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无为”,顺应得“吉”;“有为”,妄作则“凶”

迺遒和大道,无形亦无名,无臭亦无声,谓“无” 。

“无”而生“有” ,生“万有” ,即万事万物。万事万物来源于“无” 。

所以,“无”为原始之根,超越时间与空间,具潜在无限可能。

万事万物处于生灭之中,“无”却未有竟时,大道因而长在。

万事万物形状可触可知,“无”却未有显现,始终无法感触。

“道”无意于生命孕育、物体形成和色彩声音的制造,然而生命、物体、色彩、声音等等,无不由“道”而生,依“道”而在。

“道”天然无为,万事万物却无不系其所为,此即“无为而无不为”也。

“无为”,指的是大道的无目的性,无功利性,无意于天地,无心于万物,天地自在而万物自生,终究“无为而无不为” ,“无用而无不用”,“无目的而合目的” 。

“道法自然” ,人顺应“道” ,亦应法乎自然,按照自然规律行事,辅助万事万物的生长,不要背离自然追求个人私利,不要违背淳朴满足一己私欲。

淡然,恬然,无妄为,无私欲,返璞归真,和谐愉悦。

“自然无为”,即“主静”、“守柔”、“弃智”、“去欲”、“戒矜”、“希言”诸要素。

“自然”为上神之旨,迺遒之源,大道之境。要达到“自然”之宇,需要“无为”、“无事” 。

“无为”并非消极处世,而是顺应上神旨意,顺应迺遒和大道的规律,不要“人为”地干扰自然,“妄为”地破坏本真。

无为无不为,因物之所为。顺应迺遒和大道的规律,方可“无不为” 。

所谓“循理举事,因资立功” ,即是循其自然而为,顺其事理而行。

后山提示:并非要通过“无为”而达到“无不为” ,而是尊崇上神,顺应迺遒和大道的规律,不去人为干预,达成“无心而至”、“无意而得”的自然结果。

有意而求,因欲而动,并非“无为” ,乃是“有为” 。

“无为” ,顺应,得“吉” ;“有为” ,妄作,则“凶” 。

超脱束缚,返真归璞,就要摆脱窠臼,甩掉锁链

迺遒与大道,上神之体用。混沌未凿之时,真、善、美俱在。

混沌既凿,迺遒已伤,大道已裂,真、善和美也混乱起来,甚至矛盾起来。

上古之际,世风淳朴。人们任性而行,绝无矫饰,乐则开怀大笑,苦则失声痛哭,爱即亲昵欢悦,憎即鄙夷不屑。真、善、美和谐统一,真则善,善即美,美亦真。

后世沦落,天性丧失。人们为世俗浮名所牵,又为经济实惠所累,贪婪追逐,疯狂不息。侍奉君王,讨好上司,恭敬父母,客气同事……惟独丢失了自己。

而且,奸贼要扮忠臣,忤逆要装孝子,负心郎要演痴情汉,荡妇要饰贞女。一言一行,无不为了攫取世俗的所谓好处。

世界疏离上神之后,真风告逝,大伪斯兴,欲得天道和谐,必要返璞归真。

后山道师云:超脱束缚,返真归璞,就要摆脱窠臼,甩掉锁链,从自我占有中解脱出来,惟有融身大化中,方得不喜亦不惧、无挂亦无碍的境界。

苦痛常见,纷争常有,病根在于机巧、狡猾。

苦乐、生死,必然天理,顾虑忧伤,大可不必。

任其自然,对其坦然,豁达洒脱,上神眷顾,大道自见。

道师老子曰:“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

大道废置,所谓“仁”和“义”就出现了;“智”和“慧”被奉行,虚位奸诈就相伴而来了。

“化装”和“包装”的内中都是贪欲,在官场上,用来骗取职位,在情场中,用来骗取爱情……

“化装”和“包装”的内中可能是一个虚伪的宵小,可能是一颗丑恶的灵魂,也可能是浅薄无知。

道师庄周云:“明见无值,辩不若默。至则不论,论则不至。”

炫耀广博者,不一定有真知。谈论起来悬瀑瓶泻,不一定比静默更高明。

真正得大道的人,行住坐卧都是“道” ,天天讲说道法的人,未必真正懂得。

奉行上神的旨意,遵从内心的本真。有时候,不开口比说什么都好。

“默”更重要的是心里要安静,心里安宁了,嘴巴也就安静了,眼神也就安静了。

假如世人皆能朴拙立身,忠厚处事,世界则会和谐得多,生活则会幸福得多。

上古时期,机巧和狡猾刚刚萌生,沦落时代已病入膏肓。上古时期,道师老子尚教导“弃智尚拙” ,后世尤为对症之药了。