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青牛君,热爱中国茶,打造传世品。本文为原创作品,欢迎转载分享。本文包含:中国诗歌与茶诗 / 齐己其人 / 齐己茶诗作品 / 本诗创作背景 / 原诗 / 注释及释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诗歌与茶诗

中国诗歌已有数千年历史。成书于春秋中期的《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为后世诗歌创作奠定了深厚的人文和艺术基础。数千年岁月波澜壮阔,产生了无数脍炙人口的诗歌佳作和高山仰止的诗人。

茶诗,有广义、狭义之分,通常指以“茶”为题材的诗歌作品。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流传至今的古茶诗达3000多首。最早的茶诗当属西晋文学家、曾任冯翊太守的孙楚(约218-293)所作《出歌》(“姜桂荈出巴蜀”),距今约一千七百年。唐宋两朝形成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茶诗创作高峰,李白苏轼等名篇佳作流传不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白(701-762)

齐己其人

齐己(约863-937):晚唐五代著名诗僧。俗姓胡,名得生,字迩沩。晚年自号衡岳沙门。潭州益阳(今湖南宁乡)人。早年父母双丧,7岁为大沩山同庆寺放牛,常取竹枝写诗,人皆称奇。后在同庆寺落发为僧。成年后,他云游四方,登岳阳,望洞庭,历长安,过江西,览华山,游学终南山等,诗名日盛。921年(59岁),齐己在去四川云游的途中路过江陵(今荆州),被荆南节度使高从诲留任江陵龙兴寺僧正(僧官名,管理地方僧尼事务)。与皎然贯休并称唐三大诗僧。世寿75岁。有《白莲集》十卷、《玄机分别要览》一卷、诗论《风骚旨格》一卷并传于世。

齐己诗风古雅,格调清和,属于高产诗人。《全唐诗》收录其诗十卷,800余首,数量仅次于白居易、杜甫、李白、元稹而居唐朝诗人榜第五位。无论诗作数量和质量,在晚唐诗僧中都是当之无愧的第一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齐己画像

茶诗作品

齐己不仅在诗词、书画方面取得很高成就,其茶艺也是声名赫赫,为唐代仅次于皎然的禅宗茶道代表性人物。

在齐己现存诗歌中,有24首茶诗,主要有《过陆鸿渐旧居》、《咏茶十二韵》(“百草让为灵,功先百草成”)、《谢中上人寄茶》(“春山谷雨前,并手摘芳烟”)、《又寄彭泽昼公》(“闻君彭泽住,结构近陶公”)、《闻道林诸友尝茶因有寄》(“枪旗冉冉绿丛园”)、《尝茶》(“石屋晚生烟,松窗铁碾声”)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品茶图》(局部) 文徵明(明)

本诗创作背景

据宋人阮阅《诗话总龟》记载,齐己十分爱饮茶,极擅品茶,每日禅修吟诗都离不开茶。以致有 “烹茶童子”为其专司烹茶之职。齐己大约在陆羽(字鸿渐逝世60年后出生,对于茶圣自是十分推崇。他在著名茶诗《咏茶十二韵》有句“曾寻修事法妙尽陆先生”。

除了爱茶,他们还有诸多相似之处:陆羽自幼遭弃,齐己则幼丧双亲;同在寺院放牛、以竹枝写字作诗;同在年幼时出家、在寺院中长大;爱憎分明等。公元921年,时年59岁的齐己去四川云游,路过江陵(今荆州)时被留任管理地方僧尼事务。期间,他曾到陆羽的故居拜访(存诗《竟陵遇昼公》),亲临竟陵西塔寺陆羽泡茶取水的“文学泉”,寻读井边以陆羽自传刻就的碑文,心愿圆满之余,感慨万千,作本诗以记。本诗题注“陆生自有传于井石。又云,行坐诵佛书,故有此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文学泉”近影(来自网络)

原诗

过陆鸿渐旧居

齐己(唐)

楚客西来过旧居,读终初。1

佯狂未必轻儒业,高尚何妨诵佛书。2

种竹岸香连菡萏,煮茶泉影落蟾蜍。3

如今若更生来此,知有何人赠白驴。4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天门市茶经楼夜景(来自网络)

注释及释义

1 .楚客西来过旧居,读终初

楚客:齐己自称。齐己游历四川途中,被留在江陵(楚)客楚。旧居:指陆羽江门竟陵故居西塔寺。:指立于“文学泉”(井名)旁边的碑文。:碑文内容为《路文学自传》。终初:始末。此处指陆羽生平。本句大意是:我从江陵来到陆羽先生旧居,通过寻阅井边陆先生自传所刻就的碑文,终于透彻地了解了先生的一生。

2.佯狂未必轻儒业,高尚何妨诵佛书。

佯狂:指貌似疯癫无状。《路文学自传》“(陆羽)往往独行野中,诵佛经,吟古诗,。。。至日黑兴尽,号泣而归。故楚人相谓,陆羽盖今之接舆也。”高尚:此处指隐逸之士。本句大意是:世人皆以为陆羽疯癫无状,其实他并非轻慢儒道,隐世而居,也并不妨碍他高诵佛书。

3.种竹岸香连菡萏,煮茶泉影落蟾蜍

菡萏:荷花。蟾蜍:月亮。本句大意是:他手植的竹子与池边的荷花连成了一片。到了晚上,月亮会投影到他泡茶取水的“文学泉”中。

4.如今若更生来此,知有何人赠白驴

赠白驴:此处指赏识者。陆羽13岁从龙盖寺出走后,以编演马戏为生。后得竟陵太守崔国辅赏识,与之同游三年,并赠白驴、乌犎牛一头,文槐书函一枚。本句大意是:如果生于现时,不知陆羽先生是否还会得到如此赏识器重?(此句应为齐己感慨自叹)

我是青牛君,倾心打造传世茶品。本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涉侵权,请联系删除。祝各位读者夏日安康宁静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