱,别再假装看不见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还有一些人提出来南水北调,其实他们压根就不知道,这南水北调是生活用水,可不是灌溉用的。就算不考虑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就以南水北调中线的水量,一天的径流量只够半个县使用的。而此次干旱多达上百个县,南水北调的水量就是杯水车薪。

网友张大山说:我本是60后正宗的农民,现在已是事实上的老农民。早在10余年前,已彻底改变陈旧可恶的旧观念。对儿子讲,又对孙子讲:好好用心读书上学,即便将来上不了大学,谋不了好的挣钱职业,就是在城里捡拾废品也别当农民种地。因为种地永远辛辛苦苦,劳碌一生也奔不了一个衣食无忧的好日子,还被瞧不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几年的河南很是异常,到了夏天,雨季前是干旱,雨季开始就是洪涝,看天吃饭的农民怎么活?突然理解了河南大爷、大妈、大叔、大姨到了粮食丰收季,跟在收割机后面捡粮食的事了。因为太苦了,因为粮食太珍贵了。他们比绝大多数网民都知道,一粒粮食的归仓,需要经历什么。

作为河南人,我真的想说,能种咱就种,要是条件真不行,咱秋粮就不种了。反正粮食这么便宜,买着吃也吃得起,等到大家都吃不起了,就想起河南了。别和我提粮食安全,我也知道,但是我们真的种不下去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重温看看1942,现在就是大家吃的太饱了,都忘了农民的伟大付出了。遇到大旱农民实在太难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应为“日未出而已作,日已落而未息”,用“披星戴月”也不为过。珍惜粮食啊!

声明:原创文章,未授权转载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